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我们经常用“尊严来自于实力”“尊严必先自强”等名言警句作为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座右铭。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莫不如此。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中国人民真正享有“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3.国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指( )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获得解放
5.那一天,西藏人民迎来暗夜后的黎明。古老的雪域高原自此换了人间,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黑暗走向光明。西藏人民“走向光明”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6.1950年,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由此可见,中国当时出兵朝鲜的根本目的是( )
A.保家卫国 B.为解放东北做准备
C.解放朝鲜 D.打倒帝国主义
7.“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这段话赞扬的“这场战争”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8.新冠肺类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卡片,其中有误的是( )
背景: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过程: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把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10.一位日本教授说:“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这位日本教授表达的观点是( )
A.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美援朝解放了朝
C.抗美援朝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D.抗美援朝后成立了新中国
11.下图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取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 )
A.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
C.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
12.下面是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其中①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3.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 )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快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4.《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其中第三次“大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次“大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5.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非选择题
16.“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欢天喜地】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事件)?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惊天动地】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激战”中的典型战役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改天换地】
材料三: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3)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通过该事件,消灭了哪一阶级?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B.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材料二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可知,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些社会阶层中进行?这次土地改革的结果怎么样?
(4)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答案:
1-10:BBCCC; AABDA; 11-15:DBCDC
16.(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地主所有到农民所有;土地改革;地主阶级
(4)B
17.(1)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的开始。
(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