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9 18:2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七年级 下
2.想和做
闻一多先生画像
闻一多先生纪念馆
闻一多先生雕像
青岛闻一多像
清华大学校园内闻一多像
云南大学的闻一多塑像
—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诗人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闻一多
毛泽东赞扬闻一多: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第一课时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章内容。
2、整体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了解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有哪些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现代诗人,山东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被誉为"农民诗人",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经典。抗战时有《从军行》《泥淖集》等,以后出版了《泥土的歌》《十年诗集》等。抗战胜利后,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等。
臧克家
(1905─2004)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知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闻一多
自主学习
一、快速浏览课文,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锲( )而不舍 目不窥(   )园 慷慨( )淋漓
心会神( )   ( )乎不同  气冲斗( )牛
无( )顾及   潜心( )注 兀兀(  )穷年   
一反(  )往 (  )尽心血  赫(   )然
地壳(   )  深(  )  迭(  )起
校( )补 云( ) 典( ) 狼( )


qiè
kuī

k i

dǒu




qiào

dié
jiào



自主学习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二、跳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自主学习
两个部分
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抓学者特点
抓学者事迹
2、作者举了哪三部著作表现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写《唐诗杂论》、写《楚辞校补》、写《古典新义》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4、“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领起全段,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突出了他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合作探究
5、第5、6两段起什么作用?
小结:指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主要成就:即“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而且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合作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
2.思考: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作为革命家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