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学案+练习)(4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学案+练习)(44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14:44: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 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 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 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2.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 )
A. 角膜 B. 晶状体 C. 视网膜 D. 虹膜
3.感受苦味的味蕾较多分布在( )
A. 舌尖 B. 舌根 C. 舌两侧 D. 舌中部
4.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 )
A. 鼓膜 B. 听小骨 C. 耳蜗 D. 半规管
5.下表中能正确表达其左侧图所示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眼球壁的中膜 角膜 虹膜 脉络膜
B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神经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器官 消化腺
D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A. A B. B C. C D. D
6.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汽车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正确顺序是( )
A. 1→3→5→6 B. 4→6→5→7 C. 1→2→7→6 D. 2→3→1→6
7.有一位耳聋患者,经检查耳的结构完好,可能发生病变的是( )
A. 耳蜗 B. 听小骨 C. 听觉神经 D. 毛细血管
8.中耳炎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其原因是( )
A. 听觉感受器损伤 B. 鼓膜、听小骨损伤
C. 前庭损伤 D. 大脑的听觉中枢损伤
9.形成视觉和物像的部位,分别在人体的( )
A. 大脑皮层和视网膜 B. 视网膜和大脑皮质
C. 视觉中枢和大脑皮质 D. 大脑皮层和视觉中枢
10.如图为耳的结构图,能收集声波、产生振动、传导振动的结构依次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⑧ D. ③⑦④
11.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
A. 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 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D. 肺循环: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12.小王的手被划破感到疼痛,是因为皮肤真皮里分布有( )
A. 毛细血管 B. 感觉神经末梢 C. 汗腺 D. 黑色素细胞
13.你看到过街道上的“盲道”了吗?这主要是利用盲人的(  )
A. 听觉 B. 痛觉 C. 视觉 D. 触觉
14.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是(  )
A. 酸、甜、苦、咸 B. 酸、甜、苦、辣
C. 甜、咸、苦、辣 D. 麻、酸、甜、咸
1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原因是(  )
A. 鼻黏膜内的嗅细胞受到了损伤
B. 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
C. 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传导神经受到了损伤
D. 属于人体的过敏反应,应该及时就医
二、实验探究题
16.为了分析中学生近视原因,北雅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从近千人的八年级开展了调查。
(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________法(填“抽样调查”或“普查”)。
(2)由表1可知,在女生中,近视率为________ %。
(3)中学生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玩手机和玩电脑,其实是长时间近距离看屏幕,导致________曲度过大,物象落到视网膜________(填“前方”、“后方”或“上”)。
(4)请将表2中男生和女生玩手机的所占比例化为直方图,绘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________
三、综合题
17.如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________的折射,在[________]________上形成缩小________的物像。
(2)人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那么瞳孔相当于显微镜中哪一构造?________(供选【答案】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镜座)
(3)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晶状体过度________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4)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这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的特定区域产生视觉。
18.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和人的眼睛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酒驾者可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醉酒程度。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________造成的。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________。
(2)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产生缩手反射的途径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作答)。
(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图中的________上形成一个物像。当其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象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________的特定区域,从而形成视觉。
(4)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___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就形成了近视。
(5)当某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你会眨眼,这种眨眼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19.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________(能,不能)产生听觉。
(3)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________ 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20.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灵敏地感知环境变化.请想象你是下面这个情景中的主角,阅读并回答问题:
星期天,小丽在家做饭的时候,接听了一个电话.正接着电话时,她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看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好苦啊!
(1)在这个生活情景中,小丽有哪些感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这些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这些感觉对于小丽处理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B
【解析】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A不符合题意;
B、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植入的ICL晶体不会改变晶状体的曲度,B符合题意;
C、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不符合题意;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因此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D不符合题意。
2.【答案】 D
【解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故答案为:D
3.【答案】 B
【解析】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可见B符合题意。
4.【答案】 A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5.【答案】 D
【解析】A.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B不符合题意。
C.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C不符合题意。
D.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D符合题意。
6.【答案】 C
【解析】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物质反射来的光线→1角膜→房水(瞳孔)→2晶状体→7玻璃体→6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正确顺序是1→2→7→6。故答案为:C。
7.【答案】 C
【解析】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有一位耳聋患者,经检查耳的结构完好,可能发生病变的还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
8.【答案】 B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损伤鼓膜、听小骨,使产生振动、传导声波的功能丧失,造成传导性耳聋。可见B正确。
9.【答案】 A
【解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0.【答案】 C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中耳包括③鼓膜、⑧听小骨、⑦鼓室,内耳包括④半规管、前庭和⑤耳蜗。
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①耳廓收集,再经过②耳道传到鼓膜,引起③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⑧听小骨传导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能收集声波、产生振动、传导振动的结构依次是①③⑧。
11.【答案】 D
【解析】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所以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不符合题意;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其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C不符合题意;
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D符合题意。
12.【答案】 B
【解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是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生发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小王的手指被划破皮肤而感到疼痛,是因为皮肤里分布有感觉神经末梢。
13.【答案】 D
【解析】盲人有听觉、听觉、触觉,但没有视觉,“盲道”主要是利用盲人的触觉,D符合题意。
14.【答案】 A
【解析】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有酸、甜、苦、咸四种。
15.【答案】 B
【解析】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使嗅细胞的敏感性降低.
16.【答案】 (1)抽样调查
(2)45
(3)晶状体;前方
(4)
【解析】(1)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法和普查法,一般来说,对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
(2)由表1可知,在女生中,近视率为45%。
(3)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电视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4)根据表2中男生和女生玩手机的所占比例信息,绘图如下:
17.【答案】 (1)状体;3;视网膜;倒立
(2)C.光圈
(3)变大;凹
(4)视神经;大脑
【解析】(1)由图可知:1为角膜、2为晶状体、3为视网膜、4为视神经。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 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倒立的缩小的像)→视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看近物或者强光下,瞳孔会收缩,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显微镜的光圈有大有小,光线强使用大光圈,光线弱时用小光圈,因此瞳孔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光圈。
(3)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
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与之相反。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晶状体过度变大,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4)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这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18.【答案】 (1)大脑;小脑脑干
(2)1→2→3→4→5
(3)③视网膜;大脑(或“大脑皮层”)
(4)⑨晶状体
(5)非条件(或“简单”)
【解析】眼球的结构①巩膜,②脉络膜,③视网膜,④视神经,⑤玻璃体,⑥睫状体,⑦虹膜,⑧瞳孔,⑨晶状体,10角膜。
(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走路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造成的。思维混乱主要是酒精麻痹了大脑的原因。植物人的生命体征只有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而不能进行其他生命活动,这种病人的脑没有受伤的部位是脑干。因此,对酒驾者可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醉酒程度。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和脑干造成的。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脑干。
(2)根据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产生缩手反射的途径是1→2→3→4→5。
(3)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在③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⑨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就形成了近视。
(5)眨眼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反射。
19.【答案】 (1)⑤;①
(2)不能
(3)③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①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②是脑干;③是小脑;④是听神经;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⑦是听小骨;⑧是鼓膜。
(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⑧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⑦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④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若④听神经受损,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不能形成听觉。
(3)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小③脑能够维持人体躯体的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
20.【答案】 (1)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
(2)耳;鼻;皮肤;眼;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解析】(1)根据资料分析可知,接听了一个电话与听觉有关;正接着电话时,她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与嗅觉有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与触觉有关;看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好苦啊!与视觉和味觉有关.
(2)人的听觉器官是耳;嗅觉器官是鼻;触觉器官是皮肤;视觉器官是眼;味觉器官是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本节目标
1.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视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4.说明光是视觉感受器的感受刺激;
5.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新知导入
当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光闪闪,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你是靠哪些感觉、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
新知讲解
一、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晶状体
视神经
玻璃体
脉络膜
视网膜
巩膜
房 水
角 膜
虹 膜
睫状体
眼外肌
新知讲解
眼球壁
内容物
角膜、巩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外膜:
中膜:
内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新知讲解
(1)角膜
(2)巩膜
(3)脉络膜
(4)虹膜
(5)晶状体
(6)睫状体
(7)视网膜
无色透明,感觉非常灵敏。
支持、保护眼球。
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有营养作用
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光量。
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含有大量视细胞,是光感受器,产生冲动。
合作探究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
镜头 瞳孔
底片 视网膜
暗箱的壁 晶状体
光圈 脉络膜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物体反射光线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折射作用
成像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产生视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近视
近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佩戴凹透镜矫正
新知讲解
(2)远视
远视眼:眼球前后径过短,佩戴凸透镜矫正
新知讲解
近视眼的预防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三要”
新知讲解
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四不看”
试题演练
1、当你观察同学眼睛时,看到对方眼球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分别称为( )
A.角膜和虹膜 B.虹膜和巩膜
C.虹膜和玻璃体 D.角膜和玻璃体
B
【解析】在人的眼睛中,虹膜有色素,我们东方人的虹膜是棕色的或黑色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黑眼球”;眼球壁的白色部分是巩膜,起保护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眼球”。
课堂总结
一、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1.眼球的结构
2、眼球各部分的功能
3、视觉的形成
光线→晶状体(发生折射)→视网膜(成像并刺激感光细胞产生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近视与远视
板书设计
一、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1.眼球的结构
2、眼球各部分的功能
3、视觉的形成
光线→晶状体(发生折射)→视网膜(成像并刺激感光细胞产生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近视与远视
(1)近视: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
曲度过大(假性近视),成像于视网膜前方;配戴适度
的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成像于视网膜后方;配
戴适度的凸透镜矫正。
1、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 )
A.凸透镜 B. 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2、“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B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4、 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A
B
5、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视神经 B. 视觉中枢、视网膜
C. 视网膜、视觉中枢 D. 角膜、视觉中枢
6、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C
A
课堂练习
7、若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看到的就是模糊不清的物像,你知道这叫什么眼及就应该如何矫正吗( )
A.近视眼、戴凸透镜 B.远视眼、戴凸透镜
C.近视眼、戴凹透镜 D. 远视眼、戴凹透镜
8、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C
B
课堂练习
新知讲解
二、耳是接收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
外耳
内耳
中耳
外耳包括:____、_______。
耳廓:______声波;外耳道:_____声波。
耳 廓
外耳道
新知讲解
耳廓
外耳道
收集
传递
耳廓:______声波;外耳道:_____声波。
耳 廓
外耳道
新知讲解
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听小骨
:将振动放大并传导到内耳
鼓膜
:把声波转换为振动
鼓室
内有空气:
新知讲解
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
耳 蜗
前 庭
半规管
耳蜗
半规管
前庭
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
前 庭
半规管
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
半规管
耳蜗:充满液体,内有_____感受器。液体也会随着振动,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_,形成听觉。
前庭、半规管:内耳中有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_____感受器,晕车、晕船、航空病都是由于此感受器过于_____。
内耳的功能:
具有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双重功能。
新知讲解
听觉
听觉中枢
位觉
敏感
听觉
感受位置变动
听神经
声 波
耳 廓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耳 蜗
听觉中枢
传导冲动
振动转变成冲动
传递振动
声波转变成振动
传入声波
收集声波
产生听觉
新知讲解
试题演练
2、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
A.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B.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
C.声波→鼓室→耳蜗听觉感受器→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位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D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声波进入耳中,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位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嗅细胞和味蕾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
新知讲解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_______
嗅黏膜
嗅黏膜
气味
鼻腔
嗅黏膜
刺激
嗅神经
大脑皮层 (嗅觉中枢)
嗅觉
产生兴奋
传入
嗅觉的形成过程
强调: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中形成的。
新知讲解
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
感受器的适应: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味 蕾
(1)概念:溶解到唾液中的某些物质接触舌面时,
我们会感觉到某种味道.
(2)味觉感受器叫做______
味 蕾
(苦)
(酸) (酸)
(甜、咸)
舌尖
舌根
外侧
外侧
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有四种:酸 甜 苦 咸
新知讲解
试题演练
3、2015年4月25日雅安地震后,某特勤大队10条搜救犬立下了赫赫战功,搜救出多名幸存者。请问:搜救犬是靠什么感觉来搜救的(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B
【解析】狗的嗅觉灵敏度要超过人的1200倍。狗的鼻道长而大,能辨别空气中多种细微气味,经过训练的搜救犬能根据幸存者身体的气味,找到幸存者,帮助救援人员完成搜救工作。
新知讲解
四、人体还有多种其他感受器
味蕾分辨的感觉基本是有四种:酸、甜、苦、咸(______→甜、咸、苦、酸;______→苦;______→酸)
除此之外,人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舌尖
舌根
舌外侧
触觉
痛觉
温度觉
试题演练
4、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
A.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
B.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
C.多种感受器都受到影响
D.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
C
【解析】我们的口腔黏膜上分布有大量的感受器,味觉、触觉、痛觉等,在品尝味道时还有嗅觉参与进来,所以味道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在感冒时,鼻塞使嗅觉不敏感,发热、头晕等都影响到各种感受器的感觉,所以患了重感冒的人吃起食物来总是觉得没有味道。
课堂总结
二、耳是接收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
1.耳的结构与功能
(1)外耳
(2)中耳
(3)内耳
2.听觉的形成
三、嗅细胞和味蕾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
1.嗅觉
2.味觉
四、人体还有多种其他感受器
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板书设计
二、耳是接收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
1.耳的结构与功能
(1)外耳
(2)中耳
(3)内耳
2.听觉的形成
三、嗅细胞和味蕾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
1.嗅觉
2.味觉
四、人体还有多种其他感受器
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1.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                
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
C.外耳道与咽喉相通
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
2.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含有听觉感受器和产生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
A.鼓膜、耳蜗
B.耳蜗、大脑
C.听小骨、大脑
D.鼓膜、大脑
B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嗅觉感受器位于(  )
A.鼻腔顶壁黏膜 B.鼻腔前部皮肤
C.口腔黏膜 D.舌头上
4.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3]
B.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
C.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6]造成损伤
D.[1]和[2]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
A
A
5.调查表明,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外耳道畅通,经常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B.为避免影响他人,长时间戴上耳机听音乐
C.为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患鼻炎后不治疗
D.为避免损伤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
6.下列人体感觉与相应感受器匹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听觉——前庭和半规管
B.视觉——视网膜
C.味觉——味蕾
D.嗅觉——嗅黏膜
D
A
课堂练习
7.医生对某患者的耳进行检查时发现,此人不能听到医生的说话声,但能听到医生手指在此人头部的敲击声,则推断此人最有可能损伤的结构是(  )
A.鼓膜 B.耳蜗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8.李爷爷小时候得病后,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耳聋,但经检查发现耳的结构都正常,其耳聋的原因可能是(  )
A.外界声音过小
B.鼓膜受损
C.咽鼓管堵塞
D.位听神经或大脑的听觉中枢受损
A
D
课堂练习
再 见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学案
课题 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章 12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4)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几矫正方法。(5)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的触觉、温度觉的感受器官的刺激的性质。(6)了解近视与远视,眼的保健;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听觉的形成,了解耳的卫生保健。方法与过程目标: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2、耳的结构与功能3、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4、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5、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皮肤温度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
【教学难点】 眼的屈光近视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以上来自眼。 2.眼球是眼的主体部分,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眼球的结构中,白色、坚韧具有支持、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脉络膜含丰富的血管和________;虹膜中央围成________。视网膜含有能感受光线刺激后产生冲动的________,所以视网膜就是________。 4.在眼球的内容物中,曲度大小可以调节的是________,它是眼球的主要________结构。 5.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________→房水→瞳孔→________(主要折光结构)→玻璃体→________(形成物像并产生神经冲动)→________(传导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的________(形成视觉) 6.患近视时,眼球的前后径________(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________(假性近视),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________成像,因而看不清________物体。 7.患远视时,眼球的前后径________,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________成像,因而看不清________物体。 8.根据透镜折射光线的道理,配戴________能矫正近视眼,配戴________能矫正远视眼。 9.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10.外耳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中耳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内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11.外界的声波→________(收集声波)→________(传送声波)→________(产生振动)→________(将振动传至内耳)→_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________(传导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的________(形成听觉) 。 12.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________,叫作________,这里的一些“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________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 13.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味觉的敏感性在舌面各部分是有差别的。________对甜、咸最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________对酸最敏感,________对苦最敏感。 14.人的皮肤内分布有________感受器,使人能对所触摸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作出一定判断。 15.皮肤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的刺激:当刺激使皮肤温度________时,会感觉“冷”;当刺激使皮肤温度________时,会感觉“温”。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________,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___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老师设计了一个双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在C处点燃蜡烛,A、B距离一定,在A处立一块白纸板,当C处蜡烛在适当位置上时,便成像在白纸板上,如果B处换为倍数较大或较小的双凸透镜,则纸上的物像就不清晰。请回答下列问题:(1)B处双凸透镜代表眼球的_______结构。A处白纸板代表眼球的_______,C处的蜡烛代表_______。(2)换成高倍双凸透镜时,则成像在白纸板的一方,要使A处成像清晰,B、C距离要_______,表示眼视_______(填“远处”或“近处”)物体;换上低倍双凸透镜时,则成像在白纸板的_______方,要使A处成像清晰,B、C距离要_______,表示眼视_______(填“远处”或“近处”)物体。(3)由此可知,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是依靠_______调节_______的曲度来实现的。(4)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当悦耳的上课铃声晌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含有听觉感受器和产生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鼓膜、耳蜗 B.耳蜗、大脑 C.听小骨、大脑 D.鼓膜、大脑2.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 ) A.虹膜 B.瞳孔 C.晶状体 D.巩膜3.“红灯一感受器一神经中枢一效应器一停车”,这是小明骑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的反应,请结合自己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的先后顺序是 ( ) A.视网膜一角膜一晶状体一瞳孔 B.角膜一瞳孔一晶状体一视网膜 C.晶状体一角膜一视网膜一瞳孔 D.瞳孔一角膜一晶状体一视网膜4.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2是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能调节3的曲度 B. 3过度变凸日.不能恢复原状,会导致近视眼 C.9像双凸透镜,是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 D.8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5.医生为病人动手术而采用局部麻醉,在手术中病人感受不到疼痛,但能感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这说明( ) A.大脑皮层被麻醉,所以感受不到疼痛 B.痛觉和触觉的感受器不同 C.触觉感受器被麻醉 D.麻醉剂对痛觉不起作用6.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可能是( ) 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7.“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大多来自视觉,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A.角膜 B.视网膜 C.视觉神经 D.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8.正常人的眼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原因是( ) A.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B.角膜的曲度会发生改变 C.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凸度) D.玻璃体的浑浊程度会改变9.户外旅行时,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 A.虹膜、鼓膜 B.晶状体、半规管 C.视网膜、耳蜗 D.瞳孔、听小骨10.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如图所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3B.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C.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6造成损伤D.1和2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11.如图为耳的结构模式图,具有听觉感受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12.视物时,来自物体的光线在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 ) A.巩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13.有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耳廓 B.咽鼓管 C.半规管 D.鼓膜14.人们常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是指 (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15.如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16.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视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17.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大脑18.眼是心灵的窗户,视觉感受器位于眼的(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脉络膜 D.角膜19.某科研团队研制了一款微型投影机,可以避免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看屏幕而患近视。近视眼的形成主要与眼球的哪一结构异常有关(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20.调查表明,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为保证外耳道畅通,经常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B.为避免影响他人,长时间戴上耳机听音乐 C.为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患鼻炎后不治疗 D.为避免损伤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80
2.眼球壁;内容物
3.巩膜;黑色素;瞳孔;感光细胞;光感受器
4.晶状体;折光
5.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6.过长;过大;前方;远处
7.过短;后方;近处
8.凹透镜;凸透镜
9.外耳;中耳;内耳;
10.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室;前庭;半规管;耳蜗
11.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12.顶壁;嗅黏膜;嗅神经
13.舌尖;外侧;舌根
14.触觉
15.下降;升高;冷感受器;温感受器
合作探究:
(1) 晶状体;视网膜;物体(2)前;缩短;近处;后;加大;远处(3)睫状体;晶状体;(4)倒
课堂练习:
1.B 2.C 3.B 4.B 5.B 6.C 7.D 8.C 9.C 10.A 11.C 12.D 13.D 14.D 15.A 16.A 17.D 18.B 19.C 20.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