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怎样求合力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如图,在水平面上有质量为2kg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0N B.20N,向右
C.20N,向左 D.10N,向右
2.两个共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调节,其中一个力为20N,另一个力是F,它们的合力是50N。则F的大小可能是( )
A.10N B.25N C.50N D.80N
3.有关物理学史与物理研究方法的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物体微小形变的时候,用到了放大法
B.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C.物理学中的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等均为理想化模型
D.研究“力的合成”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4.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F,则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 ( )
A.F B. C.2F D.
5.有关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3N、6N、8N,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0N
B.两个分力的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
C.两个分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与分力大小相等
D.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合力也越大
6.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一定长度;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该橡皮筋,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是F1、F2的合力
B.F1、F2的大小之和等于F
C.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1的大小,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D.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2的大小,F2的方向和F1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7.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组力是
A.1N, 4N, 8N B.3N, 5N,15N
C.2N, 3N,6N D.6N, 7N, 9N
8.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3N,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F1的夹角为,则可能为( )
A.25° B.35° C.45° D.55°
9.如图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系上两条细绳,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条细绳绳端的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两条细绳必须垂直
C.两个弹簧秤的拉力必须等大
D.两个弹簧秤必须贴近木板表面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10.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F,则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 )
A.F B. C.2F D.
1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中,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只要将橡皮条拉伸的方向相同就可以了
B.每次将橡皮条拉伸的长度相同
C.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D.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的读数与两把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的读数之和相等
1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5N,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0 B.1N C.3N D.9N
13.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零,现把其中一个向东的6N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则它们的合力为
A.0
B.6N,向南
C.方向南偏西45°
D.方向南偏东45°
14.大小分别是30N和40N的两个共点力,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
A.0 B.50N C.80N D.110N
15.小强的妈妈提一桶水,向上提起的力为150N,小强和小勇接过来共同来提,关于小强和小勇的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俩必分别只用75 N的力
B.他俩可分别用100 N的力
C.他俩都可用小于75 N的力
D.他俩的力不可能大于75 N
二、填空题(共4题)
16.如图所示,木匠用斧子劈木材时,采用 A、B 两种方式的哪一种更容易劈开木材__________;,斧子劈在木材中间时(位置 C),斧子的 M、N 两面哪个面受到的压力大__________;
.
17.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_____________定则.
18.共点力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则.请画出图中共点力F1和F2合力的示意图_________(请保留有关的辅助线).
1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
a.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b. 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B、C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
c. 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本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用到的科学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A.建立物理模型法 B.等效替代法 C.放大微小量法 D.控制变量法
(2)图乙中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是_________,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_______。(请选填写“F”或“F′”)
(3)下列操作并没有起到减小实验误差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三、综合题(共4题)
20.如图所示,物体受到4个力作用,它们分别分布在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F1=5N,F2=8N,F3=7N,F4=11N,求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已知sin37°=0.6,cos37°=0.8)。
21.如图所示的各个图中,分别画出的三个力是共点力吗?
22.“新冠肺炎”的易传染性让每一个接触到病毒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被感染的对象。如果在一些易传播的环境中启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的话,就可以有效防控病毒传播,其中送餐服务就是机器人应用的一个领域,只要设置好路线、安放好餐盘,它就会稳稳地举着托盘,到达指定的位置送餐,如图所示。若某一隔离病区的配餐点和目标位置在相距x=43m的直线通道上,机器人送餐时从静止开始启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2m/s2,速度达到v=2m/s后匀速,之后适时匀减速,恰好把食物平稳送到目标位置,整个送餐用时t=23s。若载物平台呈水平状态,食物的总质量,食物与平台无相对滑动,g取10m/s2.,试求:
(1)机器人加速过程位移的大小x;
(2)匀速运动持续的时间t0;
(3)减速过程中平台对食物的平均作用力F的大小。
23.已知两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1=3.0N,F2=2.5N,其方向如图所示,请用1cm代表1N,用作图法作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可由图可量出其大小为________N.(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D
6.A
7.D
8.A
9.D
10.B
11.C
12.C
13.C
14.B
15.B
16. A M
17.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18. 平行四边形
19. B F C
20.5N,方向与F4成37o斜向下
21.甲、乙是共点力,丙图的三个力不是共点力
22.(1)1m;(2)20s;(3)
23.5.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