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4 10:5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24课 改革开放和 “一国两制” 基础盘点 考点自清【考试要求】
考点35: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b﹞
考点36: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实践﹝a﹞
【考点分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因此对于考点35应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对其内容不但要知道有哪些,更要清楚其作用;对其意义不仅要知道其意义,而且要清楚具有这些意义的原因。
对于考点36要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知道这一政策在香港、澳门的实践,知道这一政策在台湾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知识梳理1. 改革开放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或是历史伟大转折的原因):
①思想上: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组织上: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③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意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
历史新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开
放至此拉开了序幕。
(2)改革开放的进行2. “一国两制”
(1)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
出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含义
“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
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①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我国在香港地区设立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我国在澳门地
区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②自治权: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
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享有高度的自
治权,但外交权和国防权属中央政府。
③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
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步。按照“一国两制”的
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巳成为不可阻挡的
历史潮流。(4)台湾问题
①台湾问题的形成:
国共两党内战,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建立政
权,人为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裂。台湾与大陆问题属于中国
的内政问题。
②解决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③目前影响两岸统一的障碍:“台独”分裂势力(包括岛内分裂
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
④解决的进程:
自1987年开始,随着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回祖
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经济文
化交往日益频繁。而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使两岸人民彼
此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尽管“台独”分裂势力仍不肯
善罢甘休,阻挠统一祖国的大业,但是我们坚信,海内外中
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网络构建基础自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011·山东泰安)下表反映了安徽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
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乡镇企业的发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 经济特区的建立B 2009年8月底之后,浙江往返台湾更方便,两岸直航定期航班
陆续开航,杭州往返台湾的航班大幅增加,机票价格也更便宜。
据此回答第2~3题。
2. 两会商谈结硕果,两岸“三通”终实现。达成这一共识的前提和
基础是(  )
A.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D. 遵守合作共赢原则
3. 有人评价说:“两岸‘三通’缩短了空间的距离,更缩短了心灵的
距离。”这是因为“三通”的实现(  )
①达成了两岸同胞的根本目标 ②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③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 ④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
了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③BD4.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典型代表
分别是(  )
A. 深圳和浦东 B. 海南和天津
C. 厦门和南通 D. 广州和连云港
5.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
A. 孙中山和毛泽东 B. 孙中山和邓小平
C. 毛泽东和邓小平 D. 刘少奇和邓小平
AC二、非选择题 (10分)
6.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在古代很长的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
走在世界的前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主流。
发展篇:法国的著名学者谢和耐(Jacques Gernet)教授曾经动
情地说:“中国文明曾是人类中很大一部分的启迪影响者,中
国影响的辐射范围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这些地区(指中国周边的
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所在的东亚、东南亚广大地区)……它
也触及到了一些更为遥远的地区。”他说,“如果西方不曾借鉴
中国,就不可能具有它今天的面貌。”(《中国社会史》,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7年,1~2页)
(1)文明的发展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中国古代的经济是农耕经
济。秦始皇与唐太宗分别通过采取什么直接措施来发展经
济?(2分)
答案:秦始皇通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唐太宗通过减免租赋、减少力役来实现发展经济。(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哪一项决定的作出,其直接目的也是为了发展经济?(2分)
答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统一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3)秦统一后和元朝分别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实现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我国现在把行政区域划分为哪几级,从而实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治理?(3分)
答案: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把全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4)香港、澳门和台湾有别大陆其它地区,在行政区划的设立上中央政府通过什么措施实现对港澳台的有效管辖?为此什么权利必须归中央政府拥有?(2分)
答案:设立特别行政区。外交权和国防权。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发展与统一有怎样的内在联系?(1分)
答案:社会经济发展,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解题指导 讲练互动【例1】 (2011·浙江嘉兴、舟山)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
A.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 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 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分析 这是改革开放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答案 A【例2】 (2011·天津)邓小平的语言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核
心,传达出耐人寻味的深邃思想。下面与港澳回归有关系的是
(  )
A. “三个面向” B. “一国两制”
C. “第一生产力”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分析 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答案 B【例3】 (2011·四川乐山)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历史课程标准》(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信息得出的,请在括号内打“√”;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打“×”;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〇”。(4分)
①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
②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血腥镇压,戊戌变法失败了。(  )
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④中国近代化是依次从思想——制度——器物层面推进的。
(  )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深远意义
的伟大转折是什么?(1分)材料三:凤阳四年跨四大步经济特区示意图(3)材料三中“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请指出“经济特区示意图”中,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1分)
(4)上述材料及问题,反映出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原因有哪些?(2分)
分析:此题是以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不断的探索和斗争为线索,考查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的知识。
答案:(1)①√ ②〇 ③√ ④×(各1分,共4分)
(2)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1分)
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3)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分)
位置:C。(1分)
(4)各阶级各阶层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导;改革开放的实行。(任两点2分)即学即练1. 2010年,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额同比上升36.9%,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ECFA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 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 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 “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C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见下图(1)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里?
答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2)这种“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试验,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
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材料二中有A、B、C、D四个城市,其中哪一个是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为了吸引台资而设立的经济特区?(写出英文字母代号)
答案:D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请谈谈对外开放的影响。
答案: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还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1. 右图中位于浙江省西北面省份的
18户率先实行改革,这一“中国
农民的伟大创造”是指(  )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兴修水利消除水害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跟踪训练 素能提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D2. 拨乱反正秉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下列描述,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 三大改造奠基础 B. 一五计划谋发展
C. 经济特区显活力 D. “两弹一星”铸伟业
 
3. 下列适合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有(  )
①新疆 ②西藏 ③香港 ④台湾 ⑤澳门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CC4. 下图是“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的精彩场面。它是全国人民对邓小平从1977年复出工作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第一次颂扬。请在下列史实中找出能够准确反映当时全国人民颂扬之意的内容(  )A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④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5. 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87亿澳门元增加到1718.67亿澳门元;到2009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40多倍。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②澳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的支持 ④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 既是近代史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
区的城市是(  )
A. 厦门   B. 广州 C. 福州   D. 宁波DA7.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
是(  )
A. 大跃讲——20世纪50年代后期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C. 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 北京奥运——21世纪初
B8.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B.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C. 国防建设成就斐然 D.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D二、非选择题(共24分)
9.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处是中国的“东方明珠”(一座国际大都市),它见证了一个
多世纪以来中国巨大的历史变迁。请完成下面填空。(6分) ①90多年前,________在此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1984年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它的______开发区已成
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③10多年前,_________在此召开,这是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
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 ②浦东 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图中  (处)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分)
答案:D
(3)根据上图,说出我国早期对外开放已形成了怎样的格局?(3分)
答案: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0.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秦始皇采取了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哪些措施巩
固统一?(3分)
答案:经济: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思想:下令“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请指出清朝
前期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一个事例,并概括指
出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对西藏、新疆地区加强有效管辖
的。(5分)
答案:示例:康熙帝派清宫打败沙俄侵略,中俄签订平等的《尼布楚条约》。(1分)对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2分)对新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2分)(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举两个典型实例说明这一伟大构想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3分)
答案:一国两制。(1分)香港、澳门的回归。(2分)
(4)请你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全实现提三点建议。(3分)
答案:示例: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大力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统一的能力;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等。谢谢合作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