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2)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3)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4)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6)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7)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8)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9)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4)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5)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物体的颜色。
2.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3.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难点】
1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
2.红外线的作用.
3.紫外线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三棱镜、档光板、白光屏。
学生:玻璃板、白纸板、盛水的碗、光碟、三棱镜、手电、各种颜色的颜料和透明光屏、调色碟,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引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2.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展示交流
1.对课本p85页“想想做做”通过课下的小实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对课本p87页“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精讲点拨
1、光的色散
提出问题: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光的色散。引导学生观察自屏及彩色光带上颜色的排列顺序。
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或两次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可能向尖端也可能另一端;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彩色的光。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2、色光的混合
启发学生思考彩色光带再经过三棱镜后,又将怎样?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七色光的混合。引导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讨论归纳实验结论: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指导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三基色(课本图4—37)。认识红、绿、蓝被称为三基色。
用挂图或多媒体投影电视机画面,简单说明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3看不见的光:
[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1)、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生]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生]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生]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
[补充后教师板书]
一、红外线
1.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
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2.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红外线遥感.
③红外线遥控.
(2)、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生]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生]紫外线能杀菌.
[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生]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生]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生]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教师讲解完后板书]
二、紫外线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
①医用消毒.
②防伪措施.
③生理作用
四:拓展延伸
1.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
2.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光的色散和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3. 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 Hz~5×1014 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
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4.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
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 Hz~5×1016 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五、系统总结
1.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2.红外线
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
3.紫外线
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应用
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医用消毒、防伪.
六:限时作业
一 填空题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形成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最初是由科学家___________完成的。
2、在红光以外的是_________线,在紫光以外的是_________线,人眼都看不见。
3、紫外线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医院常用它来给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二 选择题
1、冬日,在商店中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来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带一种淡红色的光
B、火炉的电阻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为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
C、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光不是红外线
D、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只能是淡红色
2、医院内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光,其原因是( )
A、其实那灯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B、灯管在发出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紫光和蓝光
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蓝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
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
3、关于紫外线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的遥控装置 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C、钞票上的防伪措施 D、军事设施上的夜视镜
4、夏天,市场上出售一种“防紫外线遮阳伞”,购买的人很多,这是因为( )
A、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利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帮助人们吸收紫外线
B、因为过多的红外线对人体有害,希望利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帮助人们防止红外线的辐射
C、因为过多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希望利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帮助人们防止紫外线的辐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