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1.2 尿的形成与排出 学案
课题 11.2 尿的形成与排出 章 11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2.概述肾脏的结构。3.概述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方法与过程目标:1.观察哺乳动物的肾脏,了解肾脏的结构。2.结合肾单位模型,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维持泌尿系统的健康。2.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
【教学重点】 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肾脏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3.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人体的代谢废物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从________系统排出。2、泌尿系统主要由________、输尿管、________和尿道组成。其中,________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________;输尿管具有________的功能;________具有贮存尿液的功能;尿道具有________的功能。3、肾脏中外周颜色较深的部分是________,内侧颜色较浅的部分是________,肾脏中央的空腔是________。4、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________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___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了肾小体。5、我们在解剖动物的肾脏时,可以看到在肾脏的一侧有一个凹陷,这应该是________,有三根明显的管道与其相连,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肾小球是一个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形成的血管球,血液由________进入肾小球,从________流出肾小球7、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________分布在肾脏的________部分,颜色较深;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部分,颜色较浅。8、如果我们对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进行检测,会发现它们它们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处并没有发生________,此处处于血液循环中的________循环,其中的血液是________血。9、肾盂是肾脏内部的一个管道枢纽,向外连接着________,向内连接着集合管,集合管是由大量的________汇集而成的。10、肾小球壁、肾小事囊壁、肾小管壁的细胞构成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11、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_____和大分子________ 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________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过滤到________中,就形成了原尿。12、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__、部分无机盐等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________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最后流向肾盂。13、肾脏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输尿管,进入膀胱,在膀胱暂时________。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________,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尿液________ 排出体外。14、人体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是相对________的。尿液的形成是________,尿液的排出是________。15、在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脏中的________是主要的场所。血液流经每个肾单位时,首先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作用,然后经过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从而使得血液 先形成________,然后形成尿液。16、女性的尿道比较________,尿道外口附近有阴道和________等器官,容易感染病菌,引起泌尿系统疾病。因此,女性要特别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17、尿的排出途径是:肾脏产生的尿液→肾盂→流经________→进入________→尿道→体外。18、人体产生的尿液进入到________后,会暂时贮存。它由平滑肌构成,能够有限度地舒张,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尿液,但如果尿液太多,它会过度________,影响其正常功能,所以我们不能经常憋尿,应该养成________的习惯。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下图是肾透析仪示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l)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____________相似。(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 是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A 、B 、C 共同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3)血液在流经A 时,通过____________作用,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B 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 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作用。(4)肾诱析仪中与图示A 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它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 )A 水分 B 无机盐 C 尿素 D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2、泌尿系统中,其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A. 输尿管 B. 肾小囊 C. 肾脏 D. 膀胱3、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4、下列关于人体排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的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B.一部分水和少量尿素,无机盐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C.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一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D.绝大部分的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粪便的形式排出5、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6、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b为胃壁毛细血管网,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B.若b为组织内毛细血管网,则a是小动脉,c是小静脉C.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a是小动脉,c是小静脉7、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减少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8、肾单位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肾由100多个肾单位构成B.②的两端都连接毛细血管网C.尿的形成包括⑤的重吸收和⑥的过滤两个过程D.肾单位包括①②④⑤9、如图是原尿中某种物质在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其浓度变化示意图.据此推断该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10、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这是由于( )A.肾小球的过滤(滤过)作用 B.肾小囊的透过作用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肾单位的透析作用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尿液、沁尿系统
2、肾脏、膀胱、肾脏、形成尿液、输送尿液、膀胱、排出尿液
3、皮质、髓质
4、肾单位、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
5、肾门、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
6、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7、肾小囊、皮质、肾小管、髓质
8、气体交换、体循环、动脉
9、输尿管、肾小管
10、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11、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
12、葡萄糖、毛细血管
13、贮存、尿意、尿道
14、平衡、连续、间歇
15、肾单位、滤过、重吸收、原尿
16、短、肛门、
17、输尿管、膀胱
18、膀胱、膨胀、及时排尿
合作探究:
(1)肾小囊、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肾小体
(2)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
(3)尿液
(4)没有改变、没有改变、原尿、原尿
(5)二氧化碳
课堂练习:
1、D 2、D 3、C 4、D 5、D 6、C 7、D 8、B 9、C 1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4.11.2尿的形成与排出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正常人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出又能被全吸收的物质是( )
A. 尿素 B. 葡萄糖 C. 水 D. 无机盐
2.今年的3月14日是第14个世界肾脏日,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嚣官,是维持人体内环境恒定的重要脏器,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肾单位 B. 肾小管 C. 肾小球 D. 肾小体
3.下列器官中,能维持人体内水分平衡的是( )
A. 心脏 B. 肾脏 C. 肺 D. 胃
4.与原尿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 )
A. 水 B. 葡萄糖 C. 无机盐 D. 尿素
5.下图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示意图,判断该物质是( )
A. 水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尿素
6.在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至膀胱的结构是( )
A. 肾小管 B. 肾小球 C. 输尿管 D. 尿道
7.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
A. 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B. 水、尿素和葡萄糖
C. 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D. 水、尿素和无机盐
8.3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发生在(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外壁 C. 肾小管 D. 出球小动脉
9.人体的每个肾脏中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下列有关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B. 肾小球的两端分别与小动脉、小静脉相连
C. 肾小球为毛细血管球 D.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具有重吸收功能
10.正确表示尿液排出过程的是( )
A.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 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D. 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
二、综合题
11.如图所示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请观察辨认各个部分构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名称:②________③________
(2)人体肾脏共有________个,是________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的内部结构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其中后者外周颜色较深的部分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内侧颜色较浅的部分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泌尿系统中的________具有暂存尿液的功能.尿液的排出是受________系统支配的.
12.如图是肾单位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③________和⑥________共同构成了肾小体。
(2)图中②是________,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④与②相比,液体中含氮废物和养料含量都________。
(3)图中⑥处的液体为_______,与③处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
(4)流过⑦之后的液体形成后经_______流入________,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
(5)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结构是________。
13.某校初一学生进行体检后,有两位学生分别在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下表分析回答:
学生 样品 检测项目 该学生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
甲同学 尿检 葡萄糖 - -
蛋白质 ++ -
红细胞 + -
水 96 95-97(g/100mL)
尿素 1.9 1.8-2.0(g/100mL)
乙同学 血检 红细胞 3.1 3.5-5.5(×1012个/L)
白细胞 7.5 5.0-10.0(×109个/L)
血红蛋白 95 110-160(g/L)
(1)甲同学在尿检时出现了蛋白质和________,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最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________处,病变影响了该处进行________的作用。
(2)乙同学血检中发现红细胞和________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________。医生建议他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小明也参加了体检,指标都正常。他热爱运动尤其喜欢游泳,因为游泳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活量。当呼吸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增大,肺容积________(增大/减小),气体进入肺,其中大量的氧气从肺泡组织扩散进入血液,随血液最终运输到________中被利用。
(4)有位同学体检指标都正常,可近期不慎将小腿划伤,血液从伤口缓缓流出,因此判断伤及________(填动脉/静脉)血管,应及时用止血带止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B
【解析】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根据以上叙述,正常人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出又能被全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可见B符合题意。
2.【答案】 A
【解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其中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3.【答案】 B
【解析】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跳动时能够产生血液循环的动力。A不符合题意;
B、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的器官。人体通过排尿调节体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B符合题意。
C、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C不符合题意;
D、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4.【答案】 B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滤过,其它的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所以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在肾小管内形成尿液,因此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所以尿液与原尿相比,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5.【答案】 C
【解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可见,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重新返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由图可以看出,此物质流经肾小管时变为了0,所以这种物质为葡萄糖,故C符合题意。
6.【答案】 C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剩下的液体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输尿管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送到膀胱。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故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余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
8.【答案】 A
【解析】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滤过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急性肾炎患者的尿中出现了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发生在肾小球。
9.【答案】 C
【解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A错误;
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可见肾小球的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B错误,C正确;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D错误。
10.【答案】 B
【解析】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1.【答案】 (1)输尿管;膀胱
(2)两;泌尿;肾盂;肾实质;A;皮质;B;髓质
(3)膀胱;神经
【解析】(1)如左图是泌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结构名称为:①表示肾脏,②表示输尿管,③表示膀胱,④表示尿道.(2)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人有两个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肾脏的结构包括肾盂和肾实质,肾实质包括皮质、髓质,切开肾脏,从纵剖面可以看到颜色较深的外周部分是A皮质,其中含有丰富
的毛细血管(肾小球),内侧颜色较浅的结构是B髓质,肾脏中间的空腔是肾盂.(3)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形成尿液的过程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12.【答案】 (1)肾小球;肾小囊
(2)入球小动脉;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动脉血;减少
(3)原尿;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4)输尿管;膀胱
(5)肾小球;肾小管
【解析】(1)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观图可知③是肾小球,⑥是肾小囊。(2)根据血液流向和肾单位的结构可以判断②是入球小动脉,④是出球小动脉。肾动脉属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②入球小动脉和④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都是动脉血。由于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中的含氮废物和养料被滤过形成原尿,因此④和②比,④中含氮废物和养料含量都减少。(3)原尿是在⑥肾小囊腔中形成的,那么图中⑥处的液体为原尿。③是肾小球,肾小球是一个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里面流的是动脉血。与动脉血相比,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4)输尿管的作用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因此流过⑦肾小管之后的液体形成后逐渐流向肾盂,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5)尿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此,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③肾小球,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结构是⑦肾小管。
13.【答案】 (1)红细胞;肾小球;过滤(或滤过)
(2)血红蛋白;贫血
(3)增大;细胞
(4)静脉
【解析】(1)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从尿检表格中可知,甲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肾脏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影响了肾小球的过滤作用。(2)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血红蛋白的数目和红细胞的数目少用正常值时,说明患贫血病,在饮食中应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因此,乙同学血检中发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贫血。医生建议他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内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因此,当呼吸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增大,肺容积增大,气体进入肺,其中大量的氧气从肺泡组织扩散进入血液,随血液最终运输到细胞中被利用。(4)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远心端结扎;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所以,有位同学体检指标都正常,可近期不慎将小腿划伤,血液从伤口缓缓流出,因此判断伤及静脉血管,应及时用止血带止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4.11.2 尿的形成与排出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本节目标
1.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
2.理解肾脏的结构及与尿形成有关的结构特点;
3.阐明尿的形成过程及叙述尿的排出过程;
4.说出排尿的意义以及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新知导入
我们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通过排尿把体内的一些代谢废物和多余的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
新知讲练
一、肾脏是泌尿系统重要器官
肾静脉
肾动脉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储存尿液
排出尿液
新知讲练
观察肾脏的结构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动脉
输尿管
肾静脉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囊
肾小体
肾脏
100多万个肾单位
新知讲练
新知讲练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单位
人体肾小球是一个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________,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________,由出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肾小球外包围着________。肾小囊很薄,其内层紧贴肾小球,内外两层之间有一囊腔。肾小球与肾小囊主要分布在肾脏的________部分。
新知讲解
血管球
肾小球
肾小囊
皮质
新知讲解
肾小管弯曲细长,主要分布在肾脏的______部分,外面有与出球小动脉相连通的毛细血管网。大量的肾小管汇集成一些较大的管道通入______。
输尿管上端与肾脏的______相连,下端开口于膀胱。输尿管具有_________的功能。膀胱是一个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具有_________的功能。尿道是泌尿系统通向体外的管道,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髓质
肾盂
肾盂
输送尿液
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试题演练
1、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图中的①②③代表肾单位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
A.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
B.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
C.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
D.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D
【解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的核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有肾小囊的包裹,囊腔与肾小管相通.由图示可知: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
二、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新知讲解
人体的代谢废物由血液运输到肾脏。当血液流经_______时,除_______和大分子_______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_______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他成分两者相似。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_、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最后流向_______。
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_______。
肾小球
血细胞
蛋白质
肾小球
葡萄糖
肾盂
1.5L
试题演练
2、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
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
D
【解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不是在肾小球中形成尿液,故选:D
三、尿液在膀胱中暂存后由尿道排出
新知讲解
肾脏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输尿管,进入膀胱,在膀胱暂时贮存。当膀胱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______,在__________的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到体外。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出是间歇的。
尿意
神经系统
肾脏
尿液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试题演练
3、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
D.输尿管的输送
D
【解析】尿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
新知讲解
四、适量饮水和适时排尿有利于健康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防止尿道感染,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试题演练
4、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含有尿素
B.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C.重吸收作用发生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D.在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
B
【解析】A、从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物质的浓度会明显升高,是因为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滤过到了肾小囊腔内,而出球小动脉中含有的尿素等废物与入球小动脉中的差别不大,A正确;
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都能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B错误;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发生重吸收作用,C正确;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把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所以尿液中没有葡萄糖,D正确,故选:B
合作探究
1.原尿与血液相比不含哪些物质?
2.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哪些物质?
3.流入肾脏的血液和流出肾脏的血液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
血细胞,蛋白质
葡萄糖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
合作探究
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为什么?
6.人体排尿有什么意义呢?
膀胱可以储存尿液,排尿受大脑支配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真题演练
5、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肾脏的哪个部位( )
A.肾小管 B.输尿管
C.肾小球 D.膀胱
C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肾脏的肾小球,故选:C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原尿
:形成尿液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途径:
意义: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肾脏
肾盂
皮质
髓质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肾脏是泌尿系统重要器官。
二、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三、尿液在膀胱中暂存后由尿道排出
四、适量饮水和适时排尿有利于健康
1.构成肾单位的结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囊
B.肾小体和肾小管
C.肾小球和肾小管
D.肾皮质和肾髓质
2.假如在出现了“糖尿”,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体
B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流入肾脏的血液和流出肾脏的血液相比,减少最多的成分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水
4.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D
C
5.下列物质中,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6.出入肾小球的血管 ( )
A.均为小动脉
B.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
C.均为小静脉
D. 出球为小动脉,入球为小静脉
C
A
课堂练习
7.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
部位是( )
A、肾小囊
B、集合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
8.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C
B
课堂练习
9.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集合管有吸收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10.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囊壁
D
C
课堂练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