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第五单元第 24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说课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2第五单元第 24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说课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4 10:3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第 24 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闫竞岳麓版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第五单元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采取问题探究型教学策略,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线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三次争论,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数据表格、图片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单元立意:经济全球化趋势学情分析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是北京市示范校,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根据学前调查了解:学生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情况、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在金融和货币制度方面缺少必要的知识支撑,需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提升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理性认识。 突破策略:
1.阅读教材归纳影响 2.提供材料深化认识
3.各抒己见思维碰撞 4.多元思考学习方法迫切问题:战后重建1944—1947年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货币体系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审视历史 思考未来共识:协调世界经济;稳定经济秩序
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措施:建立有效的机制——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体系化 制度化 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二 战社会需要大 危 机谁定的制度?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体现哪些规则?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英国凯恩斯主张由债务国和债权国共同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承担责任。争论一:“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美国的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英国:国民财富减少了1/4,外贸削减了2/3,黄金储备几乎耗尽。工业所占比重减少到1948年的10.2%。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工业生产黄金储备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终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 “布雷顿森林协定”。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
(WB) 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这两个组织由成员国认缴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双挂钩制度 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思考:
当你看到这样的固定汇率制度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样的固定的“双挂钩”状态怎样才能维持?怎样才能长久?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美国垄断组织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扩大资本输出。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美国垄断组织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扩大资本输出。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美国垄断组织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扩大资本输出。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英国亚当·斯密主张用市场价格机制自行调节经济活动——自由贸易。 德国人李斯特认为国家应该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对其幼稚工业进行保护——贸易保护主义。两位经济学家的主张有何异同?体系化 制度化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争论二:“亚当·斯密与李斯特之争” 1930年胡佛总统签署关税法,进口产品课税平均提高达53%。法国、英国、德国纷纷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关税大战引起了怎样的反思?晚年罗斯福又有哪些认识? 晚年的罗斯福认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且将多边主义建立在“非歧视原则”和“减少贸易壁垒”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 1930年胡佛总统签署关税法,进口产品课税平均提高达53%。法国、英国、德国纷纷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关税大战引起了怎样的反思?晚年罗斯福又有哪些认识? 晚年的罗斯福认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且将多边主义建立在“非歧视原则”和“减少贸易壁垒”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 1930年胡佛总统签署关税法,进口产品课税平均提高达53%。法国、英国、德国纷纷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关税大战引起了怎样的反思?晚年罗斯福又有哪些认识? 晚年的罗斯福认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且将多边主义建立在“非歧视原则”和“减少贸易壁垒”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有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说,你认同……
* 观点一: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 观点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
U.S.A争论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说观点一学生1:固定汇率制消除因汇率波动造成的动荡,有利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税方面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学生2:固定汇率制,只能在1%范围内浮动。这会使各国汇率不能正常反映本国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学生3:我不同意你(学生2)的观点。1929年危机,各国实行货币贬值,造成世界经济混乱。战后世界经济有利于重建秩序。学生4:如果一旦美元贬值的话,会给其他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学生5:我觉得前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我看到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同时,美国在该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会阻碍其他国家发展。 观点二观点三2010年11月5日前后中国在IMF的所占份额和投票权比例的变化围绕课堂讨论,结合中国的发展,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我看世界经济体系》的小论文。学习拓展撰写小论文评价表学习评价:本课创新点
整合教材,激发学生、调动学生;
教师不断地在学生的思维碰撞点上引发争论:
通过前两次争论——凯恩斯与怀特之争、亚当?斯密与李斯特之争,体现世界经济体系重建过程中出现的认识上的矛盾冲突,并借助各类史料通过层级设问,以此化解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第三个争论——“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突出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1944年……
1945年……
1947年……
20世纪40年代,一座经济体系大厦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它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出现,既不是神圣的庙宇,也不是邪恶的城堡。上面清晰镌刻着强者的名字,但同时又为战后风雨飘摇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撑起一方晴空…… 谢谢各位老师!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