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6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6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07:46:25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单元 二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好。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习讲究实证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课文内容,能够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难点 抽摩语言,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提高语言的感悟力,并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打开PPT课件,放出大自然的照片,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诉说着冬天的故事。鱼鳞上的圆圈告诉我们它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浩瀚的海洋。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引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按小组交流后举手回答回答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者,自由畅谈对大自然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走进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背景介绍:竺可桢长期坚持物候观测,掌握了翔实的资料,为我国物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文就改写自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他当时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文体介绍: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认识、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 第三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第四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理说明文。 2.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和农业物候现象有关的谚语春雷响,万物长。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词语积累: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例句:站在深秋的原野上,极目远眺,衰草连天。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遍地都是。例句:燕子一路上风雪载途,终于到达了有暖春的 地方。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深入探究1: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写燕子归 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 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 形象的感受。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深入探究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深入探究3:课文第三自然段与一、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 本题可运用说明顺序判断三法,第三自然段是对第一、二自然段所列现象的深入发掘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深入探究:4: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深入探究5:“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 这句话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深入探究6: 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因为一般人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都比内陆暖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此时举一个例子,存在偶然性,说服力不强,举两个例子增强了说服力。深入探究7:课文7-10自然段中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不能颠倒,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度由大到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体现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晰,不能打乱。深入探究8: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合作探究1:内容顺序能否调换分析法。 包括词语、句子、段落能否调换,首先注意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如从主要到次要,从一般到个别等);其次内容内部的关系,一般分为总分、分总、并列或递进关系;再次,要结合具体内容详细阐述彼此关系;还要注意前后有无照应的内容,此类题的答案一般是不能调换的。本题中的四个要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所以不可调换。合作探究2: 本文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 本文运用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事理的特征:文章在说明有关问题时,举出不 同的事例。比如在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时,举了1962年没有根据物候观测资料改变播种日期,结果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受到低温损害的例子。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都举出了典型事例。有的不仅举出了一般情况下的事例,还举出特殊情况下(如逆温层的情况)的事例。这样举例,具体而全面。值得注意的是,课文在举例时往往又和作比较结合在一起。如说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说:“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课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本文的标题就是用的打比方。再如文中把活生生的生物比喻为“活的仪器”,又兼用作比较,说“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这就把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说得非常生动。课堂小结:《大自然的语言》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后推荐代表发言。 观看投影、听老师讲授、体会文章内涵。 让学生在交流中更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实践练习 1.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2.课外阅读有关大自然的文章。
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走进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习讲究实证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课文内容,能够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抽摩语言,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提高语言的感悟力,并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
走近课文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诉说着冬天的故事。鱼鳞上的圆圈告诉我们它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浩瀚的海洋。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走近作者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
背景介绍
竺可桢长期坚持物候观测,掌握了翔实的资料,为我国物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文就改写自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他当时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文体介绍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认识、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
第三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第四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
文体介绍
2.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
和农业物候现象有关的谚语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词语积累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
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例句:站在深秋的原野上,极目远眺,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遍地都是。
例句:燕子一路上风雪载途,终于到达了有暖春的
地方。
词语积累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1
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写燕子归 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 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 形象的感受。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
深入探究1
深入探究2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深入探究2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深入探究3
课文第三自然段与一、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深入探究3
本题可运用说明顺序判断三法,第三自然段是对第一、二自然段所列现象的深入发掘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
深入探究4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深入探究4
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深入探究5
深入探究5
这句话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
深入探究6
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深入探究6
因为一般人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都比内陆暖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此时举一个例子,存在偶然性,说服力不强,举两个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深入探究7
课文7-10自然段中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深入探究7
不能颠倒,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度由大到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体现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晰,不能打乱。
深入探究8
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深入探究8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
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
合作探究1
内容顺序能否调换分析法。
包括词语、句子、段落能否调换,首先注意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如从主要到次要,从一般到个别等);其次内容内部的关系,一般分为总分、分总、并列或递进关系;再次,要结合具体内容详细阐述彼此关系;还要注意前后有无照应的内容,此类题的答案一般是不能调换的。本题中的四个要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所以不可调换。
合作探究2
本文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合作探究2
本文运用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事理的特征:文章在说明有关问题时,举出不 同的事例。比如在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时,举了1962年没有根据物候观测资料改变播种日期,结果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受到低温损害的例子。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都举出了典型事例。有的不仅举出了一般情况下的事例,还举出特殊情况下(如逆温层的情况)的事例。
合作探究2
这样举例,具体而全面。值得注意的是,课文在举例时往往又和作比较结合在一起。如说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说:“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课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本文的标题就是用的打比方。再如文中把活生生的生物比喻为“活的仪器”,又兼用作比较,说“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这就把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说得非常生动。
课堂小结
《大自然的语言》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课外阅读有关大自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