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春》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9 16:5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自古以来,春天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必不可少的风景,哪位同学能与我们分享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33年7月,《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几十年来,我们中国一代代人沐浴着朱自清的《春》长大。《春》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春》,感受春的魅力!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著名散文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
《春》大致写于1928年,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末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认真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感情,体会春的意蕴。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盼 春
绘 春
赞 春
朗读“盼春”
春天到了吗?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
没有,春天的脚步近了,“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东风是报春的使者。表现出了作者的欣喜。
反复,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春天终于盼来了,于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作者是怎么描绘这种场景的?
一切都像刚睡醒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迎春图
春雨图
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跳读文章,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
春草图
从春草图中我们能发现哪些信息?
“偷偷的”、“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偷偷的”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春草不经意间破土而出的情景,“钻”表现了春草的顽强生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惊喜。
(修辞方法+作用+结合文章的写了什么内
容+表现的情感)
春草图
从春草图中我们能发现哪些信息?
“嫩嫩的,绿绿的”则使用了叠词,更能体现小草的嫩绿,富有生气,尽显可爱。
文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这种重叠形容词,请同学们再举一例。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轻悄悄的”既柔和又静寂无声,而且还姿态全无;“绵软软的”也自然的让人联想到一份舒适的闲情。
重叠形容词的魅力——
(1)强调,突出事物特点,突出情感。
(2)朗朗上口,更具音乐美。
春花图
作者眼中春花是什么样的?
情态
色彩
味道
赶趟儿
火,霞,雪
甜味儿
形态
像眼睛、像星星
“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
——福楼拜
春花图
春花图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不同意。此处用“闹”字更好,因为“叫”只是单纯地写出蜜蜂的声音,而“闹”字运用了拟人,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热闹的场面。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如果把“闹”字换成“叫”同意吗?为什么?)
春花图
为什么还要写蜜蜂?
用蜜蜂来侧面写花的香。
春风图
作者是怎样描写春风的?
触感
味道
声音
母亲的手
泥土、青草、花香
鸟鸣、笛声
 “抚摸”一词,表现了春风轻柔、和煦的特点。拟人化手法,更增加了亲切、温馨的气氛。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可见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有多深厚。
春雨图
春雨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出。
细密、轻盈
春雨图中还有哪些景色?在文中找出。
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德熙在《漫谈朱自清的散文》中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
这三个比喻,有一个共同点,都写出了春雨的“细”,但又各有侧重点。“像牛毛”,言其又细又密;“像花针”,写其细小而闪亮;“像细丝”,则突出其柔细且绵长不绝。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
修辞的魅力——
迎春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
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赞美这个缤纷多彩的春天?


娃 娃
小姑娘
青 年



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本文不仅仅是一篇精美的写景散文,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感受到盼望,受到鼓舞,珍惜春光,努力追求、奋斗、创造。
小结:
春早人勤——人生之春。这个春天不仅是自然的春天,更是作者心灵上解冻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新的航程。
《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对生活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
《春》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写照。他的人生正像这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一样,前途一片美好!
齐读7~10段,感受春之希望。
小小朱自清
仿照文章,选取一个景物为中心,
描写出你眼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