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精准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石灰石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2.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金属钛可以由TiO2与Si在高温下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光亮红色的物质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4.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B.盐酸除锈
C.铜作导线 D.铁铸成锅
5.我们学习了一些物质,并能进行简单地分类。下列各组内物质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烧碱 B.氢氧化钙、生石灰
C.紫铜、黄铜 D.干冰、水
6.今年秋粮又获丰收,再显中国饭碗自信,其中化肥和农药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3(PO4)2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B.硝酸钾属于钾肥
C.含氮量为40%的尿素【CO(NH2)2】化肥样品为混合物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上
B 区分和N2两种气体 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木条
C 鉴别和溶液 分别滴入溶液
D 除去固体中的少量 加入足量的稀HCl,充分反应后蒸发
A.A B.B C.C D.D
8.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稀盐酸洗 D.先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蒸馏水和白醋 闻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 分离食盐和沙子 可以先溶解,再过滤分离,最后蒸发结晶得食盐
A.A B.B C.C D.D
10.向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14.6%HCl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中,产生的沉淀量与滴入Ba(OH)2相符的是
A. B.
C. D.
二、简答题
1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的原理。
(1)铝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却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12.果果在本周被班里的流行感冒传染上,这次她的症状表现得尤为厉害,她家里的小药箱发挥了作用,对症下药,她选择两种药物分别是新康泰克和复方甘草片,三天后彻底痊愈。
(1)新康泰克是一种感冒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药效成分为盐酸伪麻黄碱,主要用于治疗一般性的感冒,而伪麻黄碱是制造冰毒的关键原料,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矛盾的问题的?___
(2)复方甘草片的原料主要是甘草,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为7.2~8.5,我省素有“红土地”的美誉,红土壤偏酸性,则我省____(是否)适宜推广种植甘草,其原因是_____。
13.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某班级同学往一定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1)当加入盐酸体积为_____mL时,表明NaOH与HCI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当加入20 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无色,此时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_____。(填化学式)
(3)如图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_____、_____。因此,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
三、推断题
14.A~H内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红色固体,H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反应④_____,其中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是反应;
(4)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D_____G(填“>”或“<”)。
15.创新之花在化学课堂永远绽放。某学习小组用如图归纳一些物质相互反应关系。每片花瓣表示一种物质,花瓣的颜色表示物质的颜色,且相邻花瓣代表的两物质能相互反应。已知A~F六种物质分别是铁粉、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且A花瓣是黑色的,B花瓣是蓝色的,C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则: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F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石灰水的主要成分,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生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生成F的反应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17.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农业上常用丁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乙是一种酸。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丁生成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甲和丁能反应的原因______。
(4)甲和乙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四、实验题
18.如图为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和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这组仪器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③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第二小组的同学探究碱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如图甲、乙所示,分别向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塑料瓶中,倒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盖紧瓶塞,充分振荡,发现两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甲>乙。
①同学们发现乙瓶内液体出现白色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同学们看到甲瓶内的液体没有明显变化,小明同学想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他所想到的下列试剂中,不能得到结果的是_____。
A.稀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石蕊试液
D.硝酸钙溶液
19.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实验结论 铁、铜、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0.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
(1)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①应选用上图中A、D、H、M、N、O和______来组装装置;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制取1.6g氧气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1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g。
(2)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反应。
五、计算题
21.取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于烧杯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方程式为:Ba(OH)2 + H2SO4 = BaSO4↓+ 2H2O)
22.某中学化学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混有氯化钠的苏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从该瓶试剂中取出100克样品,放在锥形瓶中加水至全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实验相关数据如图。
(1)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是__________克;
(2)该瓶苏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3.高温煅烧100克含CaCO390%的石灰石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反应过程中有如图所示关系: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g。
(2)求剩余固体中CaO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结合计算判断C点固体中含的物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24.某氢氧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杂质。现取 21.3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 173.4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如图中,A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A
6.B
7.B
8.D
9.A
10.C
11.(1)
(2)
12. 限制生产、销售和购买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改变感冒药配方,使用替代品等 否 红土地偏酸性,pH<7
13. 10 中和反应放热,加入盐酸10 mL时,溶液温度最高 NaCl、HCl OH- H+ 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分子
14. CaCO3 用作建筑材料、保护树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任选一,合理均可) 置换 >
15. Fe 金属表面除锈(或实验室制取氢气等) 置换反应
16.(1)O2
(2)
(3)吸热
17.(1)CuSO4
(2) 生成蓝色沉淀
(3)铁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铜之前(合理即可)
(4)铁原子变亚铁离子,氢离子变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与前一空对应,合理即可)
18. 2H2O22H2O+O2↑ A、B、C 检查装置气密性 Ca(OH)2+CO2═CaCO3↓+H2O C
19.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检验产物CO2 水沸腾,液滴飞溅 铜生锈需要氧气 锰 铁 铜
20.(1) C F L 34
(2)将带火星小木条伸入瓶丙,若复燃是氧气
(3)复分解
21.6.48%
22.(1)4.4(2)10.6%
23.(1)22
(2)解:设反应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x=28g
y=50g
剩余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剩余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35.9%
(3)CaCO3、CaO
24.(1)NaCl、Na2CO3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5.3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1.3g-5.3g=16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