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巩固-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巩固-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9 21:0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巩固
一、单选题
1.医药上含有氢氧化铝(Al(OH)3)的药剂常被用来治疗胃酸过多,那么氢氧化铝属于哪类物质
A.酸 B.碱 C.氧化物 D.盐
2.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值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9.5mL液体 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C.生石灰与水反应 D.镁与盐酸反应
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2g B.3.3g C.4.4g D.5g
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处的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生石灰和水 B.锌粒和稀盐酸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大理石和稀盐酸
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的pH: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氯元素化合价:
二、简答题
8.结合盐酸、硫酸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胃液中的酸是_____;
(2)两种酸中可以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
(3)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的稀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
(4)验证某白色沉淀是否含有BaCO3和BaSO4,可以选择_____。
9.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过量的原因是_____。
(3)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
(4)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推断题
10.现有三种固体:铁粉、铜粉、Cu(OH)2。五种溶液:CuSO4,NaOH,FeSO4,,Na2SO4,稀硫酸。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A溶液+C溶液→固体甲+D溶液。
(2)固体乙+B溶液→E溶液+H2↑。
(3)固体甲+B溶液→C溶液+H2O。
试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11.经过近一年化学知识的学习,铭铭同学以AgNO3为代表,对所学习的物质性质知识进行了归纳,并建立了如图关系,A、B、C、X分别表示能与AgNO3溶液反应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1)X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2)当C为铜时,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①~④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12.某实验中学的同学归纳总结了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生活中产量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B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⑨:_______;
(3)请你用文字描述反应⑤的实验现象_______;
(4)图中所标的9个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化学方程式_______。
13.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常用作溶剂,D是氧化铜,则C物质为_______。
(2)若A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实验题
1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李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_____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g.
(2)烧碱与稀盐酸的反应类型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
(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计算步骤)
1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聪同学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但是,小聪同学在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查找原因得知,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盐酸浓度过大。为除去二氧化碳中混入的氯化氢体和水蒸气,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小聪设计了除杂实验。已知:。请你完成装置连接:A→______→______→D。
(4)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字母)。
16.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碳酸钠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1)“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H2O2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控制反应温度为20℃时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______。
(2)“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或结论
①取样,加入MnO2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木条复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 溶液中含有Na2CO3
(3)“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OH-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编号 试剂 pH 溶解氧/(mg·L-1)
① H2O 6.96 5.68
② 4%H2O2溶液 6.01 6.44
③ Na2CO3溶液+4%H2O2溶液 8.14 9.11
④ NaOH溶液+4%H2O2溶液 8.15 9.12
⑤ NaOH溶液+4%H2O2溶液 9.26 10.97
由实验②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___。
五、计算题
17.取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于烧杯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方程式为:Ba(OH)2 + H2SO4 = BaSO4↓+ 2H2O)
18.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10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65 75
产生气体的质量/g 1.1 2.2 2.2
(1)10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
(2)1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19.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D
6.A
7.B
8. 盐酸 浓硫酸 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盐酸
9. A 将氧气耗尽 铁丝生锈,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升高,右边下降
10.
11. NaCl(或KCl,合理即可) Cu+2AgNO3 =Cu(NO3)2+2Ag ①②④
12.(1)Na2CO3
(2)Ca(OH)2+2HCl=CaCl2+2H2O
(3)黑色固体逐渐消失(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Fe+H2SO4═FeSO4+H2↑
13.(1)氢气(或H2)
(2) CaO CO2+Ca(OH)2=CaCO3↓+H2O
14. 由红色变成无色 50g 复分解反应 5%
15. 酒精灯 B H F BE
16.(1)减小过氧碳酸钠的溶解度,使过氧碳酸钠析出
(2) 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酸性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够促进过氧化氢分解
17.6.48%
18.(1)2.2
(2)53%
19.(1)16
(2)解: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