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强化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强化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9 15: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单元强化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fú)  玉壶(hú)  哭泣(qì)
B.单于(shàn) 悲戚(qī) 洛阳(luò)
C.砚台(yàn) 乾坤(kūn) 老媪(wēn)
D.铁杵(chǔ) 船舷(xuán) 凌晨(lín)
2.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神态描写)
B.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环境描写)
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心理描写)
D.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动作描写)
3.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
B.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C.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D.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4.我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B.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二、填空题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邮船 ( )的雕像 ( )的海水
( )的壮举 ( )地驾驶 ( )地喘粗气
6.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第三步
1.《芙蓉楼送辛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
2.《塞下曲》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侧面烘托出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3.《墨梅》开头两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手法,写梅花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写句子。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2.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
3.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母亲的心
①见到江生时,他蜷躺在靠窗的病床上,床边坐着他瘦弱的母亲,母亲正认真地向他描述窗外的情景:“今天天气多好啊!看,阳光都照到你床上了。窗外,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草坪上……咦!那不是小玉吗,她跟你得的是一种病,这不,现在自己能在院子里散步了……”
②病房的窗外其实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什么都没有。江生的脑肿瘤压迫了视神经,入院时他已经失明,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可这位坚强的母亲不愿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在大路边摆摊卖鸡蛋饼,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已卖掉了居住的房子,还卖过血……
③街邻亲友都不忍心与她照面。她无论见到谁,都会上前拉住他的手(要求 恳求)道:“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吧。”她对儿子说:“瞧,那么多人关心你呢!”
④她日复一日地陪着病床上的儿子,默默地坐在床边看着儿子接听自己(精心 用心)安排的来电。
⑤谁都难以相信,她能接连几天通宵不眠,四处奔走,打听儿子同学、朋友的住址。“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吧。”她说。
⑥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江生还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走了。
⑦大路边,人们又看到了那个卖鸡蛋饼的手推车和那个更瘦、更憔悴的身影。儿子那部手机伏在母亲胸口贴身的布袋里。
⑧每个清晨和黄昏,她胸口那部手机都有人发来问候的信息:“妈妈,我们爱你。”
8.联系上下文,用“√”选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9.母亲从没放弃身患绝症的儿子,为了儿子她( )
A.卖掉了房子、卖血,并且日复一日地陪伴,跟儿子聊天
B.陪儿子看油菜花,在草坪上玩耍
C.时常打电话给朋友
10.画“ ”的部分是_______描写。从这段文字中我体会到了( )(填序号)。
A.窗外景色很美丽  B.那位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C.儿子的病会好起来
11.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大家都给这位母亲发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梅花
梅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卉之一,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栽培梅花了。梅在我国的商代,是被人们当作调味品使用的,几乎和食盐同样重要。古代的梅和盐就像今天的醋和酱油,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在古代,梅还用在酒席和祭礼上,也常常作为礼物赠送亲友。春秋战国时期,爱梅的风气已很兴盛了,到了汉朝初年,不仅有食用的梅,还有供观赏的重瓣梅花。南北朝时,南京和扬州都是植梅的胜地。在唐代,杭州孤山的梅花非常有名。而宋代则是历史上植梅的繁盛时期。在范石湖的《梅谱》里,记述了当时已有一百多种的梅花。江浙一带更是名闻天下,被称为“香雪海”的苏州邓尉梅林,就是宋人开始种植的。而现在的“邓尉探梅”,则是苏州的一大景观,是著名的探梅胜处。
梅花品种繁多,一般可以分成食用和观赏这两大类。为了生产梅的果实而栽种的叫食用梅,有白梅、青梅和花梅等,果实可以制果酱、果酒和蜜饯。没有成熟的果实可以熏制成焦黑色的乌梅,是一种中药,有“止渴生津、敛肺涩肠”的功用,中医常用来治疗久咳、泻痢、口干、烦渴等症状。而观赏类的梅花,堪称万紫千红,五彩缤纷。按梅花枝条形状和花的姿色,形成了一种梅花分类新系统,可归纳为四类: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这四种类型的梅花,各具特色。杏梅类,枝叶好像杏花树的枝叶,花开复瓣,花瓣与花萼的颜色跟杏花相似,花期较晚,几乎没有香味。照水梅类,树枝下逗,开花时朵朵向下,香味很浓,比较珍贵和稀有。龙游梅类是一个罕见的品种,其枝条弯曲得像游龙一样,花开为白色,重瓣,有极浓的香味。直脚梅类是梅花的典型品系,品种最多,树枝长势直上或斜出,花型、花色、萼色有多种区别。
梅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花期在春节前后,为园林中争先报春的花卉。梅树的寿命可长达数百年,愈是老干古枝,愈显得苍劲挺秀,生意盎然。杭州超山有一株“宋梅”,相传是我国宋代末年种植的,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浙江天台山中的国清寺,大殿的左侧有一株“隋梅”,相传是建寺那年灌顶和尚亲手栽种的,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此外,广东大庾岭的罗浮山,杭州西湖的孤山,苏州的邓尉山,无锡的梅园,武昌东湖的梅岭,都是著名的赏梅胜地。梅花开在百花之先,生性耐寒,独标高格,历来象征人们的刚毅精神和崇高品质,同时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盛开,向人们传达着春天的信息,给人带来了春天般温暖的感觉。
12.关于梅在古代的用途,下列说法文中没提到的一项是( )
A.不仅可供食用,还可供观赏 B.在商代被人们当作调味品使用
C.冲水可代替茶 D.常常作为礼物赠送亲友
13.关于梅花的品种,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据记载,在宋代已有一百多种的梅花
B.食用梅可分白梅、青梅、花梅、乌梅四类
C.中医常用乌梅治疗久咳、泻痢、口干、烦渴等症状
D.观赏梅可分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
14.公园有株梅花,枝条形状和花姿如图,香味浓郁,据梅花分类系统归类,这可能是( )
A.直脚梅类 B.杏梅类
C.照水梅类 D.龙游梅类
15.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邓尉梅林有“香雪海”之称 B.赏梅的最佳时期是立春前后
C.赏千年古梅可到杭州的超山 D.无锡的梅岭是著名的赏梅胜地
16.下列描写梅的诗词句中,表达了乐观、顽强的精神的一项是( )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7.梅、兰、竹、菊被我国历代文人称为“花中四君子”,象征高尚的品德。请结合短文推测梅被列为四君子之一的理由,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8.习作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十分敬佩的人,也许是你的爸爸,也许是经常关心你的妈妈,也许是你周围的谁,请你写马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说请是为什么他(她),注意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标点正确、写工整,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2.A
【解析】

3.B
【解析】

4.D
【解析】

5. 漂亮 黑色 深深 英雄 小心翼翼 嘶嘶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作答,注意所填写内容要和词语相搭配。平时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的”前面的内容是用来形容后面的内容,起到修饰的作用。
“邮船”可以用“宽敞、高大、舒适”等词形容。
“雕像”可以用“栩栩如生、高大”等词形容。
“海水”可以用“蔚蓝、波浪滔天”等词形容。
“壮举”可以用“伟大、壮烈”等词形容。
“驾驶”可以用“驾驶、沉着”等词形容。
“喘粗气”可以用“大声、困难”等词形容。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6.1.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友人 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人的纯洁感情和高洁志趣
2.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 大雪满弓刀
3.白描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己的人生态度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解析】

7. 船长威严的声音把一片呼号和嘈杂压倒了。
一片呼号和嘈杂被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 这真叫人失魂落魄。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成分残缺,在句子后面加上“的习惯”。
8.恳求 精心
9.A
10. 语言 B
11.因为大家都被这位母亲的爱和执着所感动,希望她能坚强地生活。
【解析】
8.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要求”指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恳求”指恳切地请求。句中母亲诚恳地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应选“恳求”。母亲为了让别人帮助自己鼓励儿子费尽心力,“精心”比“用心”的程度深,应选“精心”。
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信息的筛选。仔细阅读第一二自然段便可得出答案。
10.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判断和理解。画线句子是母亲说的话,所以是语言描写。母亲为了鼓励儿子活下去,陪伴着儿子,跟儿子聊天,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11.本题考查综合理解。要注意围绕文章的中心来组织语言,写出母亲令人感动的地方。
12.C
13.B
14.C
15.A
16.B
17.示例:①梅开在百花之先,是报春花卉,带给人温暖;②梅生性耐寒,凌寒傲然盛开,独标高格;③梅愈是老千古枝,愈苍劲挺秀,生意盎然,性格刚毅。
【解析】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信息的筛选。抓住关键句“梅在我国的商代,是被人们当作调味品使用的,几乎和食盐同样重要。古代的梅和盐就像今天的醋和酱油,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在古代,梅还用在酒席和祭礼上,也常常作为礼物赠送亲友。春秋战国时期,爱梅的风气已很兴盛了,到了汉朝初年,不仅有食用的梅,还有供观赏的重瓣梅花。”便可得出答案。
1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语句“为了生产梅的果实而栽种的叫食用梅,有白梅、青梅和花梅等,果实可以制果酱、果酒和蜜饯。没有成熟的果实可以熏制成焦黑色的乌梅,是一种中药,有“止渴生津、敛肺涩肠”的功用,中医常用来治疗久咳、泻痢、口干、烦渴等症状。”可得出B项错误。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语句“杏梅类,枝叶好像杏花树的枝叶,花开复瓣,花瓣与花萼的颜色跟杏花相似,花期较晚,几乎没有香味。照水梅类,树枝下逗,开花时朵朵向下,香味很浓,比较珍贵和稀有。龙游梅类是一个罕见的品种,其枝条弯曲得像游龙一样,花开为白色,重瓣,有极浓的香味。直脚梅类是梅花的典型品系,品种最多,树枝长势直上或斜出,花型、花色、萼色有多种区别。”可得知答案。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语句“梅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花期在春节前后,为园林中争先报春的花卉。”可知B项错误。根据语句“浙江天台山中的国清寺,大殿的左侧有一株“隋梅”,相传是建寺那年灌顶和尚亲手栽种的,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可知C项错误。根据语句“ 广东大庾岭的罗浮山,杭州西湖的孤山,苏州的邓尉山,无锡的梅园,武昌东湖的梅岭,都是著名的赏梅胜地。”可知D想错误。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梅花的古诗词的理解。
B项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意思是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表达了作者的顽强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
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梅被列为四君子之一,是因为它象征着高尚的美德,如:①梅开在百花之先,是报春花卉,带给人温暖;②梅生性耐寒,凌寒傲然盛开,独标高格;③梅愈是老千古枝,愈苍劲挺秀,生意盎然,性格刚毅。
18.范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
提起我的好朋友,一种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她,就是李红。说起她的“三大特征”我应当向你介绍介绍,不信,你看看吧!
说起这第一个特点,那就是“高音喇叭”,只要你走进吵吵闹闹的教室,第一个听到的声音就是她。因此,“宣传委员”的桂冠就归她啦!上课发言时,不管你在教室哪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她的声音。
第二个特征嘛,就是“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到“黄金海岸”游玩,因为我们是坐大巴去的,路上,宇杰就晕车了,吐了一地。我想:倒霉,我偏偏坐在他前面,臭死了!“有谁能和宇杰换一下座位?”陈老师说。可大家我看看你,你看看我,谁也没有回答。突然,一声清脆的“我”!同学们循声望去,啊!是李红,李红便到宇杰的座位上坐下,好像没闻到那一阵阵臭味似的,仍没事儿似的坐着。“傻李红,自己找苦吃!”顿时,人群里议论纷纷,而我却被她感动了。
 “铁面无私委员来了!”不错,李红素来就铁面无私。就拿上次我借书来说吧!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到图书馆借书,啊!真巧,今天是李红值班,当我借书时,李红还不停说:“小心点儿,不要弄坏了!”行行行!烦死人了!”我不耐烦地说。可是晚上表弟来我家玩儿时,却不小心将书撕破了好几页。“啊,糟了,九点了,来不及补了,对了,或许李红明天会原谅我!”我安慰自己。第二天,我便到图书馆还书,李红见我来了,便笑着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检查起来。突然,她皱起眉头,“为什么破了这么多!”“嘘,小点儿声,我不小心将书撕破了,反正又没有人看见,再说我们还是‘铁姐们儿’呢!”什么什么,不行,你补好了才可以还,还是回去补吧!”“嗯!补就补,咱们走着瞧!”我说完,嘴里还嘀咕着:“真不够朋友,破了几页就这样小题大做。”诗晓,”李红追上来,“公物是要爱护的,如果每人都这样,那…”“好的,我补!”我羞愧地低下头,但心里却佩服着她呢!
瞧!这就是我的朋友李红,你喜欢她吗?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本习作主要是通过事情来写人。通常这样的作文是通过所写人物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品质。本题是要求写一个敬佩的人,要写清楚发生的事情以及敬佩的原因,字数要求350字。注意抓住题眼“敬佩”二字进行选材,回顾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哪个人让你敬佩,他(她)有什么特长或优良的品质值得你敬佩 确定好要写的人后,注意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或品质。
开头:可以简单直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说出我最敬佩的人是谁。
正文:按典型事例或者人物的几个鲜明特点有顺序的分段写作用事实来刻画此人让你敬佩的优点在哪里可以运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或者一手法,比如“对比,来突出敬佩的原因。
结尾:升华值得敬佩的那个特点。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和品质是什么,带给你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