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科技文化成就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汝阳·八年级期末)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取的的成就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壮大了国防力量 B.增强了粮食产量
C.保障了生命健康 D.促进了科技发展
2.(2021·河南长垣·八年级期末)邓稼先生前,由于功勋卓著,得到过许多大奖。为此,许多人问过他搞两弹得到多少奖金,邓稼先对此总是笑面不答。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癌症并住院治疗。杨振宁到医院看望他,杨振宁也提到了奖金的事情。……邓稼先回答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从材料中我们能领情到的他的精神是( )
A.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B.无私奉献,艰苦创业
C.同仇敌气,抗击侵略 D.坚忍不拔,勇往直前
3.(2021·河南平顶山新城区·八年级期末)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①袁隆平 ②邓稼先 ③钱学森 ④杨利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21·河南新蔡·八年级期末)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
C.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巡游苍
5.(2021·河南濮阳·八年级期末)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其中必然出现的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邓世昌 D.詹天佑
6.(2021·河南淮阳·八年级期末)2020年3月,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携手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发起纪念某航天成就五十周年作品征集和评选活动,以下征文可以参选的为
A.《科研数十载,青嵩救苍生》 B.《“嫦娥奔月”》的前世今生
C.《飞天梦一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D.《从无到有一一<东方红>响彻太空》
7.(2021·河南方城·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报纸应该出版于。
A.1964年 B.1967 年 C.1966年 D.1979 年
8.(2021·河南舞钢·八年级期末)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呈现了航天员升入太空从事科研的场景,涉及到载人航天技术。下列各项成就与这一技术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制成第一架飞机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神舟5号”飞船成功往返
9.(2021·河南长垣·八年级期末)2020年11月24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0.(2021·河南淮阳·八年级期末)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呈现了航天员升入太空从事科研的场景,涉及到载人航天技术。下列各项成就与这一技术密切相关的是
A.玉兔号月球车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一号
11.(2021·河南舞阳·八年级期末)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一个个梦想成真主要是因为我国
A.教育事业的发展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综合国力的增强 D.外交的成果显著
12.(2021·河南中原·八年级期末)天问、祝融、鲲鹏、蛟龙……这些极具浪漫情怀的命名均体现了我国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我国“载人航天”系列工程命名为
A.嫦娥系列 B.天宫系列 C.长征系列 D.神舟系列
13.(2021·河南卧龙·八年级期末)我国航天事业2021年硕果累累,4月天和号核心舱发射,中国天宫空间站正式开建,5月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A.“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返回,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入航天技术的国家
B.“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
C.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D.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袁隆平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14.(2021·河南方城·八年级期末)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世纪9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这说明了( )
A.科技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
B.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C.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15.(2021·河南睢县·八年级期末)某勋章获得者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焦裕禄
16.(2021·河南唐河·八年级期末)2021年5月22日,山河哭泣,举国哀伤,让所有人不再挨饿的伟大老人去世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位老人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17.(2021·河南西峡·八年级期末)“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句颁奖词称赞的是
A. B.C. D.
18.(2021·河南淮阳·八年级期末)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作用、意义等的认识。以下各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中医药古典文献
B.青蒿素类药物将重症疟疾的死亡率降低了 1/3
C.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D.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021·河南柘城·八年级期末)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0.(2021·河南长垣·八年级期末)流行语“网络安全、网购、发朋友圈、点赞”反映了当今世界哪项科技的发展?( )
A.互联网 B.电视 C.报纸 D.交通
21.(2021·河南永城·八年级期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 )实现的。
A.计算机网络 B.高新技术 C.通讯技术 D.学校教育
22.(2021·河南鹿邑·八年级期末)当今,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23.(2021·河南西峡·八年级期末)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B.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24.(2021·河南沈丘·八年级期末)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利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
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的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要求
25.(2021·河南新野·八年级期末)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个方针提出后促进了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体育事业的繁荣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教育事业的发展
26.(2021·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全面展开,毛泽东认为有必要激发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此,他提出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多党合作,长期共存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7.(2021·河南商城·八年级期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
A.军事领域 B.政治领域 C.学术领域 D.经济领域
28.(2021·河南中原·八年级期末)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宗璞的《红豆》、杨沫的《青春之歌》、老舍的《茶馆》等优秀作品,描绘爱情、社会生活等,折射时代变迁。这得益于
A.“破四旧、五讲四美”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改革开放、思想自由”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9.(2021·河南卧龙·八年级期末)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文化成就是
A.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岩》 B.话剧《茶馆》、音乐史诗《东方红》
C.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D.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激情奔放的时代,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优秀作品的是( )
A.《青春之歌》 B.《东方红》
C.《英雄儿女》 D.《哥德巴赫猜想》
31.(2021·河南唐河·八年级期末)“人民英雄”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在“2020健康责任论坛”演讲上说:“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不但是战胜疫情的法宝,也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原则。”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人类生命健康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发现青蒿素
32.(2021·河南平顶山新城区·八年级期末)“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诺贝尔奖颁发给当年研究团队中的耀眼明星,实至名归,此句中的“耀眼明星”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杨利伟
33.(2021·河南殷都·八年级期末)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 )
A.屠呦呦 B.钱学森 C.莫言 D.杨利伟
34.(2021·河南西华·八年级期末)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受中国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取出分子式为C15H220的无色结晶体,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材料表明青蒿素的发现( )
A.推动了我国化学工业发展
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D.为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35.(2021·河南扶沟·八年级期末)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是( )
A.研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B.研制出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
C.在植物中成功提取青蒿素
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36.(2021·河南中原·八年级期末)20世纪70年代,为将实验结果尽快应用于临床,屠呦呦和她带领的科研团队“以身试药”,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经过一系列试药观察,青蒿素提取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材料表明青蒿素成功提取的因素是
A.无惧牺牲、团队协作 B.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C.政策引领、下达高效 D.科研创新、乐观豁达
二、综合题
37.(2021·河南太康·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蘑菇”云起,让国人远离核威胁】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2)材料三中“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医药创新,让人们远离疼痛】
材料四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3)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项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
【精神传承,让我们行动起来】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38.(2021·河南平顶山新城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大事年表,回答间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70年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10月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016年8月 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2020年12月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据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事业大事年表》整理材料二 众多科学家曾生活在“国破山河在”的动荡年代,有“科技救国”的理想。为建设新中国,原中央研究院的81位院士,60人拒绝了国民党的威逼利诱,选择驻守故土;新中国成立前后,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怀揣着民族复兴、浴火重生的梦想,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毅然决然归国效力。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经达到3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回归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代科学研究体系。在这个火红年代,科技工作者以爱国、奉放、创新、协同的精神,在天地间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编自《新中国以科学家精神推进科技创新的历史考察》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航天工程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材料一、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3)综上所述,请用史实说明科技工作者“在天地间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39.(2021·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代科技成就(部分)
时间 科技成就
1964年 ①
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3年 ②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2015年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1年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
材料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社。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摘自《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
(1)写出材料一表格中①②处对应的重大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各举一例史实说明科学技术是怎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生活福祉”的?
40.(2021·河南潢川·八年级期末)学习完《第15课 钢铁长城》后,八七班军事迷进行了一次以【爱我中华 强我国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钢铁卫士】
材料一: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同领空的钢铁卫士。
——摘自《中国历史》八下
【国家基石】
材料二: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邓小平曾说,二炮在政治上要非常可靠。我们的核武器只是体现你有我也有,你要毁灭我们,你也要受点报复。第二炮兵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向海图强】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人民海军强军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摘编自搜狗百科《人民海军向海图强70年》
(1)据材料一,概括“保卫祖同领空的钢铁卫士”从建国初至今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和我国建立战略导弹部队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海军发展的特点。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悟?
41.(2021·河南殷都·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年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年 澳门回归祖国
~年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上述大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些领域的成就?
(2)你认为上述大事表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3)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作为中学生,说说你的“梦”是什么?你该为“中国梦”、“民族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42.(2021·河南开封·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重大科技成就表(部分)
1986年 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1997年 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
1999年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2003年 第一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5年 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2017年 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复兴号高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9年 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材料二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后科技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当前加强科技创新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因素。
43.(2021·河南汝州·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文化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成功的实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材料二 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嘹亮。
材料三 中国人实现了漫步太空的梦想,宇航员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材料四
(1)材料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向一次成功的实验现场发的贺电,这次成功的实验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图一人物是谁? 他于2021年5月22日下午13点07分在长沙去世,出现了举国哀悼,万人涕别的悲壮场面,请问他有什么成就,让人民如此怀念他。图二人物是谁?
(4)科技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请举例说明?
44.(2021·河南息县·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在自主完成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发射的过程中,自觉培育践行的一种崇高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突出体现,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材料二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材料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弹一星”精神。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重大意义。请再举出一例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3)袁隆平院士的逝世是人类科学事业的巨大损失。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隆平院士的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根据以上探究,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向我国科学家们学习?
45.(2021·河南汝南·八年级期末)五星红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午3时,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材料一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
材料二美国一家报纸评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标志着联合国迈进了新时期。
(2)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反映了我国哪一外交大事?
材料三
(3)图1、图2中的五星红旗的升起表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到成功实践,这些成功实践有什么伟大意义?
材料四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1分至17时00分, 中国一位航天员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迈出了太空第一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了中国国旗,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4)材料四中的这次成就是通过哪一艘载人飞船实现的?
(5)纵观上述材料中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刻,谈一谈你有何感想?
46.(2021·河南舞钢·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中国“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1)材料一中“美国最惨重的失败”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 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美国失败的原因。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第(1)问中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综上所述,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史实,你有哪些认识?
47.(2021·河南鹿邑·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此翁”和“你”分别指的是哪两位科学家
(3)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请指出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48.(2021·河南殷都·八年级期末)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国现代史的学习中,八年级某班两个小组就“中国脊梁”展开了一次探究。
甲组同学搜集到以下图片:
(1)图一中“中国的脊梁——毛泽东”的活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他配得上“中国脊梁”这一称号?
(2)图二中邱少云的事迹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请说出在这场战争中的另位“中国脊梁”。
乙组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其实“中国的奧本·海默”就是为中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两弹元勋。
材料二 2021年5月22日,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3)材料一中的两弹元勋是谁?
(4)材料二中的这位“中国脊梁”对社会有什么重要贡献?他的贡献有何意义?
(5)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还有哪些“中国脊梁”体现了我们的大国风范和担当?
49.(2021·河南濮阳·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 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 谁来养活世界 他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通过他的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千克提高到了800千克。
材料二:
材料三: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摘编自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的人物。并说说人们对他的称誉。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两则史实共同属于哪个科学领域的重大成就。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迪
50.(2021·河南舞钢·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专门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很多学科 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中国政府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舍弃国外优 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开始了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邓稼先便是其中的一 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 一系列重大成就。
材料二 王大珩、陈芳允等科学家针对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主要国家已制定了高科 技发展计划的紧迫现实,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追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建议”。根据他们的建 议,中央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全面论证,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近年来,“天 眼”探空、高铁奔驰、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北斗组网……厚积薄发的中国科技交出了让世界瞩 目的答卷。
一一摘编自《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
(1)据所学知识,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哪一项领先世界的成就?该成就对中 国社会有何重大贡献?
(2)据材料一、二,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请再介绍一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生理学或医学方面你所敬佩的中国科学家及其成就。
51.(2021·河南淮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他使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用奇妙似魔术师般的双手塑造了.造福于全人类,将人类从饥饿之中解救出来”。
材料三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篙。
(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是谁?图二的名称是什么?说说“两弹一星”成功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补充完整横线上的内容。
(3)材料三中的“你”指的是谁?这一人物有何重大贡献?
52.(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凡的科技成就
图一文字说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二文字说明:A
材料二: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的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材料三:2017年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为3547个;科学研究人员数量为46.22万人。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1%%,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材料二、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材料一中“图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历史意义?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能够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有哪些?
(2)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图二”中A处配上文字说明(要求:简明、准确)。图中的这位科学家的研究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产量带来了大幅度的增产,这充分说明了什么道理?
(3)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
53.(2021·河南召陵·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中国大多数工厂的情况一样,桂林丝厂的工人看来并不是干劲十足的。就业保障、退休金保证以及其他一些好处促使中学毕业生拼命挤进工厂去工作。因此,许多人都挤进了本来就已经过多的工人行列。生产线上工人过多使工人长时间地闲着。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一名女工聊天。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一中国企业1978—2008》上
材料二 事实上,华为是四十年企业史上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在2012年,华为取代爱立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者。2014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件数超过多年盘据第一的美国高通,跃居全球公司之首。在2017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华为以785.1亿美元营业收入名列中国民营公司第一名,全球第83名。
——吴晓波:《任正非的“怀疑型人格”》
材料三 “缺芯少魂”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兴公司、华为公司接连遭遇美国芯片“断供”事件把这一难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引起全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芯”突国要发挥综合优势——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载《人民日报》(海外版)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改革开放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何出现如此困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为能脱颖而出,创造奇迹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的芯片事件说明什么?综上探究,你对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有何建议?
54.(2021·河南新蔡·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材料二:三大改造的过程中,一个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两项重工业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什么阶段
(3)材料三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 作为 21 世纪的中学生,你有何感想
三、论述题
55.(2021·河南中原·八年级期末)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的联系)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钱学森为我国研发两弹一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壮大了国防力量;邓稼先为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壮大了国防力量;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增强了粮食产量,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为世界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保障了生命健康。所以四个人物取得的成就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促进了科技发展。ABC项概括不全面,故选D。
2.B
【详解】
根据材料“杨振宁也提到了奖金的事情。……邓稼先回答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结合所学可知,邓稼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不求物质奖励,体现了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对国际的救助,故A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反抗侵略,故C不符合题意;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精神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邓稼先是核物理学家,钱学森是导弹专家,他们均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故②③符合题意;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杨利伟是航天员,故①④均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帝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B正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属于导弹核武器研究,排除A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排除D。故选B。
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相关人物是邓稼先。因为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4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不符合题意;选项C邓世昌,黄海大战中的抗日民族英雄,不符合题意;选项D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6.D
【详解】
依据材料时间“2020”“五十周年”,可知是1970年,中国航天领域在1970年的突出贡献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升空成功,故D符合题意;青蒿素研究成功是2015年,排除A;嫦娥奔月是2007年,排除B;载人航天是2003年,排除C。故选D。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日报》号外版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因为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8.D
【详解】
依据题干的“载人航天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中国制成第一架飞机与载人航天技术不符,排除A;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不属于载人航天技术,排除B;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排除C。故选D。
9.B
【详解】
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选项B符合题意;“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所以A不符合题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以C不符合题意;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标志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所以D不符题意。
10.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第一次飞上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所以“神舟5号”飞船成功往返开启了中国的载人航天时代,C项符合题意。A项是嫦娥三号巡视探测器部分,B项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项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1.C
【详解】
依据题干“…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结合课本所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以综合国力为强大后盾,我国一个个梦想成真。C项正确;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外交的成果显著是我国取得成就,是我国梦想实现的表现,排除ABD三项;故选C。
12.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93年1月,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参加飞船研制的各个单位发出了“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的通知。最后经慎重考虑,采用“神舟”为我国飞船命名。“神舟”意为“神奇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同时“神舟”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和自豪,故D项正确;嫦娥系列为探月工程,故A项错误;天宫系列为目标飞行器,是航天员在太空的家,故B项错误;长征系列是指运载火箭,故C项错误。
13.D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D项符合题意;ABC均正确,排除。故选D项。
14.A
【详解】
依据题干“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世纪9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的信息可知,材料说明了科技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B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极大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享有很高的国际盛誉,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B项正确;邓稼先主要是从事原子弹研究,排除A项;屠呦呦发现能抵御疟疾的青蒿素,排除C项;焦裕禄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兰考灾害,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6.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经过多年努力,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交,C项正确;焦裕禄是政治家,邓稼先、钱学森是两弹元勋,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7.B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饥饿问题,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项正确;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排除C项;钱学森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排除D项。故选B项。
18.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作用、意义等的认识,因此“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属于对“青蒿素的发现”的评价,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流行语“网络安全、网购、发朋友圈、点赞”反映了当今世界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到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进行电子商务等。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21.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古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变为现实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A项正确;高新技术不单指信息技术,而材料所述内容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排除B项;“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通讯技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学校教育不能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2.C
【详解】
根据题干“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发微博记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网络相关,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邮电通信、广播影视的内容,排除AB项;“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反映的现象与“新技术、新观念”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A
【详解】
根据“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信息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A项正确;B项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过度性,排除C项;同步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4.C
【详解】
依据题干“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可知这表明“双百”方针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活跃,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或树立了新艺术创作的方式,而且“双百”方针是指在文艺创作方面“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百家争鸣”,也不仅仅限于文艺方面,AB排除;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于1958年提出,而且属于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错误,D排除。故选C。
25.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针对的是文艺领域,成为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C项正确;双百方针并不涉及科学、体育、教育领域,排除ABD项。
2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为了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推动了文艺领域的繁荣发展,A项正确;B项是政党政治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是左倾错误发展的表现,排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邓小平说的,D项排除。故选A。
27.C
【详解】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2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故D项正确;1981年提倡“破四旧、五讲四美”,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思想自由”,均与题干“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9.D
【详解】
根据所学,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符合改革开放的时间,故D项正确;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话剧《茶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之下取得的,是在改革开放前,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30.D
【分析】
【详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有《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红旗谱》等。其中著名的音乐舞蹈史诗是《东方红》,电影有《英雄儿女》。选项ABC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优秀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优秀作品,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屠呦呦带领团队在七十年代提取出青蒿素,可以有效治疗疟疾,D正确;原子弹属于核武器领域、发射人造卫星属于空间技术领域突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属于农业领域成就,与题干“人类生命健康事业方面”不符合。ABC错误。综上故选D。
32.C
【详解】
依据“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可知,与屠呦呦有关。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符合题意;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A排除;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B排除;杨利伟是宇航员,D排除。故选择C。
33.A
【分析】
【详解】
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项正确;BCD项是属于航天军、文学、航天领域的,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34.C
【详解】
依据题干“拯救2亿人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C项正确;题干内容不能体现推动了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排除A项;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排除B项;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排除D项。故选C项。
35.C
【详解】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从植物中成功提取青蒿素。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符合题意;ABD项与她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36.A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屠呦呦和她带领的科研团队‘以身试药’,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可知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为提取青蒿素药用体现出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7.(1)原因:打破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防御与自卫。
“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意义: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和世界和平,为我国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
(2)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热爱祖国、献身祖国、不为名利、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和材料二“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可知,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是:打破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防御与自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发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和世界和平,为我国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
(2)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此翁”指的是袁隆平。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于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热爱祖国、献身祖国、不为名利、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等等。
38.(1)攻克的难度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到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高尚的情怀并对祖国科技事业无私奉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并制定发展科技的计划。(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举例: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说明∶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详解】
(1)据材料一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船、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可知我国航天工程发展发生的变化是攻克的难度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据材料一的“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可知我国航天工程发展发生的变化是由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到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据材料一的科技成就和材料三的“为建设新中国,原中央研究院的81位院士,60人拒绝了国民党的威逼利诱,选择驻守故土;新中国成立前后,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怀揣着民族复兴、浴火重生的梦想,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毅然决然归国效力。”,可以概括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高尚的情怀并对祖国科技事业无私奉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并制定发展科技的计划。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39.(1)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走进核时代的大门,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技术,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影响了“国家 前途命运”;屠呦呦分离抗疟药物青蒿素,在全世界“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深刻影响了“人民生活福祉”
【详解】
(1)依据材料框表所给项时间和科技成就,可知表格中①处对应的是1964年的重大科技成就。结合课本所学,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
②处对应的1973年重大科技成就。据所学,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解决了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被国际农学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科技成就涉及的领域,材料二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生活福祉”,找出对应的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为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标志着中国走进核时代的大门,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技术,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影响了“国家前途命运”;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员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人民生活福祉”。
40.(1)变化特点:从国外购买,到仿制,再到自行研制逐渐强大的过程。
(2)时间:1964年;
目的:①维护国家安全、谋求世界和平;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我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3)发展特点: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海军由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意思相近即可)
(4)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应该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为将来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据材料一的“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可以概括出“保卫祖同领空的钢铁卫士”从建国初至今的变化特点是:从国外购买,到仿制,再到自行研制逐渐强大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依据材料二的“第二炮兵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建立战略导弹部队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谋求世界和平;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我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等。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此后相继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部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由此可以归纳出我国海军发展的特点是: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海军由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越来越广。
(4)通过对海军、空军、原子弹、和战略导弹部队相关问题的探究,我的感悟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应该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为将来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1.(1)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外交、科技(两点即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最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正能量,符合题意即可
【分析】
(1)
依据大事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可知是政治领域的成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属于是经济方面的成就;澳门回归祖国属于中国在外交领域的成就;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是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成就。
(2)
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分析大事年表,可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小问: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拔乱反正,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最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
第一小问:每个中学生的“梦”,只要属于正能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梦”都可以,如:上大学梦、当外交家梦、成为舞蹈家梦等;作为当代学生,为“中国梦”、“民族梦”的实现,可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与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各项制度;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尊重各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42.(1)航空航天领域;医学领域;交通运输领域;电子通信领域。(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2)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解决方案和动力;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
(3)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家的高度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家的努力。(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就,据“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第一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可知涉及航空航天领域;据“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可知涉及医学领域;据“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复兴号高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知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据“2019年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可知涉及电子通信领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当前加强科技创新的作用,据“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可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解决方案和动力;据“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知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因素,依据材料一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863计划”“973计划”,可得出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政策的扶持;依据材料一中屠呦呦等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就,可得出科学家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等等,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因素。
43.(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人民的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屠呦呦。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或者支付宝、微信让我们买东西更加方便等。
【详解】
(1)据材料“……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帝国主义核垄断。
(2)据材料“……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嘹亮”可知,这是中国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据材料“中国人实现了漫步太空的梦想,宇航员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可知,这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机飞行的片段,这反映了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人物:据图片一“手中的稻穗”可知,这是袁隆平。
成就:据所学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人民的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人物:据所学可知,图二人物是“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可以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或者支付宝、微信让我们买东西更加方便等角度回答。
44.(1)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勇于登攀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核威胁;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等等。
(2)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性的事件;为我国星际探测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中国人民自豪感;有利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等。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七号飞船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等等。
(3)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能力报效祖国等。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勇于登攀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核威慑;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
(2)根据材料“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可归纳得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性的事件,为我国星际探测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中国人民自豪感;有利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能力报效祖国等。
45.(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国重返联合国(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神舟七号
(5)感受到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国家的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等(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毛泽东按动电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出现于开国大典。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反映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图2中的五星红旗的升起表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到成功实践,这些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这次成就是通过神舟七号实现的。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纵观上述材料中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刻,我感受到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国家的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等。
46.(1)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为联合国注入了新生的力量,有助于联合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等等
(3)独立才能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增强才能提升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 用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详解】
(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以及“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中国六七十年代科技得到快速发展,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和"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可得出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可得为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有利于联合国发挥在全世界的广泛代表性。
(3)本小题较为开放,根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家要想在外交上维护自己权利,去的外交成就,必须提升综合国力进而提升国际地位,独立才能提高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 用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等。
47.(1)原因: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维护世界和平。
(2)袁隆平。屠呦呦。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坚持不懈、为国争光等精神。
【详解】
(1)依据材料一“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可知原因是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依据材料二“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可知原因是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维护中国和世界和平。
(2)依据材料三“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可知对应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依据材料三“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可知对应的是研制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医学家屠呦呦。
(3)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可得出,几代科学家身上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坚持不懈、为国争光等精神。
48.(1)1949.10.1成立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任一点即可2分)
(2)抗美援朝 黄继光
(3)邓稼先
(4)研制出杂交水稻2分)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5)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
(1)
材料中的活动是开国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根据所学,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
(2)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如黄继光、邱少云等。
(3)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4)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根据所学可得出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5)
根据所学可举例,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点睛】
49.(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科学领域;生物学或医学。
(3)启迪: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④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等(答出1点,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他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通过他的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千克提高到了800千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根据材料二“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结合所学知识,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两个史实共同属于生物学或医学领域的重大成就。
(3)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等。
50.(1)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
(2)紧跟世界高科技发展步伐;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和使命担当
(3)示例:屠呦呦,她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解决了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王大珩、陈芳允等科学家针对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主要国家已制定了高科 技发展计划的紧迫现实”可知,我们国家紧跟世界高科技发展步伐;根据材料“中央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全面论证,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可知,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促进科技的发展;根据材料“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舍弃国外优 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开始了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可知,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和使命担当为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3)本小题相对较为开放,只要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生理学或医学方面,满足两个条件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生理学或医学方面科学家是屠呦呦,她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1)邓稼先;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3)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图一为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二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根据材料“他使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可得,这个人为世界粮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人指的是袁隆平,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艰辛探索,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刚刚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3)根据材料“青蒿”、“呦呦”可得,这个人指的是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52.(1)意义: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原因:党和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全国人民协作支持,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广大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等。
(2)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特点:科技发展速度快,重大科技成果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我国深人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
(4)关系:科技发展推动国家强盛;国家强盛必须重视科技创新。
【分析】
【详解】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能够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有:党和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全国人民协作支持,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广大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等。
(2)仔细观察图二可知,图二是袁隆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图二”中A处配上文字说明是: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的研究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产量带来了大幅度的增产,这说明的道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据材料二的“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的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可以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是:科技发展速度快,重大科技成果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的原因是: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我国深人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4)综合题干材料及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发展推动国家强盛;国家强盛必须重视科技创新。
53.(1)工人没有劳动积极性,实行计划经济的弊端(分配制度不与劳动量相关、企业就业保障和退休金保证造成工厂工人过多)。
(2)企业家个人的奋斗精神;重视科学技术和专利研发;改革开放的实施。
(3)说明中国企业要不受外国制约必须要提高科研水平。国家给予政策扶持、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并不是干劲十足的”可知,这说明,工人没有劳动积极性;根据所学和材料“就业保障、退休金保证以及其他一些好处促使中学毕业生拼命挤进工厂去工作”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企业就业保障和退休金保证造成工厂工人过多;根据所学可知,其它原因还有,实行计划经济的弊端;分配制度不与劳动量相关。
(2)根据所学可知,华为能脱颖而出,创造奇迹的原因有企业家个人的奋斗精神;重视科学技术和专利研发;改革开放的实施。
(3)根据所学和材料“缺芯少魂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可知,说明中国企业要不受外国制约必须要提高科研水平。根据所学可知,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国家给予政策扶持、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
54.(1)“一五”计划时期(第- 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说明工业化发展迅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显著。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详解】
(1)根据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基本任务。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两项重工业成就,如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根据材料三“‘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说明了坚持自主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说明工业化发展迅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显著。作为 21 世纪的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等。
55.【参考范文】综合国力提升促进外交事业发展。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70年代外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详解】
本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观察题干图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多国代表欢呼庆祝”及据所学知识可知,题目可拟为:综合国力提升促进外交事业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70年代外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