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9 19:0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分: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连翘(qiào) 褶皱(zhě) 农谚(yàn) 风雪载途(zài)
B.缄默(jiān) 两栖(xī) 劫难(nàn) 天衣无缝(fènɡ)
C.追溯(shuò) 腐蚀(shí) 沙砾(lì) 衰草连天(shuāi)
D.龟裂(jūn) 悬殊(shū) 踪迹(zōnɡ) 楔形文字(xiē)
2、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璇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B.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C. 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D.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范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些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已经销声匿迹了。
B.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给你希望,泯灭,再希望。
C.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实在是得意忘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
B.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D.班长明智而远见的发言让台下的同学倍受鼓舞。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6.根据提示填空。(前五题每空1分,最后一题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蒹葭》)
(2)________________,胡不归?
(《式微》)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雎》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动作描写突出了主人公内心不平静,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
(6)请写出本学期学过的连续两句含有数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7~11题,共11分)
(一)语言表达 (4分)
7.语文实践活动。
四月一日为国际爱鸟日,在国际爱鸟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系列爱鸟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向班里提出两项活动倡议。
(2)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3)班级打算出一期有关“鸟”的专题黑板报,请你再设计出两个栏目,每个栏目四个字。
①鸟之起源 ②鸟类之最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4)最近,学校附近的烧烤点推出了“油炸麻雀”“油炸野鸡”等特色烧烤,吸引了不少同学的光顾。班级准备让你去劝说那些同学,你该如何对他们说?
8.一位母亲陪着上初三的女儿去商场购物。女儿要买一条花哨的裙子,母亲不同意。女儿当场给了母亲两耳光。当警察要带走女儿时,母亲竟下跪求情。
(1)面对母亲,你会对她说:
(2)面对女儿,你会对她说:
(二)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0题。(5分)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发表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选自《傅雷家书》)
9.在《傅雷家书》中,除傅雷和傅聪之外,母亲朱梅馥也令人印象深刻。选段中,傅聪的母亲和傅聪谈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简要谈谈选段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了你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汉字书写(2分)
11.请仔细观察下边字帖中的汉字,从中挑选出八个汉字并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三、阅读(12~25题,共3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3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请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9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余尝寓居惠州①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②,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③,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苏轼《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②木末:树梢。③死法:死于军法。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佁然不动 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悄怆幽邃 悄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欲就亭止息 止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在描写小石潭的景色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和光线的明暗变化这两个方面展开,请结合相关句子作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都是游记,皆意味深长,它们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8分)
植物也有语言
夏爱兰
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
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旱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极,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7.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一例说明,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11分)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2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2.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2分)
23.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第④⑤两段简要概括。(4分)
四26.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题一: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请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说明文。
题二: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参考答案
一、1.D 点拨:A.翘qiáo;B.栖qī;C.溯sù。 2.A 3.D 4.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的问题”;B项,一面对两面,在“决定”前加“坏”;D项,句式杂糅,“远见”应改为“有远见”。
5.B 解析:通读五个句子,可知是按照空间顺序展开的。首先是③,先写沿着马路行走。然后是①,走到了马路的尽头,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接着是⑤,写雨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紧接着是④,写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上的诗歌墙。最后是②,表明诗歌墙的象征意义,它就像是一行诗。故选B。
 6.(1)蒹葭萋萋 (2)式微式微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5)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6)示例: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二、(一)7.【答案】(1)①举办校园鸟巢悬挂安放活动;②宣传鸟类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鸟类,知道鸟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③开展植树造林或养护树木活动,保护鸟类的家园。(2)①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②鸟类是生态平衡的维持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鸟类;③鸟是大地的精灵、大自然的智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3)示例:鸟之成语、鸟之诗句、鸟之启示等(4)示例:亲爱的同学,鸟是人类的朋友,是生态平衡的维持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鸟类。让我们远离“油炸麻雀”“油炸野鸡”等这些所谓的特色烧烤,为保护鸟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好吗?
【解析】(1)倡议紧扣活动主题,切实可行即可。(2)拟写广告要做到: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通俗易懂;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拟写时要围绕“主题”。广告内容与爱鸟有关,给人以启迪,具有感染力即可。(3)内容与“鸟”相关,句式与例句相同即可。(4)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8.【答案】⑴您这样“保护”女儿实际上是害她呀!⑵你如此对待母亲,太不像话了!
【解析】本题在做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对母亲劝慰,对女儿谴责。(言之有理即可)
 (二)9.学问和感情。 10.示例:从母亲给傅聪的建议中,我懂得了学习要专注,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做人要有坚强的信心,这样才能克制生活中的烦恼,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三)11.略
三、(一)12.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二)13.(1)静止不动的样子。 (2)凄凉。
(3)曾经。 (4)停下来休息。 14.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15.“水尤清冽”“青树翠蔓”“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明灭可见”等语句,将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描写得真切而又清丽,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16.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善于自我排遣的感情。
参考译文:
【乙】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我)感到腿酸疲乏,很想到亭子里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鱼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好好地休息一番。
(三)17.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的,事例准确,令人信服。
不能。“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删掉后意思就成了“声音一定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事实不符。“往往”用在这里准确地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9.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语言”。 20.示例: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很多场景都得到应用和推广。比如出行想要骑行共享单车时,可以打开手机上相应的App,再点开它的“扫一扫”功能,然后对准单车上的二维码一扫,“嘀”的一声,单车锁就打开了。 (四)21.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2.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
23.不能。如果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24.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25.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
四、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