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24 17:5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四 节 世界的聚落
[教学目的]
聚落的了解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要求学生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自然环境的关系
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
通过民居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人地协调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法、启发法、自学法
[教具准备]
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学生欣赏地图册P20图片,设问:图上反映的各是什么景观?三副图片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三幅景观分别反映了城市和乡村的两种景观。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
设问:通过预习和书本上的图片,你能给聚落下一个定义?
学生根据聚落的定义,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举一些聚落的例子。
(过度)从同学们们的举例来看,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上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城市和乡村就是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观察城市和乡村景观图片,分别从景观、生活方式、人口、建筑、环境等方面讨论城市和乡村聚落的特征,而后分别派代表描述。
(过渡)的确,城市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对周围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城市问题?
教师展示表格,比较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小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改造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向自然索取的也越来越多。城市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P51“集镇“和”乡村“景观图,思考:这两种聚落从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各有什么特点?(沿河沿山麓分布)这说明了聚落的分布与什么有密切的关系。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分布特点: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学生分组讨论P53活动2、3、4、5而后回答,教师点拨。
设问:由此可见,聚落的分布受地理环境中的哪些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水源、交通、地形)
(小结)虽然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都表现出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性和适用性。你还能举例说明吗?(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我国南、北方房屋建筑的特点说明此问题)
展示练习:见基训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重点
[作业布置]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聚落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聚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哪些地理要是素有关?
(引入)地理事物总是处在不但的变化之中,规模较小的乡村也能逐渐演变为规模教大的城市
引导学生如何阅读P52两组图,而后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书本上的练习。
聚落的演变
乡村——集镇——城市:人口的聚集、用地规模的扩大、生产方式的改变、交通的不断发展
(过渡)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作为后代的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和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设问:你知道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否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为什么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什么?国家应怎样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小结)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基础训练、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 四 节 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含义
2、形态:城市和乡村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聚落的分布特点: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公路分布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受气候、水源、地形、交通等制约
三、聚落的演变
乡村——集镇——城市:生产方式的改变、用地规模的扩大、人口的进一步集中、交通的不断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怎样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