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9 21: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9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新蔡·八年级期末)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D.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2.(2021·河南唐河·八年级期末)1978年到2017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约增长了105倍和100倍;2018年底,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材料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B.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C.社会保障制度完备 D.出行的方式发生巨变
3.(2021·河南太康·八年级期末)《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中国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演变。民以食为天,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立足自身解决了温饱问题,由吃不上到吃饱,吃得起,中国人的胃口一天天好起来了。这说明
A.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国家全面放开所有食品市场定价
4.(2021·河南通许·八年级期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1·河南柘城·八年级期末)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
B.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C.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时装表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2021·河南舞阳·八年级期末)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这说明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人们勤劳节俭
C.人民思想落后 D.生活方式落伍
7.(2021·河南召陵·八年级期末)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
8.(2021·河南通许·八年级期末)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9.(2021·河南淮阳·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
A.思维方式改变 B.传统观念更新 C.科技发明增多 D.生活水平提高
10.(2021·河南汝阳·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称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改革开放以来,洋布、洋火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A.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B.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11.(2021·河南长垣·八年级期末)下表是广东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
时间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9.2kg 1kg 6.5kg
1996年 32.8kg 10.7kg 21.4kg
A.民众的副食品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副食消费
12.(2021·河南长垣·八年级期末)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明同学收集了一张合肥市粮油商品票,从中可以读到的“现实”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C.市场经济的产物 D.邓小平开始南方谈话
13.(2021·河南开封·八年级期末)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B.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人民风俗习惯的变化
14.(2021·河南潢川·八年级期末)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2021·河南新野·八年级期末)下表是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项目 1990年 2010年 2013年
食品支出 54.2% 35.7% 35%
交通、通讯支出 3.2% 14.7% 15.2%
文教、娱乐支出 8.8% 12.1% 12.7%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思想的解放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娱乐活动的丰富
16.(2021·河南罗山·八年级期末)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微信支付”、“滴滴打车”、“淘宝购物”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说明
A.互联网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B.互联网经济已经取代了实体经济
C.互联网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D.互联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17.(2021·河南商城·八年级期末)小明要了解和探究改革开放前人民的生活情况。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① 上网查询 ②搜集布票粮票③翻阅文献资料 ④穿越时空体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2021·河南永城·八年级期末)“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19.(2021·河南扶沟·八年级期末)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98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迁徙。下列对我国交通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B.城市交通非常落后
C.人们出行大多选择民航 D.中国交通建设一直领先世界
20.(2021·河南西华·八年级期末)“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己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2021·河南濮阳·八年级期末)“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统计能够说明( )
时期 所送的嫁妆
20世纪80年代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20世纪90年代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④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2021·河南邓州·八年级期末)下面两幅图的变化直接说明我国
A.建立了立体化的交通设施 B.人民衣食住行全面升级
C.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D.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23.(2021·河南扶沟·八年级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衣着丰富多彩 B.自驾出游流行 C.食物匮乏单调 D.微信支付购物
24.(2021·河南睢县·八年级期末)在早年的香港电影里,与内地人有关的镜头似乎只有一种类型,就是“逃港”(即偷渡)。而如今,内地的居民仍然频繁往来于香港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成为香港旅游购物的主力军。内地居民角色变化最能说明:
A.民族团结是基本国策 B.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C.“一国两制”是正确的 D.“科教兴国”是奠基工程
25.(2021·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截止 2020年底,河南省已全面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移动支付应用,正式进入医保“码”时代,看病买药不用带卡。这反映了
A.健康生活成为时尚 B.科技进步便捷生活
C.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D.医保体系更加完善
26.(2021·河南偃师·八年级期末)1953年,北京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到1962年,北京共有55类290种日用品实行凭票供应。1993年5月使用了40年的商品票证在北京退出了历史舞台。决定商品票证生与灭的关键因素是( )
A.人口数量的管控强弱 B.社会经济的发展快慢
C.文化艺术的繁荣程度 D.城市改革的政策力度
27.(2021·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有人对婚宴的形式总结道:“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 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21世纪特色婚宴个性扬。”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B.观念的转变 C.习俗的变迁 D.教育的进步
28.(2021·河南淅川·八年级期末)以下四幅图片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不是表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哪一幅
A. B.
C. D.
29.(2021·河南汝阳·八年级期末)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 )
A.人们健康水平在下降 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 D.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30.(2021·河南罗山·八年级期末)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件记载的相关资料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2019年国庆节阅兵原始影像 B.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C.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邮票 D.小说《平凡的世界》
31.(2021·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一的“灰蓝黑”。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西方文化影响扩大
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32.(2021·河南洛宁·八年级期末)2021年五一假期,一位外藉教师带着家人到江苏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
A.住小洋楼 B.穿现代服装
C.用布票买衣服 D.用微信支付
33.(2021·河南息县·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在《纪念改革开放43年的居民消费调查问卷》中发现: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各类消费中,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加大的有( )
①生存性的食品支出 ②高档耐用品消费 ③文化娱乐消费 ④旅游消费⑤教育消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4.(2021·河南汝南·八年级期末)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及2035年远期规划,驻马店市未来将建成“六纵八横”高速网,我们汝南县将拥有三条高速,分别是新阳高速(已建成)、安罗高速(在建)、确山至阜南高速(规划新建)。在我国“公路网”、“民航大国”、“高铁”、“轨道交通”等词语的出现,反映了
①我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②我国交通发展落后
③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人们出行方式多样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35.(2021·河南舞钢·八年级期末)1980年,河南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仅为22.92元,2017年,河南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184元,比1980年增长51.7倍。这是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率先跨入小康社会的见证
C.政治体制改革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36.(2021·河南舞钢·八年级期末)从“粮票”到“移动支付”,支付方式的改变,折射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一个 大国的崛起。李明同学准备就此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题目最恰当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从一五计划到三大改造》
C.《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发展机遇》 D.《支付创新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37.(2021·河南安阳·八年级期末)用微信聊天、手机移动支付、发微博记事、看5G电影,己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D.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38.(2021·河南沈丘·八年级期末)这张工资表的组成结构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 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D.对外开放的深入
二、综合题
39.(2021·河南泌阳·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吃得“一清(水清)二白(指仅仅是大白菜)”。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禽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莱肴也变得丰富多彩。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
材料二 1979年1月,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1980年9月30日,北京出现了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店;1993年,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的饮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人们不仅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菜品也已不再局限于中国菜,世界各地美食纷纷进驻中国,不出国门就能吃遍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居民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居民饮食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为人们饮食健康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40.(2021·河南新野·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老百姓逢年过节或遇到什么着急的事情,想联系到远方的亲朋好友,一般是写信或发电报。当年电报也不是随便发的,一般都是在最为紧急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而且电报的电文都是按字收费,需要用最少的字将意思表达完整。书信邮递,仍旧是人与人之间非常普遍的联系方式。那时候,电话可是奢侈品。上世纪90年代,一些寻常百姓家才开始安装固定电话。后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有人值守的公共电话亭,以及无人看管的磁卡话机。
材料二 21世纪,手机开始流行,从刚开始的接打电话,到后来传输信息、图片,到现在人手一部,可视频通话可语音可上网,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信工具发达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了。”她说,现在城区,许多地方wifi信号全覆盖,大家享受零距离智慧生活,即使是远隔重洋,微信一个拨号,对方的声音、样子就能立刻出现在面前。
材料三 通信工具的发展变迁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一个缩影,通信工具的变迁不仅标志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且也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程。
——以上材料选自三峡都市报:《万物互联已到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用表格形式概括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人们主要的通信方式或通信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通信工具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有何感想?
41.(2021·河南中原·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国人家庭中占据重要地位。80年代,永久、飞鸽、凤凰、金狮牌、红旗,成为家喻户晓的大牌子,购买自行车成为女孩子嫁人的一大标准……截止到2018年,我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在拥堵的城市交通中迅速成为人们出行的“宠儿”,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迅速。
——摘编自《回顾中国自行车的发展史》
材料三 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互联网技术与快捷支付的兴起。中国发展共享经济……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国自行车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自行车交通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近年来,共享单车存在乱放、肆意破坏、交通事故法律维权难等乱象,请你结合实际,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42.(2021·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郑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明,计划今年暑假进行社会调查。请你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该社会调查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请你就其中一个地点,选择恰当的调查形式和调查对象各一例(写出字母即可),并简述选择的理由。调查形式:
A.人物访谈B.问卷调查C.查阅资料D.实地调查
调查对象:
A.亲属长辈B.国棉厂退休职工C.郑州市档案馆 D.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3)你能为家乡变得更美好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43.(2021·河南濮阳·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除了传统的消费、娱乐以外,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移动应用多方向满足用户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的进一步“网络化”。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四组图片找出衣、食、住、行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原因?面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应怎样做?
44.(2021·河南舞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2017年农村发展情况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69331.7 13432.4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但质量差,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各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1)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哪一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图表数据,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原因。
45.(2021·河南洛宁·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巨星陨落,举国悲痛!2021年5月22日中午,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当地市民在雨中夹道送别,过往车辆自发鸣笛,许多人围着灵车失声痛哭……他培育的新水稻品种,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三所说的科学家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该成就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46.(2021·河南西华·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部分,单位:%)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这就导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联系生活实际,举出能体现这种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的具体事例一例。
47.(2021·河南淅川·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
材料三 张豪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3碗饭,你却连1碗都吃不了。”张豪分辩道:“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你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时下,先进的中国人”遇到了怎样的“纠结“?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4)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请你谈谈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5)当今生活逐渐富裕的情况下,我们应倡导怎样的生活方式?
48.(2021·河南确山·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 80年代以后,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温家宝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论述题
49.(2021·河南淮阳·八年级期末)请对比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所以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点睛】
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语句“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一记就是37年”,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联系教材及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做出判断。
2.A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约增长了105倍和100倍”、“2018年底,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可见,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加强,这说明政府对民生比较关注,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水平的比较,故B不符合题意;社会保障制度完备,表述片面,故C不符合题意;出行的方式发生巨变,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A
【详解】
依据题干“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立足自身解决了温饱问题,由吃不上到吃饱,吃得起,国人和胃口一天天好起来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30多年”即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民解决了温饱,经济发展起来。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项符合题意;2017年11月27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B项不合题意;CD两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4.D
【分析】
【详解】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家改变了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展示个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丰富起来,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假期的延长,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③④符合题意,此题选择答案D。
5.D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所穿的服装的特点是: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中山装或蓝解放装,所以不符合题意的是D。
6.A
【详解】
材料中的布票、衣服数量有限及色彩单调都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表现,说明经济困难,A正确;BC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
7.A
【分析】
【详解】
题干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三个不同时代农民赶集的情况,图片一是“肩挑”赶集,图片二是拖拉机赶集,图三是“网上”赶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D
【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起步。抗美援朝是1950——1953年,大跃进是1958——1960年,红卫兵出现的时间是1966——1976年,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D。
9.D
【详解】
依据材料“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表面上是人们掌握时间的办法的变化,其实质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的提高。结合课本所学,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0.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称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而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这些商品主要都是本国生产的,不再具有“洋”所代表的含义,这说明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B项正确;日用生活必需品能够自己生产,不再需要从国外进口,与崇洋媚外和脱离世界市场无关,排除A、C项;题干“洋布、洋火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结果,说明不了国际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1978—1996年,广东某城市居民肉类、禽类、奶类的消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非减少,故D符合题意;主食消费减少,从1978—1996年,广东某城市居民肉类、禽类、奶类的消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可见,各种副食品消费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肉类、禽类、奶类属于副食,副食的增加是由于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追求更加均衡的饮食,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B
【详解】
根据“粮油商品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粮油票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B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A排除;市场经济时期粮油票已经退出市场,C排除;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排除。故选择B。
13.B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三幅漫画反映了从不行赶集到开拖拉机赶集再到现在直接在网络中购买产品的变化,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通信的变化引起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变化,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4.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属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变化,故B. ②③符合题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饲养业改革开放以前的困窘局面,故含有①④的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后衣食住行的变化,排除含有①④的ACD选项。
15.C
【详解】
依据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可以看出,食品支出在逐渐下降,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支出明显提升,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符合题意;ABD项都推动了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择C。
16.C
【详解】
依据题干“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微信支付”、“滴滴打车”、“淘宝购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反映了互联网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便于了人们的生活。C正确;“互联网发展百利而无一害”“互联网经济已经取代了实体经济”表述是错误的,AB排除;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D排除;故选C。
17.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网查询、②搜集布票粮票、③翻阅文献资料,都是可以了解和探究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情况的有效方式,①②③符合题意;穿越时空体验是不可能实现的,排除④。故选B。
18.B
【详解】
根据材料“‘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及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B项正确;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A项正确;“城市交通非常落后”、“人们出行大多选择民航”、“中国交通建设一直领先世界”的说法均与史实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
依据“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人们热衷于网上购物,也反映了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①②③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比较,无从得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主导,而且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④排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1.C
【详解】
根据题干“送嫁妆”统计表,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20世纪90年代也有“被褥、‘红包袱’”,可得出中国结婚保留了特色的传统,①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20世纪90年代“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收入的增加,使的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现代化,③④符合题意;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来,排除②。综上所述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
22.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生活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与“21世纪生活三大件”“房子、 车子、票子”的描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故C正确;题干材料中的描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材料并不能体现建立了立体化的交通设施,故A错误;题干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生活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与“21世纪生活三大件”“房子、 车子、票子”的描述并未体现人民衣食方面的内容,故B错误;题干材料中的描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材料并不能体现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故D错误。综上答案C。
2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食物匮乏单调。改革开放以来,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食物匮乏单调。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B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在早年的香港电影里,与内地人有关的镜头似乎只有一种类型,就是“逃港”(即偷渡)。而如今,内地的居民仍然频繁往来于香港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成为香港旅游购物的主力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经逃港是因为香港经济发展好,生活水平高,后“仍然频繁往来于香港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成为香港旅游购物的主力军”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内地经济迅速发展,居民富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内地居民角色的变化最能说明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B项正确;题干旨在从经济角度论证改革开放的影响,ACD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项。
【点睛】
25.B
【详解】
材料“正式进入医保‘码’时代,看病买药不用带卡”体现的是科技发展便利民众生活,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
26.B
【详解】
根据“1953年,北京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到1962年,北京共有55类290种日用品实行凭票供应。1993年5月使用了40年的商品票证在北京退出了历史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经济发展较慢,物质匮乏,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发行商品票证,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后,促进了经济的腾飞,1993年我国已经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票证退出历史舞台,B符合题意;ACD项与商品票证生与灭的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择B。
27.A
【详解】
依据题干“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21世纪特色婚宴个性扬。”可以看出从80年代开始婚宴档次高了,说明人民生活富裕了,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了。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会后在农村进行改革,80年代开始对城市改革,80年代对外开放开始起步。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富裕有钱了,婚宴也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题干婚宴形式的变化,观念、习俗的改变,教育的进步对婚宴形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CD项;故选A。
2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图A所示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图中人物的服装色彩和样式单一,A表现的是改革开放以前,符合题意;图B、图C、图D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饮食方面,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人均住房面积增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交通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交通取得飞速发展,BCD能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状况,不符合题意。故选A。
29.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故选B。
30.A
【详解】
根据材料中第一手史料的定义可知,“2019年国庆节阅兵原始影像”属于第一手史料,因为原始影像是当时留下的历史记录,A项正确;二手史料属于间接史料,包括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排除B和D项;纪念邮票也属于二手史料,排除C项。故选A项。
3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衣着变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市场上的产品日益多种多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A项正确;西方文化影响扩大,只能说是人们衣着变化的外部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服饰品味逐渐提升是这一变化的表现,而非根本原因,排除C项;服装产业迅猛发展是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3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布票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2021年是市场经济,不可能存在布票,C项正确;住小洋楼、穿现代服装、用微信支付都属于新兴事物,在2021年都能看到,排除ABD项。故选C项。
33.C
【详解】
据所学可知,①生存性的食品是维持生命体正常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是满足生存性的需要,①排除;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是满足生存性的需要,更要吃得好,玩得好,消费品味提高,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并扩大,②、③、④、⑤正确;故选C;A、B、D排除。
34.C
【详解】
依据题干“公路网”、“民航大国”、“高铁”、“轨道交通”的信息可知,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迅速发展,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这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吗,使得人们出行方式多样化,①③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②我国交通发展落后这一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的ABD;故选C。
35.A
【详解】
根据题干“1980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增长50.7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无法说明河南率先跨入小康社会和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也不能体现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排除BCD项。故选A项。
36.D
【详解】
根据材料从“从“粮票”到“移动支付”,支付方式的改变,折射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可得,支付方式的简便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支付创新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符合提议要求,故选D项;材料没有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点,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从一五计划到三大改造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是改革开放后支付方式的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信息化不是重点,故排除C项。
37.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用微信聊天、手机移动支付等”,可知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定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材料表明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项正确;邮电通信,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广播影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新技术、新观念,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
38.C
【详解】
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有关内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解除了我国人民退休、失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等,故C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义务教育的普及,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对外开放的深入,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9.(1)食材变得丰富;海外食品出现;吃法花样翻新;饮食消费更加便利。
(2)对外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物资的丰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科技的发展。
(3)办一期健康饮食的板报等。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莱肴也变得丰富多彩”得出食材变得丰富,海外食品出现;依据“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得出吃法花样翻新;依据“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得出饮食消费更加便利。
(2)依据材料二“ 1979年1月,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得出对外开放的实施;依据“1980年9月30日,北京出现了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店”“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得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依据“1993年,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得出物资的丰富;依据“今天,人们不仅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吃的健康”得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等。
(3)联系生活实际,作为青少年学生,可以从宣传饮食健康方面为人们饮食健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办一期健康饮食的板报、制造健康饮食的视频等。
40.(1)
时期 主要通信方式(特点)
七八十年代 书信、电报
九十年代 公共电话、固定电话
21世纪以来 手机流行(互联网电话、视频)
(2)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3)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七八十年代……写信或发电报……”可知,七八十年代,书信、电报;根据所学和材料一“90年代……固定电话……磁卡话机”可知,九十年代,公共电话、固定电话;根据所学和材料二“21世纪,手机开始流行……可视频通话”可知,21世纪以来,手机流行,互联网电话、视频。
(2)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程”可知,原因有,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3)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
41.(1)从自行购买到扫码租赁;从家庭必备出行工具变为绿色环保的出行目的。
(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快捷支付的兴起;贯彻国家新发展理念的优势。
(3)规范运营商的投放和租赁;对乱停乱放行为进行相应处罚;增加对共享单车停放的监管;自觉遵守城市文明公约,践行开享发展理念。
【详解】
(1)根据材料二“80年代,……,购买自行车成为女孩子嫁人的一大标准……截止到2018年,我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可知,从自行购买到扫码租赁;根据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国人家庭中占据重要地位。……截止到2018年,我国每天共享单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可知,从家庭必备出行工具变为绿色环保的出行目的。
(2)根据材料三“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互联网技术与快捷支付的兴起”可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快捷支付的兴起;根据材料三“中国发展共享经济……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可知,贯彻国家新发展理念的优势。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政府角度、社会角度、骑行者角度等提出建议。如规范运营商的投放和租赁;对乱停乱放行为进行相应处罚;增加对共享单车停放的监管;自觉遵守城市文明公约,践行开享发展理念。
42.(1)郑州的发展历程(或郑州建筑的变迁或郑州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2)示例:国棉厂。调查形式:C;理由:现在网络发达,网上查阅资料最快捷、方便。调查对象:B。理由:退休职工亲身经历了国棉厂的风雨历程,可以获得更多生动、鲜活的一手资料。
(3)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做美化城市的志愿者。(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做到即可)
【分析】
【详解】
(1)依据图片材料“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国棉厂,承载着一代乃至数代郑州人的记忆”“郑州亚细亚—20世纪90年代的弄潮儿——郑州亚细亚商场”“郑东新区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大玉米’”并结合所学,为该社会调查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是郑州的发展历程。
(2)依据所学可知,如选择郑州国棉三厂;选恰当的调查形式是C;因为现在网络发达,网上查阅资料最快捷、方便。调查对象:B。因为退休职工亲身经历了国棉厂的风雨历程,可以获得更多生动、鲜活的一手资料。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做到即可。如为家乡变得更美好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有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做美化城市的志愿者。
43.(1)变化:衣:从衣着蓝灰黄到衣着多彩又多样;食:从食物匮乏缺营养到饮食搭配讲营养;住:从居住多为土坯房到住进楼房讲宽敞;行:由自行车王国到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原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2)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或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信息环境。
【分析】
【详解】
(1)仔细观察图片,从材料一中四组图片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穿从衣着蓝灰黄到衣着多彩又多样;吃从食物匮乏缺营养到饮食搭配讲营养;住从居住多为土坯房到住进楼房讲宽敞;行由自行车王国到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2)据题干材料“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并结合所学,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原因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或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信息环境。
44.(1)服饰。
(2)我国农村农业总产值上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铁路里程增加;铁路布局更加合理;铁路设备国产化;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4)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升。
【详解】
(1)依据图一“列宁装”图二“时髦的打扮与周围人单调的衣着不同”图三“新世纪的中国服装”可知,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服装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1978-2017年农村发展情况表”可以看出,从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增长,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信息“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各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可知,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有:铁路里程增加;铁路布局更加合理;铁路设备国产化;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共共产党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中国在各方面都焕发生机。
45.(1)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2)杂交水稻研究袁隆平发现的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淡泊名利、刻苦钻研、一心为国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
(1)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和材料二“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的信息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的变化是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说的科学家是袁隆平,他的主要成就是杂交水稻研究;袁隆平发现的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学习他淡泊名利、刻苦钻研、一心为国的精神。
(3)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46.(1)食品消费支出在逐渐下降;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支出明显提升。
(2)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
(3)示例:人们注重旅游、健身、看电影等休闲娱乐;重视教育投资等。
【详解】
(1)据材料一中的数字可以看出,食品消费支出在逐渐下降;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支出明显提升。
(2)据材料二“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这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消费结构也长期处于升级”可知,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发展,人们收入增加,消费观念改变。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人们注重旅游、健身、看电影等休闲娱乐;重视教育投资等。
47.(1)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2)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问题。
(3)因果关系:改革开放使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饮食结构丰富,讲究营养均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倡导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资源,响应“光盘行动”;不奢侈浪费,低碳生活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可得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根据材料“。……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可得出原因: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根据材料“……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可得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2)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可以看出,“时下,先进的中国人”遇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问题。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开放”与材料二“反映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改革开放使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根据材料三“……张豪分辩道:‘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你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结合所学知识,这段话说明了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饮食结构丰富,讲究营养均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倡导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资源,响应“光盘行动”;不奢侈浪费,低碳生活等。
48.(1)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2)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以)
(3)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等。
【分析】
【详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从票证时代进入了信用卡时代。材料二“80年代以后,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物质产品需求的不断丰富。“票证”是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的专用购买凭证。改革开放后,物质产品的丰富使人们在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是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2)依据材料二“……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可知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此外,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还在于,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重视科技与教育。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可知,可归纳几个方面。如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的措施有: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等。
49.改革开放后的五彩缤纷
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穿衣服要凭借布票才能得到,并且做成的颜色和款式非常单一,体现出我国生产力相对比较低,生活水平较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穿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生活内容丰谷多彩了起来。
【详解】
本小题相对较为开放,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意及历史背景即可,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开放后的五彩缤纷 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穿衣服要凭借布票才能得到,并且做成的颜色和款式非常单一,体现出我国生产力相对比较低,生活水平较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穿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生活内容丰谷多彩了起来。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