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形成)
课 题 3.唱山歌 课时安排 1
主备人 审批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广西地杰人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刘三姐)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2、观察歌谱: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4、学唱简谱,难点解决。
5、逐句学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的音准。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随范唱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三)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个 性 添 加
2、“歌圩”活动,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选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3、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唱山歌》。
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歌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四、板书设计
唱山歌
壮族民歌
教学反 思
中速 优美(共18张PPT)
唱山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定期举行山歌会。“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她用歌唱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
拓展资料
电影《刘三姐》
片段欣赏
这首歌曲的情绪、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听一听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唱山歌》,边听边思考:
初步感受歌曲
学唱歌曲
学唱简谱,注意时值。
完整演唱
小组合作
知识拓展
壮族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谊。“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唱歌赛歌的集会。壮族人民爱唱山歌,不但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会定期举办歌圩。歌圩成为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民俗活动,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壮 族 歌 圩
欣赏小戏骨版《刘三姐》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4
4
4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