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5题,第12题,第16题,共7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毕业学校填写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天天气晴朗。凭窗远眺①tìɑo,但见近处古木参②chān天,绿阴蔽③bì日;远处岗④gǎng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⑤sàn,变成了许多楼台。正在凝⑥líng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⑦rǎn而来,攒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A.①③⑤ B.④⑥⑦ C. ②④⑥ D. ③⑤⑦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再次向全世界郑重地说明: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B. 在“十·一”超长假期期间,我阅读了小说、诗歌和一些文学作品。
C. 时间和人的关系不是“两虎相争”,而是无所谓彼此,时间就是人,人就是时间。
D.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十八大”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B. 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C.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 你就别再为难她了,她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汉司马迁的《陈涉世家》选自编年体史书《史记》,“世家”是作者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
B.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第一人称,以“我”一双清纯的眼睛,真实地摄入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读来让人感到真切生动而又凄婉悲凉。
C.鲁迅的《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依据时间顺序,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将精炼的生活片段连缀成文。
D.季羡林的《成功》一文,作者“小题大做”,要言不烦,分析了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或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 , , , ,
,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
①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②傍河而筑的民居③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
④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⑤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
A.②④③⑤① B.④①②③⑤ C.⑤①③②④ D.①⑤②④③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那个金色红萝卜砸在河面上,水花飞jiàn起来。萝卜漂了一会儿,便慢慢沉入水底。在水底下它慢慢滚动着,一层层黄沙很快就yǎn埋了它。从萝卜砸破的河面上,升腾起沉甸甸的迷雾,línɡ晨时分,雾积满了河谷,河水在雾下伤感地呜yè着。(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7.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1) ▲ ,春风不度玉门关。
(2)蒹葭凄凄, ▲ 。
(3) ▲ ,地利不如人和。
(4)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 。
(5) ▲ ,似曾相识燕归来。
(6)忽如一夜春风来, ▲ 。
(7) ▲ ,后天下之乐而乐。
(8)《龟虽寿》中比喻有志之士,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
8. 扬州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精致的城市,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扬州人民正致力于将扬州打造成文化大市。请积极参与“文化扬州” 宣传画报的制作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根据下联,为宣传画报补写上联,上联须嵌入“扬州”二字。(2分)
▲ ,万紫千红嫦娥笑。
(2)请仿照已拟好的栏目一、栏目二名称为栏目三、栏目四拟写名称。(2分)
??栏目一:点击文学故事
栏目二:探寻历史遗迹
??栏目三: ▲
??栏目四: ▲
《格列佛游记》作者是十八世纪前期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 ▲ ,第二卷中,格列佛随“ ▲ ”商船出海,在途中一次寻找淡水时意外地来到了大人国 ▲ 。(3分)
(4)请你为栏目二“探寻历史遗迹“撰稿,向远方的来宾介绍1-2个你所熟悉的扬州景点。(3分)
_______ ▲ _________ __
▲
▲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5分)
【甲】杂诗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近寒食雨草萋萋, 杨花落尽子规啼,
著麦苗风柳映堤。 闻道龙标过五溪。
等是有家归未得,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杜鹃休向耳边啼。 随风直到夜郎西。
9. 【甲】【乙】两首诗开篇写景,都择取 ▲ 与 ▲ ,分别描绘出寒食、暮春时节的景象,烘托出一种 ▲ 的气氛。(3分)
10. 【甲】【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6分)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①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对其家室②,出则愧对其知友,惟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从。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还疾耕③,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狗,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皆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旷:荒废,耽误。②家室:指妻子儿女。③疾耕:指辛勤耕作。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齐人有好猎者( ▲ ) ⑵君宜致力于耕作( ▲ )
⑶人不对( ▲ ) ⑷于是还疾耕( ▲ )
1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B.入则愧对其家室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C.疾耕则家富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D.于是猎兽之获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2分)
▲
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与朱元思书》)(2分)
▲
▲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分)
▲
1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请写出一句与本文寓意相同的谚语,并谈谈你的见解。(3分)
▲
▲
▲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5分)
春 江 朱千华
①《春江花月夜》,题目就美。吴浓软语好听,吴越民歌更是撩人。《春江花月夜》属古吴歌。张若虚描绘的月夜春江格调纯美,意境清绝。明代竟陵领袖钟伯敬赞誉道:“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清人王闿运则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西洲曲是乐府名篇,写水边女子对情郎的热烈相思,是一首优美得无与伦比的歌谣。张若虚受其浓郁的抒情氛围熏染,创作了千载传诵的月夜春江。全篇16个月字,写春江月夜的澄清渺远,堪称奇绝。他告诉我们时间的永恒,空间无限,而人生却又如此短暂。
②张若虚乃鄙乡扬州人氏,吴中四士之一。那条卷雪激石,江月如昼的春江是指何处?我理解为扬州南郊瓜洲一带的扬子江。唐代已有许多描绘扬子江风光的诗篇。李端诗云: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张祜诗云: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等等。扬子江,因古瓜洲有扬子津及扬子县而得名。瓜洲一带平原千里,江南金焦诸山,皆可指数。若天日清明,则江上风帆点点,一片古意。隋代扬州南郊即有扬子津,扬子桥。扬子津为古渡名,古时可由此南渡京口,为江滨要冲。隋炀帝曾临此,置扬子宫。后名扬子镇。到宋代,扬子江之名已大量散见于诗文。
③扬子江一段,自古多芦苇荡。元代陈孚诗云:烟际系孤舟,芦花满棹秋。袁枚在《夜过瓜洲》中写道: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扬子江除波涛汹涌的壮观,还有花开月夜的幽美,更多的却是蒹葭苍茫的意境。特别是月夜的扬子江,夹岸沙地上芦苇密布,一支支苇花如浪翻滚,烟波万状。又有江光浩渺,雪浪千堆,在这寥阔无人的清朗月夜,你已分不清哪里是花飞絮舞,哪里是一江涌雪。扬子湾头,桑畴麦垄,烟水重重无数。有一痕斜月,悄无声息,正点在天边。江雪芦花,装满了多少树边的孤舟,染白了多少诗人的心头。
④我常往返于京口与瓜洲。许多曾经激昂的旧事都已沉寂,已化作一篙春水,半橹斜阳。鉴真东渡,文天祥历险,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蓦然抬头,弧光闪耀蓝天,一晃,千年过去了。当年郑板桥夜泊瓜洲,曾感叹这里“苇花如雪”。就是这片茫茫芦苇地带,一座现代化的长江大桥正凌空飞架。
⑤这就是横空出世的润扬长江大桥。造型极壮观优美。融合悬索与斜拉两种风格,气势如虹。我想润扬大桥不远处,若有一尊塑像。那必是张若虚。他正手把书卷,临风玉立,翘首东方。润扬长江大桥是一曲现代乐章,是《春江花月夜》的一页续篇,是扬子江上又一首“孤篇横绝”的作品。历代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终于在这里凝聚为现实。
⑥杨花满江来,疑似龙山雪。扬子江滚滚东去,万古不息。留下的,是春江绝唱。
(选自“艺兰坊”网)
15.阅读全文,说说扬子江上“孤篇横绝”的作品是哪两首?(4分)
▲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夹岸沙地上芦苇密布,一支支苇花如浪翻滚”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芦苇随江水翻滚的奇特景象。
B、“鉴真东渡,文天祥历险,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鉴真、文天祥、杜十娘生活的朝代依次为唐代、宋代、明代。
C、《春江花月夜》中“春江”就是指扬州南郊瓜洲一带的扬子江。
D、作者描绘出春江苇花如雪的妙境,感叹了润扬大桥的如虹气势;结尾“留下的,是春江绝唱”一句则流露出丝丝的感伤情怀。
17. 文章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江雪芦花,装满了多少树边的孤舟,染白了多少诗人的心头”,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
▲
18. 结合文章内容,为右图江爱松书画作品《春江花月夜》写上一段说明性文字。(4分)
▲
▲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课堂游戏 张晓玲
①这位姓刘的体育老师,总会在下雨天想办法上一些好玩的室内课。这一次,玩的是猜声音的游戏。六个学生一组,面朝黑板站着,下面的同学用各种奇怪的声音喊那六个同学的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同学,猜这声音的出处。如果猜对了,他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去;如果猜不中,抑或没有人叫他的名字,那他就得在黑板前一直站着。
②一批又一批的同学站到了前面,一开始我非常兴奋。大家都为这个游戏而激动。教室里非常热闹,欢声笑语不断。我在我最好的朋友上去的时候喊了她,用我能够发出的最怪的声音。她听出了我的声音,带着笑意回头指出了我。
③渐渐地,我在这个游戏中嗅出了残酷的竞争味道,这是一种对于人缘的考验。六个人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会被很多人怪里怪气地呼唤。他们总是那样欢快地等待着,捕捉着身后听起来乐不可支的声音,然后一击命中,在走下讲台时享受朋友们的欢迎。剩下来的一两个人,迎接他们的是安静。大家甚至是怀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看着,看他们被晾在那里。
④我由一开始的希望参与这个游戏,渐渐变成了害怕参与这个游戏。然而,我的学号还是被刘老师点到了。
⑤有人在喊我右边同学的名字。她回头笑嘻嘻地看看,指对了,下去了。很快,左边的同学也下去了。我竖起耳朵努力聆听,然而,没有人喊我。我想至少我的同桌会喊我,但她没有。在我上去之前,她喊过多个人的名字,可轮到我的时候,她沉默了。我听到我自己的心跳,听到外面轰隆隆的雨声,可是没有办法听到自己的名字。我听到了我最要好的朋友的声音,她却在叫另一个人的名字。六个人中,又下去了一个。我心里祈祷,只要不是最后一个,只要不是最后一个!
⑥我自然而然地开始反思我的一切。我在想,我是不是一个特别骄傲、目空一切的人?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是不是因为我敏感、易怒、难以捉摸?我在想,我一定是在无意间伤害了很多人?我在想,什么时候开始,跟我要好变成了一件与大多数人对抗的事情?还有,那些平常见到的笑脸里面,压抑着多少欲说还休的胆怯、厌恶、愤恨、忌妒和不屑?
⑦现在,黑板前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以孤僻和小气著称的女生,一个是不可一世的我。
⑧忽然,我听到了我的名字。很小的声音,有些犹豫,但是很熟悉。没有任何掩饰和变调,充满了拯救的意味。我满腔因期待和不满而生出的怨恨轰的一下,变成空白,变成喜悦,变成难以言喻的轻松。我回过头去,看到了我最要好的朋友的脸。从此她白皙的、小小的瓜子脸,在我的记忆里如同深蓝色海面上温暖月光,永不沉没。
⑨我刚在位子上坐定,就用我能发出的最大的声音,叫了那个仍在黑板前呆呆地站着的女生的名字。她回过头,给了我一个不太成功的笑容,然后简单、清晰地叫出了我的名字。此时,下课铃响了。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9.根据“我”在这场课堂游戏中的内心情感变化,填写下图中的两个空白。(4分)
兴奋、激动
▲
▲
喜悦、轻松
20.文中“我”叫同学的名字与等同学叫“我”的名字,这两处在写法有什么明显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4分)
▲
▲
▲
21.第⑤段写“我”“没有办法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为什么要写“轰隆隆的雨声”?第⑧段写“我最要好的朋友的脸”时,为什么要写“深蓝色海面上温暖月光”?(4分)
▲
▲
▲
22.从文中的叙写来看,刘老师的游戏在学生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你是否赞成刘老师在室内课上让学生玩这种游戏?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三、写作(60+3分)
23. 题目:选择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2分)D(1、声调错,应在 ɑ上。2、应为平舌音c。4、应为第一声才是山的意思。6、应为鼻音n)
2、(2分)C(A、说明改为声明。B、“和”改为“等”,是从属关系。D、“是否”去掉)
3、(2分)A(B、“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才华横溢,不能形容幼儿园的小孩。 C、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D、“难言之隐”指难以言说的苦衷,句中“苦衷”与“隐”重复。)
4、(2分)B(A、《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以“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D、作者“大题小做”)
5、(2分)D
6、(4分)溅 掩 凌 咽
7、(9分)(1)羌笛何须怨杨柳(2)白露未晞(3)天时不如地利
(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5)无可奈何花落去(6)千树万树梨花开(7)先天下之忧而忧(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2分)(1)日新月异扬州美。
(2分)(2)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特产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例:诵读诗文名篇 遍数名优特产。
(3分)(3)江奈生·斯威夫特 冒险号 布罗卜丁奈格
(3分)(4)要有称呼语,要说出景点的特点。例句:各位游客上午好!扬州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北郊有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古城西北郊有蜿蜒曲折、古朴多姿的瘦西湖。
9、(3分)杨柳/杨花 杜鹃鸟/子规 哀伤愁恻
10、(2分)甲诗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乙诗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
11、(4分)喜爱; 应当; 应答; 返还,返回
12、(3分)B (A却,但是,表转折/表并列C就/却D的/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
13、(2分)(1)难道是要我努力耕田,等收获后买一条好猎犬吗?
(2分)(2)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分)(3)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3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1分)
在办任何事情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关键所在,再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可以办好。如果只是孤立地看问题,不考虑问题的症结,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也就无法办好。(2分)
【译文】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荒废了耕作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乡里邻居。(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可是家里贫穷不能买。人说:“你应该全身心投入到耕作。”打猎的人说:“为什么?”人不回答。狩猎的人自己思考,难道是要我努力耕田,等收获后买一条好猎犬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 ,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15、(4分)《春江花月夜》、润扬大桥
16、(3分)B
17、(4分)写出了扬子江一段芦苇荡多,芦苇花漫天飞舞。抒发了在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游子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的离愁别恨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
18、(4分)月光照耀着春江, 江水曲曲折折地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一叶孤舟停驻在岸边,不远处房屋时隐时现。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更是透着对扬州的喜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19、(4分)害怕(2分)。因期待和不满而生出的怨恨(2分)。
20、(4分)“我”叫同学的名字这处写得简略(1分),而等同学叫“我”的名字这处情节写得详细(1分)。这样安排,是为了具体表现了我在这场游戏中的表现,突出了这场游戏对“我”产生的影响(1分),为结尾被最好的朋友叫“我”解围以及“我”叫最后一位女生名字的情节蓄势铺垫(1分)。
21、(4分)反衬“没有办法听到自己的名字”(1分),渲染了“我”极度紧张与尴尬无助的心理(1分)。比喻脸部特征(1分),传神地表现了朋友给“我”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记忆,抒发了“我”对朋友的感激之情(1分)。
22、(6分)答赞成或不赞成都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赞成或不赞成1分,理由合理充分2分,结合本文内容阐述2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示例:不赞成。因为这种游戏的表面热闹,实则是一种对人缘的考验,显出残酷的竞争味道。如果有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友,他(她)站在黑板前的处境就会显得尴尬。就可能被其他学生怀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看着,晾在那里,就像文中的那位孤僻的女生。这样,就会严重地刺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加深他(她)与其他同学的隔膜。赞成。这种游戏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缘的考验,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展露出来。这会让参加游戏的同学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同学中的人缘怎样。就像文中的“我”一样,虽然在游戏中也会产生“因期待和不满而生出的怨恨”,但这场游戏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没有不被叫到名字的压抑和尴尬,就不会有“刚在位子上坐定”就喊别人名字的胸怀。
23、(60+3分)写作(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要求,3分为书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