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雁群飞》《让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课题 《雁群飞》《让我们手拉手》 单元 3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连贯的气息、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雁群飞》。通过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感受歌曲的节拍、情绪和旋律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感观感受让学生体验乐曲的音高与及歌曲情感处理,让学生更容易从感性角度理解和表现歌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激发孩子们手拉手,团结一致的热情。通过演唱歌曲《雁群飞》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
重点 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
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学会用适当的肢体表现音乐,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排队远征,纪律严明,春到北方,深秋南行。——打一动物。 学生猜谜语,得出谜底——大雁。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雁群飞》 大雁的习性:大雁是一种群居型动物,他们每到秋天快要结束,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就会成群结队的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们又会回到它们原来的居住的北方。在路上,他们相互帮助,互相友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并讲解——歌曲节拍:2/4拍歌曲内容:讲述了雁群的团结精神教师跟着伴奏音频有感情的范唱并讲解——歌曲的速度:稍慢歌曲的情绪:优美旋律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哼唱旋律并指导学生唱一唱两个旋律相同的乐句。歌词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填词唱一唱。歌曲主题思想:歌曲《雁群飞》描写雁群团结一致,一齐前飞的状态。歌词赞美了少年儿童友爱团结,亲如兄弟的美好情谊。 学生说一说你知道大雁有哪些习性?听老师介绍。学生欣赏歌曲视频并回答:你能听出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吗?这首歌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听老师范唱,并回答: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哼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两句。学生读一读歌词,自己试着填词唱一唱。学生跟着伴奏音频完整的演唱歌曲并分析歌曲的主题思想。 积累关于动物习性相关的知识。2、初听歌曲给学生一个完整印象。再次欣赏,加深印象,感受歌曲要素。旋律准确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讲授新课《让我们手拉手》 歌曲介绍: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讲解——歌曲以其热情的旋律,号召小伙伴手拉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复听歌曲: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和学生一起律动并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合唱。歌曲分析:歌曲结构:由A、B两个乐段构成。A段:节奏紧凑,具有张力和跳跃感。歌词借喻浪花、大雁,歌唱了团结能战胜困难,歌唱了团结就是力量。B段:音调激昂、宽广,富有号召力和时代气息,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歌唱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心愿:把鲜花献给父母,把忠诚献给祖国。4、表现歌曲:教师指导学生做动作。 学生欣赏歌曲并回答: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学生欣赏歌曲并按要求做动作:蓝色块表示齐唱,黄色块表示合唱,用挥动左手表示听到的是齐唱,挥动双手表示听到的是合唱。你知道歌曲是由几个乐段构成的吗?说一说A段的特点,A段表达怎样的内涵。说一说B段的特点,B段表达怎样的内涵。4、学生用动作表现歌词中的“鲜花、大雁、高山,浪花、我们手拉手”,用有节奏的动作参与聆听,并随歌曲此起彼伏的先后表现。 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印象。分析齐唱和合唱的演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4、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营造欢乐的气氛。
合作探究 自编《雁群飞》动作: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创编。 学生做动作:第一、三乐句由下至上摆动大臂,学做大雁由低向高处起飞的动作;表现第二乐句,双臂平展,手腕一拍一下上下颤动,表现大雁排成一字平飞的动作。通过双臂动作幅度的大小和相同与不同的对比表现,感受旋律的相同与不同。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歌曲《雁群飞》和《让我们手拉手》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精神。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习大雁这种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生总结本课内容。 在总结本课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