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说明文阅读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23 20:55:25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中考说明文冲刺复习知识预热1、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
事理说明文:说明科学原理
2、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3、说明方法: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因到果、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由特征到作用、由现象到本质等)
一个词一句话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画图表等
点击中考考点1.判断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或内容。
2.理解说明层次。
3.说明方法与作用。
4.关键句理解与补写。方法导航
1.看标题课堂思考:请同学们认真看下面几篇文章的标题“《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类到底可以活多少岁》《牛奶里的秘密》《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谈谈你的阅读发现:总结:标题信息很丰富,说明对象与内容:内容要找关键词,看看文本咋解读;熟知对象写特点,新词多半先解说。方法导航2.抓中心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筛选关键词。
总结:总括总结与过渡,理清层次第一步。事理解答是原因,事物筛选是特征。方法导航3.看说明方法。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看说明方法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谈谈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总结:说明方法先判断,语言生动加形象,对比突出要强调,分类清晰弄清楚,诠释明白表义准,列数图表很直观,举例具体引充实,突出内容是作用。总结:说明方法及作用一览表模拟演练:1.请结合文本内容,给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2.仔细阅读文本,你从文章中找出了几个关键句子?
3.请举例说说你找到的说明方法,然后说说他们的作用。小结教师寄语方法是最好的老师。
我自信,因为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说明文复习讲义(一) 如何读懂说明文
一、知识预热:
1.分类:(1)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2)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2..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二、中考考点
1.判断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或内容。 2.理解说明层次。
3.说明方法与作用。 4.关键句理解与补写。
三、方法精讲
【例文】(07年襄樊中考阅读)
魅力襄樊
①“中华馥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千里风光,外绕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
②这是“2005年度中魅力城市”评委会给予襄樊市的评价。
③襄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杰出人物辈出。襄樊是一座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末期,“智慧之星”诸葛亮从这里的隆中山走出,辅佐刘备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脍炙人口的“三顾茅庐”、“隆中对”史实就发生在这里。襄樊地灵人杰,孕育出的历史杰出人物灿若群星:吴国大夫伍子婿,楚国大文学家宋玉。汉光武帝刘秀,“建安七子”之首的王桀,还有时称“风雏”的庞统。在唐代,这里又出现了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等襄阳籍诗人。孟浩然的《春晚》张继的《枫桥夜泊》至今仍在海内外传唱。与诗歌相媲美的是世居襄樊的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父子的书画创作活动。米芾与苏轼、黄建坚、蔡襄全称“北宋四大家”,其书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史称“米氏山水”,如今米芾的字已成为我们的国宝。
④襄樊是一座山水园林城市:十里青山半入城,一江碧水穿城过。东有孟浩然隐居的鹿门山相依,南有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登临琦岘山、羊祜山、琵琶山等群山拥抱,西有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山相伴,20余座山峰连绵起伏,层峦叠翠。汉江碧水,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把襄樊分成襄阳、樊城两城。襄樊依山傍水,人文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辉.处处是景,点点珠玑,美不胜收。驰名中外的诸葛亮中环境清幽,朝晖夕照的襄阳古城别有风情。广德寺多宝佛塔结构严谨,多富变化;承恩古刹古木参天,聚气藏风。“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城河清风拂柳,碧波荡漾…”城外青山现,城内碧水流。襄樊既青山的风骨.又有水的柔姿,真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山水园林城市。
⑤襄樊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汽车工业崛起。今天的襄樊已形成了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襄樊汇聚、交融、整合,奠定了襄樊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且,今天的襄樊已成为一座崛起的现代汽车城,目前已形成以汽车、高新技术和纺织等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⑥襄樊,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3年2日 )
1、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标题信息是丰富的,那么有哪些丰富的信息呢?
(1)课堂思考:请同学们认真看下面几篇文章的标题“《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类到底可以活多少岁》《牛奶里的秘密》《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谈谈你的阅读发现:
总结:
自己举例子验证:
2.看关键句:所谓关键句应该是对行文有提示作用的总领、总结句,过渡句。
友情提醒:作者为了要在文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性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一般说,放在篇首或节前。但由于每篇文章的格局和不同作者对文章的不同考虑,有时上一节的某个特征也会出现在下一节的开头,或放在篇末。
总结:
3.看说明方法:
(1)我们为什么要看说明方法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谈谈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
(2)再回到刚才我们阅读的这篇文章,看看这篇文章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五、方法验证
_________________
  高速动车组比碳钢材料火车轻一半,自动应对灾害。积雪超出了轨道80毫米,仍然可以安全运行;遭遇六七级大风,列车仍然可以保持设计时速运行;大雾或沙尘天气,机车完全有能力控制车距,防止列车追尾;如果一节车厢起火,关上防火门,火势在10分钟内不会殃及隔壁车厢。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以及超速、火灾等突发事件,高速动车组能立即启动自我保护,”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邦成对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信心十足,“高速动车组不仅跑得更快,而且更安全。”
  为了跑得更快,动车组采用了分散动力的方式。目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主要开行时速250公里至350公里不等的动车组,虽然级别不同,但均属于高速列车。与完全依靠火车头牵引、动力集中的传统列车相比,“和谐号”动车组是分散动力,部分车厢也带动力,会“自己跑”。一般来说,从0公里提速到200公里,2分钟内就可搞定。
  为了跑得更快,动车组还要进行“减肥”。据介绍,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采用了流线型、轻量化设计,铝合金车体,每节车厢约重8.5吨;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每节车厢约重7吨,相当于四五辆轿车的重量,比起目前碳钢材料火车的重量减轻了50%多,时速最高时车头掀起的大风超过了13级台风的风速;而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8辆编组的动车组舒适载客量为556名,比世界上最大的客机A380还要多。
  为了提高舒适度,动车组又配备了“聪明的大脑”。据南车四方技术中心副主任马云双介绍,由于配备了高速转向架、液压减震器等设备,所有客专上运行的动车组都能主动调节车辆平衡,过大弯或线路颠簸时,乘客几乎不会感觉到晃动和眩晕;配备的车载技术诊断系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对各种功能设备故障的检测、预报和排除;航空式餐饮设施、残疾人卫生间、轮椅存放区、婴儿护理桌等设施又让人觉得很贴心。
目前,我国已经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包括石太、合武、合宁、胶济客专,以及京津城际铁路,总里程不足1114公里,而到2012年,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建成投入运营。中国高速铁路网逐步交付使用的序幕刚刚拉开,老百姓会越来越享受到高速铁路带来的便利。”
1.请结合文本内容,给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2.仔细阅读文本,你从文章中找出了几个关键句子?
3.请举例说说你找到的说明方法,然后说说他们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与老师寄语:
方法是最好的老师。
我自信,因为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课件21张PPT。说明文阅读复习
知识要点
1分清说明文的类型、把握说明对象及 特征
2掌握说明的顺序及结构
3辨析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4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分类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等;
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①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②它从雷雨云的底部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③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舞飘移。④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旋。⑤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⑥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1980人受伤。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如何确定说明对象并把握其特征
1、看题目;
2、找过渡句、中心句、
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具体次序:操作程序、发展变化等。标记词:表时间的词语。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具体次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东西南北中等。标记词:表方位的名词。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具体次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举 例 分 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 )
2、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佛印(右) ( )
3、①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一般→个别的 )
②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 其次 再其次 (由主到次的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结构1、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 和认识。
2、分类别:使文章的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
5、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说明方法的作用6 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7 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8 列图表:能够直观地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较和记忆、理解。
9 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10 引用:实例、数据、名言、神话传说等。增强说服力趣味性。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唐朝的张嘉贞说它是“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实战演练列数据 引资料 打比方 分类别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说明方法: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子通过举秦始皇批阅文书的例子、真切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说明方法: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通过把松鼠与山鼠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松鼠机警灵活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说明方法: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打比方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生动、形象的印象。说明方法:______. 作用_________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列数字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说明文的语言 特点:准确 严密 简明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方法归纳: 修饰、限制性词语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① “至少” 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运用   1、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2、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②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巩固练习
请阅读《天台悬链线拱桥》
完成下列各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