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 强】导学案
第一节 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会根据事例给压力下一个定义,知道压力的方向,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2、 通过设计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3、 知道压强的定义、单位、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会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4、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建立压强的概念。
(2)难点:应用压强的知识说明生活实例。
二、导入新课:
一块平板上钉了几百个钉子,钉子尖朝上,都在一个平面上.一个演员光着两只脚,正准备站上钉板.钉子会不会扎穿他的脚呢?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这几种情况下的压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吗?(物重为G)试着作出压力的示意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3压力与重力是一回事吗?请你区别。
3、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 压强的单位:
压强的公式: 各物理量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导学】压力
区别
重 力
压 力
符号
产生原因
施力物体
作用点
方向
1.压力定义: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
2.产生条件:两个物体必须 并且
3.方向:垂直指向被压物体
4.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接触面上。
5.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小结:压力不是重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压力 (?选“不一定”或“一定不”? )等于重力,只有物
体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二、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1:实验中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甲 乙 丙
问题2:分组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有关
器材:一端削过的铅笔、气球、海绵、砖、钩码、压强桌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
步骤
照课本图14.1-3中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再把小桌翻过来。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次数
压 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1 甲
桌子重力
桌脚
不明显
2 乙
桌子+砝码重力
桌脚
明显
3 丙
桌子+砝码重力
桌面
极不明显
结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 ,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压力一定时 ,作用效果越明显。
如果小桌对泡沫的压力是4N,一只桌脚的面积是0.5cm2、桌面的面积是100cm2 ,正放时泡沫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多少?倒放时泡沫每平方厘米面积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每平方厘米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同,这是造成小桌对泡沫塑料压痕深浅不同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问题1: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它是如何定义的?它的公式和单位是怎样的?
问题2:减小压强和增大压强分别有哪些方法??请同学们看教材P68的三幅图.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归纳总结
1.压强是反映 的物理量。
2.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变形公式 , 。
3.单位是 。1 Pa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2m2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若把木箱放在面积为1 m2的桌面上,桌面全部被箱子盖住,桌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4、大象体重为60000N,每只脚掌面积600cm2,芭蕾舞演员体重为475N,接地面积10cm2,大象和芭蕾演员谁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大?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F不变, _______ F不变, S
①减小压强 S不变, ②增大压强 S不变, F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课后导学】
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用___________来表示,它的大小不仅跟___________大小有关,还跟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500帕=_____N/m2,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__________,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立方体的重力为8×103N,底面积为0.4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4.某工厂要建造一个烟囱,设计总重是2×108N,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则烟囱的基础面积至少是______m2。
5.一块砖可平放、侧放、竖放,平放、侧放、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相同,等于砖的______,_______时受力面积最大,因此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竖放时受力面积_______,因此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
6.已知某河面上的冰能承受的压强是3×104Pa,一个人的质量是60kg,每只鞋底的面积都是150cm2。通过有关计算回答问题:(1)此人站在冰上是否有危险?(2)此人能不能从冰上走过河?(取g=10N/kg)。
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 ;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 。
8.如图所示,仔细观察订书机,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试列举出来.
A.增大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B.减小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13-10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受到的压力________(相等/不等),压强______(相等/不等).与笔尖接触的手指感到_________ (疼/不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
11.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
12.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 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p2是p1的_____倍.
13.要在0.5 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 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 N.
14.用5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 m2.
15.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 _____.
16.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大小就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D、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支承面受的压强也越大
17.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多选?)
? ①载重量大的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②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
?? ③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 ④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
18.物体重10 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0.5 dm2,现用24 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10 N,2×103 Pa??? B.10 N,4.8×103 Pa? ?C.24 N,2×103 Pa????? D.24 N,4.8×103 Pa
19.“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示。这时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3×102Pa???? B.3×104Pa???? C.3×106Pa???? D.3×108Pa.
20.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的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如图所示,并将上半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D.压力、压强都不变
21.上题中,若将正方体沿竖直方向从一半处切开,拿走右边一半,则左边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D.压力、压强都不变
22.底面积为0.2 m2,重为400 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400 cm2的水平面,铝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
A.2000 Pa B.4000 Pa C.10000 Pa D.1 Pa
23. 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24.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压力间的数量关系是 ,压强自大到小的顺序是 。
25.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是 Pa,B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26. 一位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
A.1.2×103帕 B.1.2×104帕 C.1.2×105帕 D.1.2×106帕
27. 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 )
A.原处站立不动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赶快向岸边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28.画出图中甲、乙中物体A受到物体B压力的示意图
29.质量为2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
(1)坦克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g=10N/kg)
(2) 若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 104 Pa,坦克能否直接从冰面上通过?
30.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 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则:
(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少?(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少?(g=10N/kg)
(3)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好处是什么?
31.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米2,请根据图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1)小王同学的重力。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2.封冻的江河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4帕,在冰面上行驶的雪橇质量是200千克,它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4米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雪橇上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货物?(g=10N/kg)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能用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器材准备:大量筒或水槽、压强计、水、刻度尺、食盐、玻璃棒
一、知识准备
1. 压强表示 。与 和 有关。公式
2. 固体由于重力而对支撑面产生压力,从而产生压强。那么将水装在容器中底部和侧面会受到水的压强吗?观察演示实验并展示:演示课本P80图14.2—2所示实验,说一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自主合作,精讲点拔。
1.知识探究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观察下列两幅图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
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
(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 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因是 , 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 (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 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因 ;实验验证
结论:1) 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由于液体的 和 性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本探究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采用的方法有 法和等效替代法
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
2、压强计构造: , 。
3使用方法:
1)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 ;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
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________,. 越大则压强越
甲 乙 丙
(3)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
(4)根据教材P40完成实验探究。
结论 :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③液体的压强随 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系;同一深度 越大,压强越大。
2.知识探究点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
某一液体(ρ)某一深度(h)处的压强(p)有多大?通过假想液体柱的办法,仿照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写出来:
(1)步骤:在横线上填入公式
①水柱体积V= (=10cm3),
②水柱质量m= =ρSh(=10g),
③水柱重力G= =ρgSh(=0.1N),
水柱对底面压力F= (=0.1N),
④底面受到压强p= =ρgh(=1000Pa);
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法
(2)公式:
①深度h是指这一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②单位:ρ用 ,h用 ,P才是Pa
③该公式表明:液体的压强只跟 和 有关,跟 、 和 无关。
④该公式的使用范围
3.知识探究点三:连通器
定义: 叫连通器,
其特点是 。
举出三个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
阅读“三峡船闸”,若船从上游驶往下游,说明在哪个阶段,船闸的哪些部分会组成连通器。
三、针对训练
1.船闸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是因为 ,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
3.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
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 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 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8.瓶内装部分水后密封放置(图甲),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压力F;若将其倒放(图乙)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压力F/,则( )
A.P>P/ B.P<P/ C.F>F/ D.F=F
9.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猜想B 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猜想C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A是否正确;
(2)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两个图,可以说明猜想B是否正确;
(3)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C是否正确。
10.下列各图所示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A、B两容器内盛着水,水面相平,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通,当开关K打开后,则 ( )
A、水由A流向B B、水由B流向A C、水不流动 D、无法确定
12.医生给病人吊注生理盐水时,盐水瓶的位置要有一定的高度,是因为
。
13. 如右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三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现从容器中分别抽出高度相同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14.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
14.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c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求:
(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10N/kg)
15.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下图所示.
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g=10N/Kg)
16.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O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17.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 m,水的密度为1.0×l03 kg/m3,g取10 N/kg。
(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 ×105 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会分析托里拆利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体会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能用事实证明大气压强的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值的测定。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导学 小组合作探究 研讨展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家庭活动:覆杯实验(教材P90D2题):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_______,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 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2.按课本图10-16组装实验器材:
(1)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
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现象: 。 说明: 。
3.把一个空矿泉水瓶倒入少量热水后迅速倒出,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什么现象? ,是 把瓶压瘪了?
4.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现象:??????????????????????????????????????????? 。 说明:??????????????????????????????????????????? 。归纳:1.液体因为受到_______作用及具有______性,不但对______和______有压强,而且在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像液体那样,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或________.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___________实验
1.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 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
[步骤]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4)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实验数据]
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N
注射器的容积V/cm3
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cm
活塞的横截面积S/cm2
大气压强的值p/Pa
【讨论】(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2)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 ;
(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
2.托里拆利实验
⑴该实验的原理是 ⑵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的原因是
⑶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⑷大气压能支持????????cmHg=????????mmHg。
⑸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曲直、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⑹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3.大气压强的数值
(1)计算;根据液体压强P=ρgh,计算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ρ水银=13.6×103Kg/m3)
(2) 1标准大气压=?????? mmHg=????????????? Pa。计算:屋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为 ,这么大的压力没有把屋顶压塌原因是 (P0=105 Pa)
(3)思考: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的水做实验?如用水来做实验可支持 m高的水柱。
3.根据P39中的“想想做做”,完成以下题目。
?????①测量原理
②测出大气压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作用的压力须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④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排出吸盘中的空气? _________________
⑤如何测大气压作用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⑥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为8cm2,弹簧测力计拉下吸盘时的示数F为80N,则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为多少帕?
⑦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不准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压的作用
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都不对
例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① ;② 。
板块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阅读P88想想做做
(1)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天气,季节等因素变化的。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 ,大气压越__ _。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 Pa. 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一般来说 的大气压会低些, 的大气压会高些。
(2)气压计:是测定__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种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_________,气压增大时 ________。高压锅的原理
训练题
1.关于大气压强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托里拆利实验表明,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1.01×105帕大气压能支持10.米高的水柱
C.在不同地点,同时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的大气压的值相同
D.人体不会被大气压力压扁,是因为人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空气的压强
2.内地人应征入伍赴藏,刚到青藏高原时会感到头晕、头痛,有的甚至恶心、呕吐,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低,经常下雪。 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二氧化碳含量多。 D到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多
3. 高山上煮饭不易煮熟,如要煮熟饭,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 )
A.加大火力烧 B.锅上加一个不漏气的盖子 C.降低气压,可使水沸点升高 D.都可以
4.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用手握住筒底向上提,在管口离开水面前,
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 A 是空的 B 有水,但不满 C 充满水 D 无法判断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
A. 吸盘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射到肌肉里。 E.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F. 钢笔吸墨水
6.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7.托里拆利实验中,下列措施能增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的是 ( )
①将管子变细 ②向水银槽中加水银 ③管子稍稍向上拉起 ④将管子稍微倾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都不能
8.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9. (2012常州) 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10.(2012铜仁)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的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1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 )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13.(2012茂名)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正确的是( )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 厘米汞柱高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
14.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 )
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 比实际气压大 D.无法确定
15.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 )。
A.往上喷出? ????????????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D.降到与管外液面相平
16.某同学估计大气对大气对自己大拇指指甲的压力,大约是( )
A.10 N?????? B.100N??????? C.1000N D.10000 N
1.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_________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17.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如图
甲),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________.
把杯子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纸片仍然不会掉下来,这说明_____________.18.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19.如果马德堡半球的截面积为0.1米2,实验时要用104牛的力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则此时,大气压强___.
20.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1.2个标准大气压,则容器内水的沸点_________10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1.使用吸盘式塑料挂物钩时,要用力将塑料挂物钩的吸盘向很平的墙面上压,排出里面的空气,吸盘才会紧贴在墙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2.若珠穆朗玛峰顶部的大气压值为24cm水银柱高,约合_______kPa.
23.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 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额可达_____N,足以被掀飞.
24.如图,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 _。
25.(2012安徽)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014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1.0× 105Pa,则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_________N。
26.(2012南通)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27.(2012宜昌)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全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两个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3)如图12是同学们在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
28.(2012?天津)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t(已知大气压强P0)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锅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29.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所示为例,求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_______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_________ (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再算横截面积,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