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知道大家都特别喜欢过节,你们知道哪些节日呢?(学生自由发言)像刚才同学们说到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它们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都要过的节日,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识字二,来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度读文,找出节日。
1、儿歌中给我们介绍了那些传统节日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用”——”画出传统节日的名称。
2、全班交流,老师随机贴出节日的卡片。
3、指名读儿歌,请同学评价。(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朗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接读儿歌。)
三、再读儿歌,识记字词,了解春节习俗。
1、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你们觉得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是哪个节日?(春节)
2、课件出示第一句儿歌
a.指名读儿歌,说说儿歌里提到了春节有哪些习俗?
b.出示“贴窗花”三个字说说春节期间人们还贴什么?(贴对联、贴福字、贴门神)生活中我们还贴什么?(学生自由说)
c.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贴”字,注意左右等宽,字要写紧凑。学生写好后实物投影展示,全班交流书写情况。
d.过春节你还做什么,试着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e.大家一起拍着手,读出春节的喜庆热闹。
四、继续学文,了解习俗。
1、每个传统节日里都藏着它的习俗或故事,其它六个传统节日,你对哪个更感兴趣,它又有哪些习俗,你又是怎样过节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全班交流。
元宵节
a.读儿歌,说习俗。
b.说说自己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c.利用换词,猜图的方法理解街和巷。
d.指导书写“街”字。
清明节
1、指名读句子,说习俗。
2、课件出示,理解“祭扫”,字理识字识记“祭”字并试着组词语。
3、指导用低沉的语调读出清明节的缅怀之意。
端午节
1、读儿歌说习俗。
2、课件出示“艾草”,了解“端午插艾”的习俗。
3、学写“艾”字,同桌交流,互相订正。
4、出示“龙舟”,用舟字组词,并指导书写舟字,注意最后三笔的笔顺。
5、全班齐读。
七夕节
1、指名读句子,说习俗。
2、出示牛郎的“郎”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加一加、换一换、编字串)
3、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呢?(请同学讲解)
4、指导朗读,满怀美好的期盼读读这句儿歌。
中秋节
1、指名读儿歌,说习俗,说说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2、出示月饼图,学习“饼”字,利用形声字来记忆它。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饼?(学生自由说)
3、指导美美的读一读这句儿歌。
重阳节
1、读儿歌说习俗。
2、明确登高,赏菊都是敬老的表现,出示“敬老”二字。
3、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敬老的。
4、指导朗读,带着对老人的祝福读一读这句话。
最后一句。
时光飞逝,一年很快过去,转眼间春节又来到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真热闹!出示团圆、热闹俩词。(指导观察并书写“热”字)
五、回顾儿歌,理清顺序。
1、齐读儿歌,理出排列顺序,调整黑板上的节日顺序。
2、填空的形式检查背诵儿歌。
六、齐诵儿歌,激发热情。
1、同学们,每个传统节日都饱含着我们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平安幸福的期盼追求。这些节日的传承,不仅依赖于我们世代相传,更归功于中国文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这节课学习的生字记住了没有。
2、全班同学一起拍手读新儿歌。
七、布置作业,语文实践。
中国有56个民族,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了解每个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