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cy
学习目标
1.能识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2.能说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表现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能简述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表现及外交成果
4.能了解我国新时期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本课重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
本课难点: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
1.背景: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葡)
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联合国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时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第26届联合国大会,对阿尔巴尼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表决。10月25日,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会议:
1971年10月
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综合国力的提升
2: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美国等国长期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经过长达22年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了恢复,这是作为联合国创始国的中国的合法权利,因此它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提案通过后,出席联大的各友好国家的表热烈鼓掌欢呼
“乔的笑”把日内瓦大厅的玻璃都震碎了——西方报道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 意义:
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了各个领域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官兵
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
结合材料,说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关系如何?
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二、中美建交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
材料二:1950-1953年 中国抗美援朝 ,1961-1969年 中国抗美援越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从美国方面:
材料一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孤立遏制已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原因一: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美国想通过·····来达到·······目的
美国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达到联合中国对付苏联的目的
原因二:
材料三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20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美国认识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和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原因三:
材料四 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经济技术合同的协议,并在中苏边境挑起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
中苏关系紧张,中国也需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还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原因四:
美国
中国
共同要求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达到联合中国对付苏联的目的④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①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②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70年代中美改善关系的原因
3.中美建交的过程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
①“小球转动了大球”,乒乓外交推动了世界形势发展
一颗小小的乒乓球,打开了封闭20多年的中美交往大门
周恩来总理亲自会见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和随行记者
庄则栋(左)向科恩赠送绣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
②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与他举行多次会谈,着重就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安排等进行磋商。16日双方同时发布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举行会谈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欢迎。尼克松成为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土地的美国总统
美国时代周刊1972年3月8日封面: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在美媒看来,尼克松中国之行,多少有点神奇和冒险。白宫发言人也称这次旅行为“登月之旅”。
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右)
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
周恩来宴请尼克松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赴杭州飞机上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什么呢?
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 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尼克松访华成果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尼克松访华或发表《联合公报》意义: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美国方面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④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27日 接见田中角荣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1.中日关系正常化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出现了与中国
建交的热潮
说说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建交出现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1.时间 : 后。
2.外交政策: 。
3.外交活动: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 的睦邻友好关系。
(2)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 。
(4)中国形成 , , 的外交布局。
(5)承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4.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周边国家
全球伙伴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
A、24届联大
B、25届联大
C、26届联大
D、27届联大
结束
C
直击中考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B
3、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A
三、全方位外交
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②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作为这一多边机制的坚定捍卫者,中国为提升联合国的权威性和凝聚力,贡献了从思想到行动、从理念到方案的一系列中国智慧,受到广泛赞誉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3.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截至2018年6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77个
2017年6月中国与
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中国建交的多米尼加
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亚洲开发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根据多边国际条约,即创设性文件建立的组织。它规定自己的宗旨、原则及活动章程,有一套常设的组织机构。其宗旨、原则和活动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主持圆桌峰会并宣布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中国上海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中国北京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8月8日—24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9th Summer Olympic Games)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自204个国家及地区的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比赛,创造了43项世界纪录、132项奥运会纪录,8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奖牌。
中国代表队以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荣登金牌榜榜首。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
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思考)
国家实力: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外交政策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环境: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