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探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变式探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24 12: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式探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世界是一个鲜活而完美的世界,需要教师和学生花精力甚至花大精力去理解的科学,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教师也觉得物理课难教。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做才能让物理课变得鲜活而生动,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在物理教学中适当进行一些变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流畅,帮助教师十分轻松地完成教学目的。下面是我在
讲《磁感应强度》时做的变式,希望能使大家从中得到启发。
教师:这堂课我们将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介绍一个定量的实验设计.
(课件展示)
实验原理,长直导线跟磁场垂直放置,如图,用细线悬挂的导
体棒受到磁场力作用后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θ,
由平衡条件知:
当θ很小时,.其中l为悬线的长度,所以磁场力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测定x的值来确定F的大小了.
教师:(1)先保持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表1(保持通电导线的长度l一定,即一块磁铁的宽度2cm)
I/A
0
0.1
0.2
0.3
0.4
0.5
x/mm
0
0.5
1.0
1.5
2.1
2.5
现象: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所受磁场力就越大.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F∝I.
(2)保持电流不变,改变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表2(保持电流I一定,取I=0.2A)
l/cm
0
2
4
6
8
10
x/mm
0
1.0
2.0
3.1
4.0
4.9
现象:电流一定时,通电导线越长,磁场力越大.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F∝L.
教师:精确的实验表明,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它受到磁力的大小,既与导线的长度L成正比,又与导线中的电流I也成正比,即与I和L的乘积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F=BIL,式中B为比例系数.
这一堂课我借助这个变式探究,起到较好教学效果,也培养学生的素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妙用变式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善好奇、会学习、重过程、乐探索”良好学习品质有非常大帮助,并且可以帮助教师十分轻松的完成教学目的;能有效把探究式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中,达到课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