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登泰山记
清·姚鼐
五岳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西岳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南岳衡山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作者简介: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方苞,经刘大魁、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思考
1、思考全文写作思路。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壮丽的图画?
3、你认为画面中最精彩的是哪一幅?
思路
交待泰山位置
记述登山过程
描绘日出美景
返记人文景观
补写自然景观
泰山的地理形势:
面
汶水和济水的分流
线
古长城
点
日观峰
(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分析第一段
分析理解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详写登山过程,说出登山路线。
2、本段哪些句子写山顶所见景物,表现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
3、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精妙。
登山时间、地点: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京师——泰安(自、历、穿、越、至)
由南麓———入中谷———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山巅景色: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
半山居雾若带然
高峻、雄浑、壮阔
登山路线:
高
低
近
登山的艰难
四五十里、七千有余
(天门)崖限当道、迷雾冰滑
美景图赏析:
第一幅:“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 “半山居雾”,这一句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第二幅:“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拟人,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文章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第三段 日出美景
日出前
日正出
日出后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中白若樗蒲数十列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而皆若偻
回观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色彩点染 ——绚丽壮美
第三幅: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第四幅:日出前,“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漫”写云雾之大。 “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
美景图赏析:
第五幅:日出即将开始,“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
第六幅: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第七幅: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这里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成分,这些山也和作者一样,被日出的壮景所陶醉折服了。
日出前后的描写赏析:这一部分描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动静俱观,把太阳未出、将出,正出,出后的一系列连续画面描绘出来了,再现了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 晚照固然媚丽动人,但日出更壮美,更有气势,更激发人向上。
日正出
日已出
日出前
日出后
人文景观
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
古迹:道中石刻
展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自然景观
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
三少:少土、少圜、少杂树
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日观数里无树
苍劲峻峭
静美
第六自然段:交代记游人,游记的常用格式。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点
一、写景、叙事简洁明快
二、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