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周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4 08: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历史周练六
12.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任何一个研究、解释历史的人,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一种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历史观的是
( )
A.“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B.“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太极生阴阳,理生气”
D.“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13.“罗马的平民曾一致坚持要求公布十二铜表法时,这表明他们对没有知识和选举权并不
能使人真正获得自由的思想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但是他们从没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众中普及知识,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材料表达的意思是 ( )
A.罗马平民认识到十二铜表法能够完全维护平民的利益,故大力普及知识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大部分平民需要政治教育才能更好的利用十二铜表法维护自身利益
D.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平民知识增长和选举权扩大的原因
14.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意趣、思想,明末清初石涛的绘画作品《睡牛图》绘一人在牛背上凝思,意境孤凄,自题曰:“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彼此却无心,不睡不梦寐。”作者这一艺术的主要寓意是 ( )
A.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农耕经济的反思
B.讽刺了中国人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大势
C.表达了作者懒散不愿入仕的心绪
D.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
15.下列语句能够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④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到1850年,在工人中间,恋爱婚姻已经取代工业化前的那种长期求婚过程和买卖婚姻。
当时一位法国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经常让有很多嫁妆的姑娘求婚不成,因为他们结婚一般是因为相爱而不是为了财产。”你能得出的信息有①工人的物质生活正在逐步改善②婚姻和 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观念的变化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④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 ( )
A.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B.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18.列宁在论述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道路时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了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
A.俄国二月革命后取得了不流血的革命的胜利
B.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完全错误的分析了革命的形式
C.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
D.俄国二月革命后完全按照此时列宁的设想发展
19.1989 年 11 月 20 日,邓小平在接见二野战史编写人员时谈到进军大别山前夕的一段往事。“我们打电报给军委,说趁势还能够在晋冀鲁豫地区继续歼灭一些敌人,吸引和牵制更多的敌人,形势很好啊。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就开始行动。”对材料中“甚为困难”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A.“甚为困难”时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早已开始
B.“甚为困难”是因为敌人的全面进攻造成的
C.“甚为困难”是因为毛泽东没有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D.“甚为困难”说明毛泽东希望刘邓跳出外线吸引更多的敌人
20.1999 年9 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 )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C.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D.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21.1938 年度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大地》,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和 20
世纪初中国普通农民的生存状况,其中作品是以宿州黄庄农民为原型写的。下列作品与这一文学作品风格相同的是 ( )
A.《自由引导人民》 B.《老人与海》
C.《播种者》 D.《卡门》
22.美国电影《生化危机》描绘了为军方研究生化武器的研究中心,因一次意外事故导致泄露,使数百名工作人员罹难的情景,这表明 ( )
A.人类难以满足的欲望 B.人们对高新科技发展的疑惧
C.科幻恐怖片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 D.高科技深刻影响人类发展方向
35.(28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 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三:
材料四:1949年之后的 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 10.64%增长到 18%,仅仅增长了 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 17.6%上升到 24.5%。到 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 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 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 43.9%。
(1)根据材料一,15 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原因?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8 分)
(2)依据材料二,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 1870 年前后,20 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一次急剧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6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6分)
(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8 分)
36.(28 分)每一声呐喊都是时代的强音,每一次呼号都是智慧的结晶。标语、口号作为意 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它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本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60 集历史文化类专题片《口号振奋中国》串起了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1905 年 7 月,中国同盟会
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1906 年孙中山首次将其概括为: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材料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 年 9 月 21日,在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这句话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自豪自信的话语。
材料三: “小平您好!”——1984 年 10 月 1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35 周年庆祝日,当阅兵式后盛大群众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中打出一条“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小平您好”这一口号感情真挚,真真切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更是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初,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请依据史实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 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8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时人民群众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心声?此后的中国领导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上是如何创新的(10 分)
历史部分:
12.C 13.C 14.C 15.D 16.B 17.A 18.C 19.D 20.B 21.C 22.B
34.(1)变化:英国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市。(2 分)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开始了圈地运动。(2 分)关系:圈地运动、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4 分)
(2)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①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①二战后,美国大力扩展世界市场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 分)
(3)特点:①城市化水平低;②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 分)原因: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②沿海及沿江城市经济基础好,近代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大(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 分)
(4)特点:78年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程缓慢;(2 分) 78年后,城市化发展迅速(2分)原因:78 年前: 左倾错误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制约城市化的发展(2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 (2 分)
35.(1)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近代政党政治过渡。(2 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潮流,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反动腐败,政治上空前孤立。(2 分)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维新思想传播冲击封建思想,中国人民民主意识增强。(2 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满清封建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颁布资产阶级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 分)(2)①政治上: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架构;1954 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 分,任意两点即可。)②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力地巩固了新政权;“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2 分,任意两点即可。) ③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结束了百年屈辱外交,建立了新型的人民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开始以真正平等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2 分,任意两点即可。)④社会风尚:主人翁意识增强,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分)(3)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8 年底,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领导人民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8 分,任意 4 点即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历史部分:
12.C 13.C 14.C 15.D 16.B 17.A 18.C 19.D 20.B 21.C 22.B
34.(1)变化:英国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市。(2 分)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开始了圈地运动。(2 分)关系:圈地运动、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4 分)
(2)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①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①二战后,美国大力扩展世界市场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 分)
(3)特点:①城市化水平低;②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 分)原因: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②沿海及沿江城市经济基础好,近代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大(3 分,答出任一点给两分,完全答出 3 分)
(4)特点:78年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程缓慢;(2 分) 78年后,城市化发展迅速(2分)原因:78 年前: 左倾错误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制约城市化的发展(2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 (2 分)
35.(1)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近代政党政治过渡。(2 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潮流,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反动腐败,政治上空前孤立。(2 分)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维新思想传播冲击封建思想,中国人民民主意识增强。(2 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满清封建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颁布资产阶级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 分)(2)①政治上: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架构;1954 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 分,任意两点即可。)②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力地巩固了新政权;“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2 分,任意两点即可。) ③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结束了百年屈辱外交,建立了新型的人民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开始以真正平等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2 分,任意两点即可。)④社会风尚:主人翁意识增强,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分)(3)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8 年底,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领导人民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8 分,任意 4 点即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