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24 09:4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常用于作干燥剂
B.氢氟酸可以用来刻蚀玻璃
C.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增大
D.测定某溶液pH应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5.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2SO4、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A.AgNO3 B.NaOH C.BaCl2 D.Ba(OH)2
6.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7.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SiO2溶于水成为硅酸
B.CO2通入水玻璃中得到白色沉淀
C.C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D.硅酸酸性比碳酸弱,所以SiO2不能跟Na2CO3反应
E.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F.SiO2晶体中存在单个SiO2分子
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C.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D.太阳能电池可用二氧化硅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9.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A.氧化铁与硝酸反应 B.氢氧化铝与硝酸反应
C.木炭粉与浓硝酸反应 D.铜与硝酸反应
10.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红色褪去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
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NO3-、SiO32- B.NH4+、K+、Cl-、OH-
C.Mg2+、NH4+、NO3-、SO42- D.K+、H+、SO32-、ClO-
14.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残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来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2:7 C.1:2 D.8:31
1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16.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17.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A.HCl和浓H2SO4
B.Cl2和氯水
C.Cl2和NaHCO3溶液
D.SO2和NaHCO3溶液
二、实验题
18.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作用。
试管a中的现象是
作用是
试管b中的现象是
作用是
(3)装置中浸碱面团的作用是
(4)如图将铜丝改为可抽动的铜丝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原因是

19.(12分)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5分)有X、Y、Z三种元素:
(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2)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
(3)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
(5)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试写出其元素符号:X_______,Y_______, Z_______,以及化合物的分子式:
XZ_______,X2Y_________。
21.(12分)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
(1)在该反应中,如有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ClO-与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