(共26张PPT)
课标
了解农村改革,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改革的背景材料1 张三劳动实在懒,碰到重活装肚疼,自留地里去种菜。专门挑着轻活做,不管质量只图快,撒粪三锹撒一堆,锄过地里草还在。割麦丢的比收的多,你说奇怪不奇怪?材料2 上联:过年只有二升米 下联: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依据材料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农村原有的体制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经营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减缓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习近平
改革为何从农村开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资料: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从此揭开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 权利、责任、利益。
权利:分田到户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搞“大包干”的农民合影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开始富裕起来。
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村的变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 1979年秋天,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 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不变
生产方式
土地公有制
分配方式
由统一劳动变为自主经营
由统一分配变为自负盈亏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
制度
生产力提高
变
生产
关系
小岗村的变与不变
每临秋冬时节,小村家家闭门堵户,老幼相携,在他乡乞讨。1967年1月至2朋22日,凤阳人口外流9900人,至3月18日,达到18000人之多,大部分去南京及苏北。——摘编自凌志军《1978历史不在徘徊》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实施: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目的: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意义:
4.农村乡镇企业: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
生产责任制
1978年
尝试
发展
1983年
推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化
兴办
乡镇企业
步骤:
解决农民温饱
让农民富起来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 (1950-1952)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社 (1953) 私有制 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1958) 一大二公 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1: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材料2: 材料三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然而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1984年的
青岛电冰箱厂
亏损147万元
现在的
海尔集团
2018年全球营业额2661亿元(2019年1月统计数据)
青岛海尔总部大楼
1991年组建
海尔集团
1992年利润8亿元
材料3
(1)依据材料1 说说城市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
(2)材料2中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的信和张瑞敏的话说明了当时全国的国营企业面临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 “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冒昧大胆地向你们(省委、省政府)伸手要权”要的是什么“权”?这一“权”如何实现的?
①国家管的太多、太死;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企业缺乏活力;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
②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③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经营责任制。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所有制方面: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营方式方面:
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分配方式方面: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依据材料2 说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应该是什么?依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
增强企业活力。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从实践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材料2 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1)依据材料指出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什么时间?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什么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
(4)依据材料3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材料3
2.明确提出:
4.初步建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意义:
有利用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000年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3.基本框架确立: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
小岗村试行
1983年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92年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84年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2000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993年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计
划
经
济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
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