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9 21:5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 (xǐnɡ) 撺掇 (duō) 行辈(hánɡ) 欺侮(rǔ)
B. 怠慢 (dài) 屹立(qì) 家眷(juàn) 震撼(hàn)
C. 羁绊(jī) 争讼(sònɡ) 斡旋(wò) 褪色(tuì)
D. 锵然(qiānɡ) 闭塞(sài) 冗杂(rǒnɡ) 亢奋(kà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偏僻 照例 凫水 大彻大悟
B. 踊跃 皎洁 好歹 叹为观止
C. 惆怅 静穆 晦暗 戛然而止
D. 蓦然 磅礴 幅射 人情世故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很多城市开展,不少大楼景观灯同时熄灭,戛然而止。
B.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C.地铁6号线尚未开通就已家喻户晓,其科学而极具个性的设计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D.在学校“四个一”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让人目不暇接。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主要讲述了迅哥在平桥看戏的经历,流露出浓浓的怀念之情。
C.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由”“子美”“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杜甫、李白、欧阳修。
D.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青青子佩, 。 , ?(《子衿》)
③城阙辅三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胡为乎中露?(《邶风》)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饱含对友人的深情,又表现出豁达胸襟的名是: , 。
6.(1)电视台策划一个以“爱我锦州,助力家乡”为主题的宣传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宣传版块,介绍自己的家乡。(2分)
版块一:虎踞龙盘的山海重镇
版块二:
版块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版块四:别具风味的美食特产
(2)假如电视台邀请你担任小主持人,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版块,写段推荐词,为你的家乡代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40字)(4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7.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暾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 哂(shěn):微笑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3)或请重法以禁之 (3)自是数年之后
9.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2分)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民之所以为盗者
C上哂之曰 D或请重法以禁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1.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和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翘望
薛培政过了腊八,在外务工的人便倦鸟归巢般踏上返乡之路。
每到这个时节,留守在家的人的念想,就像拔了节的麦苗一天一个样地生长,冷清寂寞了大半年的乡间,人气也仿佛旺了起来。
不知从哪天起,村子里那群半大孩子,每到下午放学,就像出笼的鸟儿,叽叽喳喳,蹦着跳着朝村东狮子冈上奔去。
狮子冈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头,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群山环抱中的一切可尽收眼底。
到了冈上,见天色尚早,他们便把书包胡乱扔在一旁撒欢开了。
一阵疯玩过后,累了的孩子们或坐或站,在那块卧牛石旁停下来,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朝着通往山外的路上望着。
“姐,咱今天能接到爸妈吗?”
最小的那个男孩,擤一把鼻涕甩在脚下的枯草上,脸朝扎着羊角辫的女孩问道。
“只要你听话,别再乱跑,就能接到。”女孩那双清澈的眸子中充满了希冀。
于是,这群孩子中出现了少有的沉默,生怕谁多言多语,惊动了心中的念想。
起风了,呼呼的山风吹过山峦,吹过荒野,吹得周围灌木和野草发出瑟瑟的声响。
寒风把孩子们的脸蛋也刮得红红的,他们边将手捧在嘴边哈着热气,边用手搓揉着冰凉的小脸,却看不出一丁点儿退却的迹象。
“你说最远的那座山后边是哪里?”也许为打破这少有的寂寥,有个孩子开腔了。
“可能是广州吧?”那个理着小平头的孩子接上了话茬。他爸爸在广州做工,去年这个时候,就是从那个方向回来的。
“不对--是温州!”扎着羊角辫的女孩立刻反驳道。她父母都在温州打工,每次回来走的就是这条路。
“是广州!”
“是温州!”
“你俩说得都不对,是郑州!”头戴皮帽子的那个男孩呼地站起身,底气十足地争辩道。他爸爸在郑州做快递工作,曾对他说翻过那座山就到郑州了。
几个孩子争来争去,谁也不服谁,可谁也说不清山的那边是哪里,他们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鸿雁,你妈回来会给你带啥礼物?”或许是不愿尴尬地争执下去,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岔开了话题,把脸扭向穿红衣服的女孩。
“我想有个印着芭比娃娃的新书包,我妈在电话里已经答应给我买了!”那叫鸿雁的女孩满是自豪地答道。
“书包有啥稀罕的?我让我爸给我带回个遥控飞机,等学会开飞机后,要是咱们再想爸妈了,我就开着飞机拉上你们去找他们!”坐在旁边的那个小胖子做了个手握方向盘的架势,边摇头晃脑边炫耀起来。
“瞎吹,就你能吹!连县城都不知道在哪儿,还想开飞机去大城市哩!”遭到身后那个孩子一顿抢白,颇伤自尊的小胖子白了对方一眼后不说话了。
“我要我爸给我带辆能充电的自行车,明年去县城上中学就不费劲了!”
……
和着刺骨的寒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新年的憧憬和心愿。
“曼儿,你想让妈妈给买啥呢?”见身边那个温顺的小不点儿一直未开口,羊角辫儿把她揽到怀里问道。
“我啥也不要,我连妈妈的样子都记不清了,就想妈妈回来后再也不走了!”
小不点儿嘟囔的声音虽小,却让每个孩子听得心里酸溜溜的。
最后一抹晚霞不知不觉消失了,整个天地渐渐暗了下来。在朝着模糊不清的路上望了又望后,孩子们心有不甘地背起书包回家去了。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半月,小年说来就来了。
零星的鞭炮声,把孩子们内心期盼的火焰撩拨得越发热烈。他们觉得这难挨的等待,比整个冬季还长。
这天的黄昏,怏怏而归的孩子们走进村子后,只见那一只只大小不一的柴狗,又摇头摆尾欢跳着蹿上前来。
“走开--”不知哪个孩子很不耐烦地吼了声,惊吓得几只狗赶忙闪到一旁,有条狗躲闪不及,屁股上重重地挨了一脚,号叫着跑远了。
望着这一幕,那些手扶门框、翘首以盼的老人们,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入夜,山村里一片静寂。天空却逐渐阴沉下来,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悄无声息地划过夜幕,降落在了乡村、田野和群山上。
晨起的孩子们,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愈发难以安分。“这鬼天气,早不下雪,晚不下雪,偏偏赶在这个时候下雪了!”对着阴沉的天空,有的孩子表现出一副愤愤的样子。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孩子们仿佛一下子变得懂事了。寒假里,他们一会儿盯着电视上看打通道路的消息,一会儿跑到村口极目张望,没人再提新年礼物的事。一个个却禁不住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大雪啊,可不要挡住爸妈回家的路。
“入夜,山村里一片静寂。天空却逐渐阴沉下来,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悄无声息地划过夜幕,降落在了乡村、田野和群山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零星的鞭炮声,把孩子们内心期盼的火焰撩拨得越发热烈。(2分)
②寒风把孩子们的脸蛋也刮得红红的,他们边将手捧在嘴边哈着热气,边用手搓揉着冰凉的小脸,却看不出一丁点儿退却的迹象。(2分)
文章花大量笔墨写孩子们七嘴八舌对新年礼物的念想,而文末却写“没人再提新年礼物的事”,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
15.小说以“翘望”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4分)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在旅途上,这“转身”的频率更高,体验更多,一转身,那个清丽的少女不见了,她失踪于汹涌的街市人潮;一转身,那个少妇不见了,她那么端庄,贤淑写满了她的表情,然而,呼啸的列车载走了她;一转身,那个老者不见了,这是我极少见到的“经典老者”,满头银发,一身素净,眉宇间透出气定神闲的沉静和慈祥,一转身,他不见了,车门关闭,车轮转动,不知把他带往何方,我甚至没有看见他的背影。
④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⑤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路径……
⑥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⑦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⑧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6.文章④﹣⑥段重点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请你概括补充。(2分)
第④段: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入人群,我来不及道歉;
第⑤段:   
第⑥段:   
17.结合提示,品析下面的句子。(6分)
(1)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打捞”能否换成“寻找”?为什么?)
(2)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从修辞角度赏析)
18.本文题目“转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借“转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B.第⑤段开头对“秦岭深处”一段山路环境的描写,暗示了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不敢与外人接触。
C.本文选材详略得当,第③段中对“少女”“少妇”“老者”的描写都只是一笔带过或简单勾勒,而第④﹣⑥段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描写等进行了细致刻画。
D.本文主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间有抒情和议论,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五)阅读下面名著《傅雷家书》选段,完成问题。(6分)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1954年4月7日)
①聪儿: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地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chì 只,仅)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绝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
②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及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③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节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傅雷家书》,有删改)
针对语言学习,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1.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同学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4分)
三、作文(50分)
22. 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科教频道公布了2019年度获奖好书。其中《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荣获人文社科类年度好书,书中道尽了樊锦诗等几代敦煌人守护敦煌的一片赤诚。相信一定也有像书中敦煌一样的一个地方、一个人,甚至一种精神,值得你去守护。请以“守护”为话题,不拘材料,自选角度与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②书写认真,卷面整洁,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基础知识
C 2、 D 3、 C 4、B
5、①欲济无舟楫
②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③风烟望五津
④微君之故
⑤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6、(1)示例:优美怡人的风景名胜
(2)示例:奇秀的医巫闾山,历史悠久的义县大佛寺,美丽的笔架山海滨……锦州的风光美不胜收,锦州就是辽西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阅读理解
7、B
8. (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有的人(4)这或此
9. B
10.(1)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2)让老百姓衣食无忧,就他们自然而然不会去偷盗,还需要用严厉的法令吗?
11. 赋繁役重, 官吏贪求。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12.运用了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1分),用阴沉的天空、突降的大雪,烘托翘首以盼的孩子、老人们的失落心情(1分),为下文写在外务工的人无法归家孩子们气愤埋怨作铺垫(1分)。
13.①“撩拨”是“挑逗、招惹”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鞭炮声以人的特征(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因为鞭炮声的触发、年的到来(1分),孩子们渴盼父母归来的心情更加热切(1分)。
②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1分),传神地描绘出孩子们在寒风中翘望的情态(2分),表现出留守儿童生活的清苦及对亲情的渴望(1分)。
14.写孩子们七嘴八舌对新年礼物的念想,既符合孩子的心理,又表现了他们对父母归来的期盼与兴奋(1分);文末写“没人再提新年礼物的事”,是因为大雪封路,父母归期未卜,孩子们此时觉得父母能归来已是给他们最好的新年礼物(1分);这样写,前后照应(1分),通过前后心理的变化,既形成了情节的跌宕,也表现了孩子们的懂事,让人读之心酸、沉重,发人深思(1分)
15.①“翘望”是全文的线索(1分);②“翘望”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1分);③“翘望”写出了留守儿童及老人们在漫长的等待中翘首以盼亲人归来的急切、煎熬、失落、无奈、心酸(1分),表达了留守儿童及老人们对亲情的渴望(1分)。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翘望”表达了作者对这一问题能早日解决的热切渴盼(1分)。
16.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 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而逝
17.①打捞”指的是将沉在水里的人或物找着取上来,此词既可使人联想到“大海捞人”的不易又具有形象性。同时,与前句中“人海”呼应。
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河流水的清澈平静、流水声悦耳动听。
18.“转身”指的是人们在人生路途中与美好事物相逢机遇的短暂。作者告诉人们:人生中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稍纵即逝的,因此要格外懂得珍惜。
19.B
20.学外语不能速成,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
21.示例:《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家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包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
声明:试三、作文(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