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花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燥”等10个生字,指导书写“醒”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了解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并能体会好处,能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5.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芬、芳、燥”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了解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并能体会好处,能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一起看看课本48也本单元的单元导语,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板书: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老师和学生都能明确目标,有标可寻。】
3.今天我们就初步探究怎样借助关键语句,来概括一段话大意。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什么是花钟?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花钟,并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字词学习,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读完了,这些字词你都认识吗?第一行: 内部 关系 干燥 灼伤
指名读。理解:灼伤——烧伤、烫伤。小结:借助“部首”理解词语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第二行:适宜 优雅 吻合 组成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第三行: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这两个词描写的都是?——花。课文中,紧挨着这两个词语还有一个四字词语同样也是写花的,是哪个词语?——鲜花朵朵。同样的写花,但是从不同的角度的写的,你知道这三个词分别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花的吗?鲜花朵朵表示花的数量和种类特别多。“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分别从哪个方面写的呢?争奇斗艳——写开花的形态、颜色特别惊艳。芬芳迷人——写花的气味特别香,很吸引人。
小结:语文就是这样有魅力,每个次有都有不同的意义,大家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这样写。【设计意图: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初步感受课文中用词的准确,为下文感受用词准确做好铺垫。】
2.什么是花钟?(1)学生回答,学习课文第三段.(2)补充,花钟有二种不同形式:一种是以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将其组成一个报道时间的时钟;另一种是将花卉组成钟盘,报道时间,又称园艺钟。花钟是日内瓦的象征,是日内瓦著名景点。直径5米,各个季节装点不同的花,大约有6500盆。
【设计意图:课外知识拓展,让学生增加对花钟的认识,形成对花钟更全面的认识,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三)走进一二段,初步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课文围绕“花钟”,都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二段,并结合课本48也泡泡语“这两个自然段中,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1.学习第一段课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课文中哪句话给了你重要提示呢?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小结:通过文中关键语句的精简可以概括出段落的大意。(板书:精简)
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呢?(1)学生汇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引导:这是一个问句,既然是问句,你能找到答案吗?(2)补充: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通常和“有的...”会成组出现,你发现了吗 (3)再次补充: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那你现在能尝试概括一下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吗?学生交流汇报,总结: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与光照、温度、湿度和昆虫活动有关系。小结:关键语句有时一句,有时不止一句,当关键语句不止一句时我们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得到这一段的大意。(板书:整合)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课文第一二段大意,初学“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华的大意”,让学生初步感受概括的方法和过程,从而掌握这一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灵活运用。】
(四)重点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写法课文中描写了九种花开放式的状态,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第一段,用○标出花名,用——标出时间。
体会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
1.这九种花分别是:请就位同学依次说出。
2.你能尝试把这九种花,粘在黑板钟面的相应位置吗?贴花朵。
3.多美啊!我们一起读这一段,齐读课文第一段。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贴一贴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体会写法
1.这么美的花,老师也忍不住要写一写了,呈现老师的描写,并朗读给学生听,朗读中特别注意时间、“开放”重度,让学生感受不同。
2.小组交流讨论:这两种写法那个更好呢?为什么?请你抓住一点来交流。(1)拟人手法A.第一段九种花有七种运用了拟人是手法来写,我们合作来读一读: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更加生动,形象。小结:的确如是,用上拟人的手法可以是文章生动形象,好像花朵就像开放在我们面前一样。B.请你也试着用拟人的方法来写一写下面这三种花。C.可以是有两种花就是不用拟人,是作者写错了吗?为什么?交流汇报小结:写文章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样,起起伏伏。这七个拟人就是文章的“起”,而二处非拟人写法就是“落”,这样文章才会起起落落,充满节奏感。(2)用词准确A、理解“左右”用上这个词有什么好处?“左右”表示一个时段、区间;而没有则是准确的几点,不能有偏差,而花开放是不可能这准的,所以加上“左右”表达更加准确。B.教师质疑:那为什么这一段有几处是没有加“左右”的呢?我们要不要加上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通过这一段学习,没有“左右”的地方你能理解到是一个时间段吗?(能)这就是语文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常说的语境,之前提过的后边可以省略,而后边提高的前边也可以省略,不会影响文章的表达。表达准确是说明的基本要求。(3)不同词语表达开花九种花同样都是开花,但是用词完全不一样,即使都是拟人也用了不一样的拟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A.生动活泼,不呆板。B.仅仅是为了生动吗?能不能换一换呢?“牵牛花从梦中醒来;睡莲吹起紫色的小喇叭”?学生汇报、交流小结:这样写不但是生动,更是体现了花开放式的形态,所以不同的词语表达开花不只为了生动,更深层地体现花开的状态,用词非常准确。作为一篇说明文,准确是第一要务。(4)按时间顺序来写:与“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一句中“依次”相呼应。(5)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句式:时间+花名;花名+时间小结: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灵动、活泼。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在恰当的地方做一点小小的“改进”。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一段文章中存在的写作特点,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章,理解写法,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发现文字伸出的本。比老师直接交给学生要好得多,学生的收获也会更加丰富。】
(五)拓展补充
1.卡罗拉斯·林勒阿斯的花钟。
2.《十二月花名歌》,体会不同月份开放的花也是不同的。鼓励学生用心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大自然中隐藏的秘密,鼓励学生发现总结,明白留心处处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