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罗梭》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
年级: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快乐的罗梭》是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这是一首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通过半年的音乐课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有一定的听辨、表演能力,在聆听、演唱方面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欣赏《快乐的啰梭》,学生感受、体会彝族歌舞的风格特点,记住并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了解乐曲结构和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能分辨乐曲中所使用的拨弦乐器,对弹拨乐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积极性。
3.能用唱、跳、奏等多种方式表现乐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体会《快乐的罗梭》的音乐的风格,记住并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初听音乐
师生随《快乐的罗梭》音乐律动进教室。
[设计意图]
运用彝族舞蹈动作律动导入,初步感受《快乐的罗嗦》主题音乐,并体会彝族音乐风格和音乐情绪,为后面的表演做铺垫。
(二)认识弹拨乐器
1、播放月琴视频
学生观看月琴的外形特点,听辨月琴的音色,模仿月琴的演奏姿势。
2、播放琵琶视频
学生观看琵琶的外形特点,听辨琵琶的音色,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
3、播放扬琴视频
学生观看琵琶的外形特点,听辨琵琶的音色,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观察乐器外形、听辨乐器音色、模仿弹拨乐器演奏姿势等活动,为学生在欣赏乐曲过程中能分辨乐曲中所使用的弹拨乐器作铺垫,让学生对弹拨乐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积极性。
(三)、介绍彝族
1、导入: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的名字叫《快乐的罗梭》。看到乐曲的名字你想到了什么?
2、介绍罗梭的意思
3、通过视频介绍彝族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短片向学生介绍彝族的生活、音乐文化,加深学生对彝族的了解。
三、分段欣赏
(一)、欣赏第一部分
1、初听第一部分:听辨主奏乐器是什么?乐曲是几拍子的?
2、出示主题音乐,视唱曲谱
3、填词演唱
4、复听第一部分:听辨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用不同的动作表现。
5、再听第一部分:听辨主题音乐在音区上的变化。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音区的变化。
6、学跳舞蹈动作:播放视频舞蹈,学生学跳动作
7、随音乐用舞蹈来表现乐曲的第一部分
(二)、欣赏第二部分
1、初听:听辨主奏乐器是什么?乐曲的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复听:这段音乐旋律优美抒情,与第一部分形成了对比,好像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谈天。
请你找自己的好朋友、小伙伴一起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吧,或者模仿琵琶的演奏方式来表演吧。
(三)、欣赏第三部分
1、初听:听辨主奏乐器是什么?乐曲是几拍子的?与哪部分音乐相似?
2、复听:出示打击乐器伴奏谱,学生随音乐用串铃表现
[设计意图]
在视唱、聆听、模仿、听辨、打击乐器伴奏等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绪,听辨主题音乐、音区变化,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段落。让学生更细致的理解音乐作品,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四、完整欣赏,表现乐曲
1、完整地欣赏全曲,听一听全曲分几部分?
2、表演展示全曲:让我们再随着《快乐的啰梭》一起跳起来,共同感受彝族人民的幸福与快乐!
随音乐完整表现
A B A′
律动 模仿乐器演奏 律动
律动 打击乐器伴奏
[设计意图]
表现音乐,拓展音乐,使学生最大限度的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情感的陶冶。
教师小结:同学们,彝族人们就是伴着这样欢快的歌声,跳着这样优美的舞蹈,过着幸福的生活的。让我们也随着欢快的乐曲,跳着舞走出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