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河北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河北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0 07:4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7明朝的灭亡
1.(2021·河北大名·七年级期末)历史课上讲了这样几个词:女真首领、八旗制度、举兵反明。与这几个词有关的人物是
A.朱元璋
B.努尔哈赤
C.耶律阿保机
D.吴三桂
2.(2021·河北河间·七年级期末)“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3.(2021·河北怀安·七年级期末)下列选项中不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的是
A.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政府不断加派赋税,农民又遭天灾
D.欧洲殖民者的侵入
4.(2021·河北宽城·七年级期末)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
A.阿骨打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5.(2021·河北滦南·七年级期末)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等贵贱 B.均田免赋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有田同耕
6.(2021·河北任丘·七年级期末)推翻明代统治的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7.(2021·河北·平山县外国语中学七年级期末)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努尔哈赤都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下列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阿骨打——契丹国 B.阿保机——蒙古国 C.努尔哈赤——后金 D.铁木真——金
8.(2021·河北香河·七年级期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 )
A.“洗涤朝廷” B.“替天行道” C.“均田免赋” D.“高筑墙,广积粮”
9.(2021·河北定州·七年级期末)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统治
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10.(2021·河北遵化·七年级期末)明朝末年流行的歌谣中说“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此处的“闯王”是
A.陈胜
B.岳飞
C.李自成
D.吴三桂
11.(2021·河北唐县·七年级期末)“1629年,李自成起义并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李自成帅军攻入北京城。”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自成起义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12.(2021·河北青龙·七年级期末)下列从隋至清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隋一唐一辽宋夏金一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B.隋一辽宋夏金一唐一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C.隋一唐一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元一明一清
D.隋一唐一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明一元一清
13.(2021·河北正定·七年级期末)历史上曾流传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
A.黄巾起义 B.隋末大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4.(2021·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某小说写道:李自成骑马行至紫禁城第一重门承天门(今天安门)时,望着写有“承天之门”的匾额,对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部下道:“我若射中‘天’字,当一统天下。”话毕盘马弯弓,一箭飞出,未能正中,射在“天”字之下。牛金星忙打圆场说:“中其下,当中分天下。”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辽与北宋的和战 B.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C.明朝的灭亡 D.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5.(2021·河北涿鹿·七年级期末)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A.规定严明军纪 B.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C.严禁侵占民房 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6.(2021·河北路北·七年级期末)"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表明广大群众欢迎和拥护李自成起义军的原因是
A."均田免赋"符合农民的要求 B.李自成规定不许妄杀一人
C.李自成出身农民家庭 D.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
17.(2021·河北武安·七年级期末)下面的表格从某一角度反映了中国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①是
起义名称 口号
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① 均田免赋
太平天国运动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A.楚汉之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8.(2021·河北曲阳·七年级期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到之处,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其根本原因是
A.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农民觉悟性高,拥护起义军
C.陕西北部一带连年自然灾害 D.“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
19.(2021·河北青县·七年级期末)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农民起义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唐末黄巢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李自成起义
20.(2021·河北卢龙·七年级期末)明朝后期,造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
A.地方官员相互混战 B.皇帝大多不务正业
C.官僚地主兼并土地 D.陕北一带连年大旱
21.(2021·河北曲阳·七年级期末)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其中,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带领军队攻打明朝,接连取胜。B项符合题意;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建立南京。A项不合题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辽。C项不合题意;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力图统一全国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女真首领、八旗制度、举兵反明”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可知是女真族的首领努尔哈赤,举兵反明,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朱元璋是汉族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建立明朝;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首领,建立契丹国;吴三桂是明朝的将领。
2.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开进北京城”可知,此内容反映的事件是李自成起义。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1643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1644年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3.D
【详解】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应选择“错误”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的侵略在明朝中期没有到达中原地区,不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因此D项符合题意,故选D。ABC三项都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4.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明朝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后金建立后,多次打败明军,夺取了明朝广大地区。C项符合题意。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1115年建立金,A项不合题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B项不合题意;1616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D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5.B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不断壮大,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等贵贱是南宋农民起义领袖钟相、杨么提出的;选项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吴广起义起义的口号;选项D有田同耕是太平天国时期《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6.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李自成的军队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1644年,李自成的队伍攻破北京,明朝灭亡,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在秦末,A不符合题意;黄巾起义在东汉末,B不符合题意;黄巢起义在唐末,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因此,C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正确,故选C项;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因此,A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不正确,排除A项;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因此,B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不正确,排除B项;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因此,D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不正确,排除D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C符合题意。ABD项口号与李自成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均田免粮”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容,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0.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均田免赋”的口号的提出,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新阶段。“闯王”是李自成,故C符合题意;陈胜、岳飞、吴三桂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B
【详解】
根据“1629年,李自成起义并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李自成帅军攻入北京城。”可得出描述的是过程,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
1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581年,隋建立。618年,唐建立。907年,五代十国开始。916年,辽建立。960年,北宋建立。1038年,夏建立。1115年,金建立。1271年,元建立。1368年,明建立。1636年,清建立。故C排序正确,符合题意;五代十国在辽宋夏金之前出现,排除AB;元朝出现时间早于明朝,排除D。故选C。
13.D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出身于陕西来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所以题干民谣反映的是明末李自成起义,D项正确;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隋末大起义发生在隋朝末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
据材料“小说中的人物李自成、牛金星”等信息可知,这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故C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交战双方的“和、战”,只是强调李自成射箭的“寓意”,故A错误:元朝在明朝之前,而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的领袖,B错误;材料未涉及“台湾”,而是强调“紫禁城”,这是明朝的都城(今北京),D错误。
1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B项正确;A项是军纪,与土地所有制无关,排除A项;CD是军队的纪律,与土地所有制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忘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侵略,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河南、湖广等10余省。可知人民欢迎“闯王”的主要原因是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符合农民的要求,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李自成规定不许妄杀一人、出身农民家庭、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的信息,排除BCD。故选A。
1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1629年,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①是李自成起义,选项D符合题意;秦亡后,刘邦项羽楚汉之争、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的灭亡、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王朝,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18.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李自成起义中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这一口号迎合了农民的需要,所以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故选D;AC是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农民觉悟性高”的说法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人民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是因为起义军迎合了人民的需要,排除B。
19.D
【详解】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起义军起义过程中,针对明朝地权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粮”口号,D符合题意;ABC项与“均田免赋”口号无关,排除。故选择D。
20.C
【详解】
明朝后期,造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官僚地主兼并土地,造成很多农民无地可耕,故C正确;明朝后期没有出现地方官员相互混战的局面,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明朝后期的皇帝大多不务正业,但这不是造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故B错误;陕北一带连年大旱是造成陕北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这不是造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故D错误。
21.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故选D;阿骨打建立了金,阿保机建立了辽,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排除ABC。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