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河北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河北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9 22: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选择题
1.(2021·河北雄县·八年级期末)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国歌是指( )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
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
2.(2021·河北迁安·八年级期末)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次会议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一大 D.1956年中共八大
3.(2021·河北景县·八年级期末)胡乔木在回忆某次会议时说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大智大勇,虚怀大度,既能提出完整正确的建国方案,又能虚心听取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平等协商国家大事。”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大 D.中共八大
4.(2019·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初时,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2021·河北平泉·八年级期末)2021年2月1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强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提高研究谋划工作的政治站位、理论站位、时代站位。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下列哪次会议有关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6.(2021·河北大名·八年级期末)升国旗、奏唱国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国歌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国际歌》
7.(2021·河北正定·八年级期末)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中共秘密安排20批民主人士北上,其中有119人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共这一举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讨论出兵抗美援朝的事宜 B.邀集各党派代表建立联合政府
C.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8.(2021·河北临漳·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刑法》
9.(2021·河北·石家庄二十三中八年级期末)□□□□是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无法绕开的节点,是宪法探索之路上的坐标,在1949年指引着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法制之路的原点。下列适合填入□□口□处的内容是
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五四宪法》
D.《八二宪法》
10.(2021·河北路北·八年级期末)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2021·河北三河·八年级期末)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2.(2021·河北广平·八年级期末)它的任务是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制定中国人民自己的宪章,组织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它"是
A.中共一大 B.一届人大
C.一届政协 D.中共八大
13.(2021·河北涿鹿·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 “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双十协定”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4.(2021·河北青龙·八年级期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一份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文件,该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5.(2021·河北赞皇·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2021·河北涿鹿·八年级期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1949 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政协会议”确立的
A.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B.采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以《国际歌》为代国歌
17.(2021·河北桥西·八年级期末)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这次会议
A.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18.(2021·河北桥西·八年级期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在这个会议上做出了一系列决定,下面哪个不是本次会议的决定( )
A.国旗 B.国歌 C.首都 D.国徽
19.(2021·河北围场·八年级期末)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指( )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获得解放
20.(2021·河北任丘·八年级期末)“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布达拉宫广场飘扬”。符合这一史实的结论是( )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B.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
C.1962年西藏完成民主 D.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21.(2021·河北青龙·八年级期末)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 平解放。这意味着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大陆获得了领土统一
C.废除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D.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22.(2021·河北临漳·八年级期末)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新疆获得解放 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
23.(2021·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 B.③⑤④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①③
24.(2021·河北涿鹿·八年级期末)“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这首诗真实记录了(  )
A.民国建立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5.(2021·河北任丘·八年级期末)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开国大典 D.西藏和平解放
26.(2021·河北河间·八年级期末)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文中两个天安门有关的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 B.鸦片战争和南京解放
C.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和开国大典
27.(2021·河北平泉·八年级期末)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建立( )周年
A.72 B.73 C.82 D.83
28.(2021·河北怀安·八年级期末)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28响象征什么(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奋斗28年 B.28人
C.28个军队 D.28是个吉利数字
29.(2021·河北大名·八年级期末)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30.(2021·河北·隆尧县固城中学八年级期末)下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C.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31.(2021·河北卢龙·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的含义正确理解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实现了工业化
32.(2021·河北平泉·八年级期末)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三大改造完成
33.(2021·河北正定·八年级期末)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能够反映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特征的是( )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发展创奇迹;奥运世博扬国威 D.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34.(2021·河北武安·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真正的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下列不能体现该“大事变”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B.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5.(2021·河北定州·八年级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求梦想始于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36.(2021·河北青县·八年级期末)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银行”,到“人民币”“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推翻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37.(2021·河北宽城·八年级期末)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以下对“新的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38.(2021·河北宽城·八年级期末)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39.(2021·河北·平山县外国语中学八年级期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40.(2021·河北遵化·八年级期末)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和探索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1.(2021·河北路北·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42.(2021·河北宣化·八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恶性循环的命运。根据该观点,中国改变“恶性循环的命运”的标志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3.(2021·河北兴隆·八年级期末)习主席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4.(2021·河北赞皇·八年级期末)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括号中应填写( )
A.辛亥革命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D.进行三大改造
45.(2021·河北桥西·八年级期末)《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其中第三次“大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次“大革命”是
A.辛亥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三大改造
46.(2021·河北涿鹿·八年级期末)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47.(2021·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材料主要评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A.背景 B.经过 C.意义 D.时间
48.(2021·河北滦州·八年级期末)中国人民站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遵义会议 C.新中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简答题
49.(2021·河北青县·八年级期末)“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三、综合题
50.(2021·河北怀安·八年级期末)图片记录着历史。下列图片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筹备到成立再到巩固的历程。从请仔细阅读图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1)图一(共同纲领)所示文件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2)图二所示事件发生于何时?图片中站在中间前方的人是谁?他在向世界人民宣告什么
(3)图三中“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4)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巩固的历程,说说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C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B项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故选A。
3.B
【详解】
第一届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筹备新中国的会议,由“能虚心听取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平等协商国家大事”,可知是中共和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会议,故B符合题意;中共七大和中共八大都只是中共的代表大会,所以AD不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大没有特别强调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所以C不符合题意。
4.C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及所学可知,被周恩来称为“剧本”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了筹备新中国,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项正确;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A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A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不仅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也标志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正确;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B排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排除;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后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D排除。故选A。
6.A
【详解】
根据题干“我国的国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A项符合题意;《黄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际歌》都不是我国的国歌,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7.D
【分析】
【详解】
据材料可知,此时三大战役已经结束,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中共秘密安排20批民主人士北上,其中有119人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其中心议题是“筹备新中国”,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开始,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邀集各党派代表建立联合政府”是抗日战争胜利时的话题,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953年一五计划制定,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8.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在建国初期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宪法;选项B建国后颁布的土地改革的专门法律;选项D建国后颁布的专门法律,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9.B
【详解】
依据题干“1949年指引着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法制之路的原点”,《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1912年颁布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故A不符合题意。《共同纲领》为1949年新政协颁布,在建国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五四宪法》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故C不符合题意。《八二宪法》为1982年修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详解】
根据“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可知这里的“它”指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与“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
1945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故D符合题意;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排除A;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排除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排除C。故选D。
12.C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它”是一届政协,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使命,通过的《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提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并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排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排除;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D排除。故选C。
1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讨论通过了新中国的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了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民族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和人民的民主权利等基本政策。至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之前,《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故B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故A排除;“双十协定”是重庆谈判的成果,与题干无关,故C排除;《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故D排除;故选B。
14.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D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排除;《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而活宪法行贿的重要文件,B排除;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C排除;故选D。
15.C
【详解】
根据所学,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故C项符合材料的主旨;中共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并没有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排除AB项;D项是1954年一届人大,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
71年前的政协会议是指1949年。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此次会议主要是筹建新中国,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不是以《国际歌》为代国歌。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的方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确立了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A、B和C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7.C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会议上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召开,通过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和B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1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可知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是国徽。选项D符合题意;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选项ABC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C
【分析】
【详解】
根据“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项正确;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排除B项;海南岛战役为人民解放军在尔后的解放沿海及其他岛屿的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成功经验。海南岛战役后不久,人民解放军又成功地攻取了万山群岛,至此,中南地区全部解放。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0.A
【详解】
据材料“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布达拉宫广场飘扬”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藏解放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A正确;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B;1959年西藏开始实行西藏民主改革,完成民主改革的时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排除C;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排除D。故选A。
2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B符合题意。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改革完成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AC错误。西藏自治区正式设立的时间是1965年。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B。
2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B符合题意;新疆获得解放是1949年,那时西藏还未解放。故A不符合题意;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是在西藏回归之后,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D
【详解】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填⑤;1927年,毛泽东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星星之火,第二个方框填④;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三个方框填写②;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灯塔指引,填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填③。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24.C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这首诗描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召开开国大典时候的场景,故C符合题意;民国的国旗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而非五星红旗,故A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没有旗帜,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立在上海,而非北京,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C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C符合题意;政协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A不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于1954年,B不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A
【详解】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从此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而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胜利,因此“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指的便是五四运动、开国大典,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7.A
【分析】
【详解】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年是2021年,因此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建立72周年,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28.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54门大炮”表示当时统计的我国有54个民族,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的各民族大团结。“28响”象征着自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伟大历程。从此,每逢重大庆典及重要的迎宾活动,均是“54门礼炮齐鸣28响”。 故A符合题意;B、C和D说法均不符合“28响”的象征意义。故选A。
29.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现场照片是对开国盛况的真实纪录,是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ACD三项均经过了人为加工,是第二手史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
30.C
【详解】
根据图示本大事年表讲述的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因此能够最准确描述该大事年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所以C符合题意;抗日战争发生在1931-1945年,A排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发生在1921年之前,B排除;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发生在1945年之后,D排除。故选择C。
31.B
【详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故B符合题意;A是1921年,排除A;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实现了工业化是改革开放之后,排除D。故选B。
32.B
【分析】
【详解】
根据“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故B项符合题意;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备建设新中国,人民还没有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时间在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间在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33.B
【分析】
【详解】
据材料“反映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特征”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新中国成立时期,故“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欢呼庆祝,B项正确;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排除A项;“发展创奇迹、奥运世博扬国威”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排除C项;“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34.A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大事变”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中华大地真正的主人,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A符合题意,故选A;BCD均是“大事变”的历史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
35.A
【详解】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摆脱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终于站起来了,A符合题意;土地改革运动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都是政权建立后,巩固政权的事件,不是开始,BC项不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完成是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6.A
【详解】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命运,当家作主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A正确;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56年,关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人民地位无关,B错误;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C错误;推翻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通过1950-1952的土地改革实现的,时间不匹配,D错误。故选A。
3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发生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故D对“新的纪元”的理解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故A对“新的纪元”的理解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B对“新的纪元”的理解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8.A
【详解】
依据题干“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知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新中国建立,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出现在世界东方,A正确;1950年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农民获得土地,翻身解放,不符合题意,B排除;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题意,C排除;1997年香港回归,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洗雪了百年国耻,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选A。
39.A
【分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A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B与题意无关;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C与题意无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D不符题意。
4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因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题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联系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即可。
41.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项正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A项;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并没有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排除D项。
42.B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恶性循环的命运”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B符合题意;中华民国建立不久,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A排除;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排除;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使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排除。故选B。
43.B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人民当家做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项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但是仍然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这是新中国实现国家独立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4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在五四运动前,排除A项;民国建立也是在五四运动前,排除B项;三大改造不属于里程碑,故排除D项。故选C项。
45.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故C符合题意。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指辛亥革命,推动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是解放战争,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4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是“新”的主要体现,C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A项;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排除B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47.C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主要评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背景、意义和时间,排除ABD。
48.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号,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故C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因此题干信息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1)起临时宪法作用。
(2)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详解】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以相当于当时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解决了在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永远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条件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怎样建设新国家的根本问题,给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继续前进的社会主义方向,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3)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标志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