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2021·河北迁安·七年级期末)《清史稿·施琅传》载,施琅疏言:“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郑氏)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蛊惑人心,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命允行。”材料中施琅( )
A.阐明台湾对“四省”的重要性 B.主张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C.意在绘制地图加强管理外岛 D.认为台湾地位重要应统一它
2.(2021·河北宽城·七年级期末)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
①册封喇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④武力统一台湾并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2021·河北·平山县外国语中学七年级期末)“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这是康熙皇帝对郑成功的评价,赞扬了他收复台湾的英勇斗争。郑成功是从谁的手里收复了台湾(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日本 D.荷兰
4.(2021·河北临漳·七年级期末)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
A.郑成功 B.岳飞 C.张骞 D.戚继光
5.(2021·河北海港·七年级期末)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2021·河北武安·七年级期末)归纳概括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概括,比较准确的是
A.首次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B.证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2021·河北·曲周县依庄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图为清朝蒋毓英编纂的一部地方志目录。据图可知,清廷已( )
A.设置澎湖巡检司 B.设置台湾府
C.打败荷兰殖民者 D.建立台湾省
8.(2021·河北任丘·七年级期末)宝岛台湾一直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廷在台湾的建制,这两个史实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
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9.(2021·河北正定·七年级期末)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我国某一地区关系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朝代 元朝 清朝 清朝
史实 设立澎湖巡检司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 康熙时期设置台湾府
A.台湾 B.西藏 C.蒙古 D.新疆
10.(2021·河北曲阳·七年级期末)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
A.设置台湾府,加强管理 B.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
C.从事反清复明大业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1.(2021·河北正定·七年级期末)小明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他找的三幅图片,如果要为这组图片设置一个共同的历史主题的话,应是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对外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12.(2021·河北桥西·七年级期末)对下面文本框所示事件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祖国疆域的奠定
C.反抗侵略的胜利 D.民族之间的交融
13.(2021·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清王朝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1885年又在台湾正式建省。这些举措表明清王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推崇儒家学说
C.加强西北边疆的巩固 D.重视对台湾的管辖
14.(2021·河北宣化·七年级期末)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以下素材,由此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③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15.(2021·河北海港·七年级期末)韩老师为学生上网课准备的专题复习资源包中有以下材料,该专题复习的是( )
A.华夏与我、狄等族的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6.(2021·河北青龙·七年级期末)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唐朝人鼎盛时期
B “澶渊之盟” 宋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C 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D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A.A B.B C.C D.D
17.(2021·河北怀安·七年级期末)“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下列与此材料有关的人物是
A.郑和 B.康熙 C.郑成功 D.戚继光
18.(2021·河北滦南·七年级期末)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②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2021·河北迁安·七年级期末)清朝时,蒙古族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皇帝 B.顺治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
20.(2021·河北正定·七年级期末)他在位时,首次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平三藩,设台湾府,三次亲征噶尔丹,打败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被后人称为“圣祖”,他是( )
A.朱元璋 B.皇太极 C.康熙 D.乾隆
21.(2021·河北丰宁·七年级期末)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在于( )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 D.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2.(2021·河北遵化·七年级期末)有同学研究清朝历史时整理出如下史实,据此推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①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②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中俄雅克萨之战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
23.(2021·河北·平山县外国语中学七年级期末)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地区的是
A.西域都护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24.(2021·河北海港·七年级期末)清朝统治者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 C.北庭都护 D.伊犁将军
25.(2021·河北临西·七年级期末)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展开了英勇的平叛战斗。材料主要表述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
A.背景 B.经过 C.特征 D.结果
26.(2021·河北栾城·七年级期末)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A.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B.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六世班禅
27.(2021·河北景县·七年级期末)下面一组文物,能实证的观点是
A.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C.清朝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D.元朝开始了正式管辖新疆
28.(2021·河北正定·七年级期末)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体现了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 )
A.和亲 B.册封 C.平定叛乱 D.设置机构管理
29.(2021·河北曲阳·七年级期末)清初,清王朝授予达赖喇嘛“五世达赖金印”,这反映了清朝( )
A.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 B.创立了驻藏大臣制度
C.废除了西藏土司制度 D.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0.(2021·河北路北·七年级期末)下列图片内容反映了清政府在边疆地区实施的一些举措,其共同作用是
①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稳定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解决了西北和西南边界问题
④说明新疆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1.(2021·河北宽城·七年级期末)十四世达赖喇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通过转世确定继承人,但“达赖喇嘛”这个封号是中国中央政府册封的,不是任何个人随意说了算的。“达赖喇嘛”封号必须经过中央册封始于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二、综合题
32.(2021·河北·平山县外国语中学七年级期末)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统一,是华夏历史的主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明朝末期,欧洲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清朝入关后,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1)材料一中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欧洲殖民者”是谁?1684年,清王朝为了加强东南海防,在台湾设置了哪一机构?
材料二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位于古城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
(2)材料二中“驻藏大臣”是清政府为了监督哪一地方政务而设置的机构?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9日电 当地时间6月17日,美方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一如既往地抹黑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工作,歪曲新疆各族群众基本人权得到有效保障的客观事实,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乾隆时期平定了新疆地区哪一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时期谁率部返回新疆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材料四 毛泽东曾评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时签订的中俄双方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什么?
33.(2021·河北任丘·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材料一中图1、图2、图3所示历史文物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对哪一地区行使行政管辖权。
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的一幅挽联!
(2)这幅挽联赞颂的是谁?
34.(2021·河北景县·七年级期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君主专制加强】
材料一 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朱元璋本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的官制改革,并且扩充监察机构。清朝时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抗击外来侵略】
材料二 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等到他们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溃以后,当局者才觉悟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并非完全决定于个人武艺。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娴熟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每一个步兵班同时配置长兵器和短兵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治理边疆地区】
材料四 郑氏投降后,在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时,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的荒谬主张,施琅则坚决反对。他认为“台湾土地千余里,人民数十万”,“土地肥饶,出产五谷,沃野千里”。同时,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康熙帝采纳了施琅的正确意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行政机构……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除削弱相权外,宋朝的哪项政策能够“为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朱元璋为了实现“皇帝集权、官员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军机处设立于哪个皇帝执政时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戚继光在训练新军时的首要原则是什么?戚继光的军队抗击了哪个国家的侵略者?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话出自哪位历史人物?“贵国”指哪个国家?材料二、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之处?
(4)据材料四,概括施琅坚持治理台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在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意义。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置什么官职进行治理?其治理措施有什么积极的历史意义?
35.(2021·河北路北·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他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为了彻底打败倭寇,他大力整顿军队,招幕新军,严格训练,操练新法。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倭患。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同抗倭,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解除。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 康熙对大臣说:"罗刹(俄国)骚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多年,他们抢掠的地方离我朝发祥地很近,如果不迅速剪除(消灭)的话,恐怕边境的百姓从此不得安生。"
——摘自《大清风云3》
(1)根据材料一,写出"他"的名字并概括"他"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郑成功模渡台湾海峡抗击的对象是什么人?并说明清政府对台湾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主张"剪除"罗刹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剪除"罗刹的结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三位人物事迹的一个共同点。
36.(2021·河北宽城·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 专制发展到顶峰。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除了采用这一制度,元朝还对哪两个地区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
(4)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 A 、B 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5)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台湾和新疆的管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7.(2021·河北滦南·七年级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吐蕃发生在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试分析文成公主入吐蕃所起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文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2)据材料二,指出“三次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请举出一例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材料三:雅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什么原则?
(4)明清时期,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反抗外来侵略方面还曾做了哪些努力?
38.(2021·河北卢龙·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荷兰“赫克托”号舰被击沉。很快赤嵌的荷兰军水源被切断,在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简要评价郑成功。
(2)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辖的?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39.(2021·河北正定·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据史书记载,文成公主的陪嫁物中有多种药品和医书,还有《博唐八十数理》《珍宝之堆》等历算经典。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摘编自马佳莉《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看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
材料二:清朝西藏地区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賜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13年 康煕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材料一中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文成公主人藏的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清朝对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概括上述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40.(2021·河北唐县·七年级期末)民族关系,彰显智慧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多元一体,中国古代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卓越的民族智慧。
历史事件:A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 B册封达赖和班禅 C文成公主入藏 D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E澶渊之盟
(1)上述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分别是:汉朝_________;唐朝________;宋朝________;元朝________;清朝________。(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到答题纸对应的横线上)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亲________;会盟________;册封首领________;战争________;设置机构________。(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到答题纸对应的横线上)
(3)上述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1.(2021·河北雄县·七年级期末)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42.(2021·河北玉田·七年级期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际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材料二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2)材料二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43.(2021·河北栾城·七年级期末)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治安、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崆峭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唐 杜甫《近闻》
材料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 岳飞《满江红》
材料四清朝前期,回部上层发动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清军的有力打击 下,叛乱贵族慌忙西逃帕米尔。不久又逃往巴迭克山,被当地首领擒杀,叛军纷纷投降. 后来清政府又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选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三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它们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中国古代民族间的交流方式有多种,除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方式外,请你再写出两种交流方式。
(4)依据材料四,清朝前期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4.(2021·河北遵化·七年级期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材料二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 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2)材料二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材料三 金瓶掣签制度
金瓶掣签,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3)材料三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写出一点即可)
(4)综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45.(2021·河北·曲周县依庄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
材料三:《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攀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
(1)材料一中松赞干布迎娶的是唐朝哪一位公主?
(2)据材料二指出元朝政府设置的宣政院的主要职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归纳一个主题。
46.(2021·河北桥西·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材料三 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1)材料一中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次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设置了什么官职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47.(2021·河北曲阳·七年级期末)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探究从唐朝到清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平等友好,和同一家】
材料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 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反映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政权并立,以和为贵】
材料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换来了宋辽、宋夏、宋金的长时间和平。
(2)达成宋辽和议的盟约称为“_____”。
【交错杂居,逐渐交融】
材料三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 等杂居相处。…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3)结合材料三,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透过这一现象分析,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什么?
【有效管辖,恩威并重】
材料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4)根据材料四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5)通过上述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48.(2021·河北海港·七年级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秋,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明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请朝的民族政策》
(1)材料一中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出一例在他统治时期与吐蕃及好交往典型事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西藏、台湾地区分别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设置了什么官职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两藏?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49.(2021·河北青龙·七年级期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真挚情感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赤德祖赞(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和同为一家”。
——摘编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四 清朝疆域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2)"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写出唐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3)材料三图中政权①的都城在哪里 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分别设立了什么行政长官管辖西藏和新疆地区 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5)综上所述,概括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50.(2021·河北围场·七年级期末)探究问题
中国政府自古注重民族关系,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图一为唐蕃会盟碑,公元823年立,至今仍巍然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中说,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并说说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见图二
(2)你认为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宣政院印戳(chuō)?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三:西藏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chè)签制度。该制度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将几个“灵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内,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哪些措施?
(4)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三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并绘图以进, 上命允行”,主张在台湾设置机构管理,1684年,设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阐明台湾对四省的重要性,故A不符合题意;清朝是从郑氏收回台湾,故B不正确;施琅主张设机构管理台湾而不是要夺取它,故D不符合题意。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故①是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康熙帝平定了噶尔丹叛乱,故②是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了沙俄的侵略。故③是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故④是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康熙帝的主要历史功绩,认识册封西藏佛教首领、平定噶尔丹叛乱、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都是康熙帝的历史功绩。
3.D
【详解】
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发生时间为1661年3月30日至1662年2月1日。该事件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因此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4.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荷夷”,指荷兰殖民者。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荷兰殖民者1624年侵占了我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张骞是两次出使西域;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英雄。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其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这标志着台湾正式纳入了清朝的版图,由此可知,故B符合题意;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故A不符合题意;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第一个平等的中俄边界条约,故C不符合题意;1771 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加强对西藏、台湾和新疆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得到现固与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首次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是秦汉时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7.B
【分析】
【详解】
根据“清朝蒋毓英编纂的一部地方志目录”中“台湾府志目次”可知当时已经台湾府。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后,清朝康熙又于1683将台湾从郑成功后代手中收归中央,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海防,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A错误;郑成功收复台湾是1662年,没有建立台湾府,C错误;1885年建立台湾省,与材料内容不符,D错误。
8.A
【详解】
台湾一度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明朝时期郑成功驱赶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清政府后来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也体现出对国家领土主权的 维护。故A符合题意;台湾位于大陆的东南地区,排除B;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对边疆地区管理不符合,排除B项;“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
9.A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661年,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余名将士渡海攻台,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宣告投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所以这个地区是台湾,A项正确;西藏和蒙古没有被荷兰殖民者占领过,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清朝收复台湾后设立台湾府,而不是在新疆地区设立台湾府,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因此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故D符合题意;A项设置台湾府,加强管理是清政府的措施;B项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C项从事反清复明大业都是郑成功的贡献,但是不是他称为“民族英雄”的依据;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英雄,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盘踞台湾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雅克萨,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所以要为这组图片设置一个共同的历史主题的话,应是抗击外来侵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B
【详解】
根据文本框中的事件可知反映的是清朝时期,对台湾、东北、新疆和西藏等边疆地区加强管理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故选B项;经济重心的南移从西晋开始,到南宋完成,故A项错误;抗击俄国的胜利只是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单单是民族交融,还有“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涉及对外关系,故D项错误。
13.D
【详解】
据材料可知,“清王朝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1885年又在台湾正式建省”,清王朝先后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这表明了重视对台湾的管辖,D正确;材料未涉及“闭关锁国政策及儒家学说”,A、B排除;台湾是东南地区,未在西北,C说法错误。
1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和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些措施都巩固了我国的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由此可以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B项正确;民族关系的发展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无关,故排除A项;题干素材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排除C项;封建社会的危机表现有: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传统的农耕经济受到冲击。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实行“文字狱。外交政策上,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等。故排除D项。故选B。
15.D
【详解】
依据专题复习资源包的材料“清朝疆域图、民族英雄郑成功、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伊犁将军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题复习资源包的材料体现的是清朝反抗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措施,复习的专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D符合题意;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故选D。
16.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清王朝在稳定了对内地的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因此,D项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均正确,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
1661 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1662 年,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 38 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材料描述的是郑成功,故C符合题意;郑和是明朝时期下西洋,排除A项;康熙帝是设立台湾府的皇帝,排除B项;戚继光是抗倭英雄,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有效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BCD总结不全面,故选A。
19.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部地处于伊犁一带,是蒙古之一部,康熙年间,其领主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打到离北京700里的乌兰布通,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噶尔丹饮药自尽,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由此可知,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清朝皇帝是康熙,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20.C
【详解】
根据“平三藩,设台湾府,三次亲征噶尔丹,打败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功绩都是康熙皇帝的,C项正确;朱元璋、皇太极和乾隆都与平定三藩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C
【分析】
【详解】
题干材料反映了唐、元、清三个朝代对边疆管理的措施,都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故选C;A项不符合“收复台湾府”,排除;材料措施是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对边疆加强管理,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表述夸大了其作用,排除D。
【点睛】
22.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771年,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俄雅克萨之战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故AD不合题意;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不属于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3.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所以C项符合题意;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乌里雅苏台将军,即定边左副将军,是清代外蒙古、唐努乌梁海与科布多地方的八旗最高军政长官,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24.D
【详解】
乾隆帝时,1757年维吾尔族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符合题意;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A排除;唐朝时期设置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BC排除。故选择D。
25.B
【分析】
【详解】
材料表述了乾隆帝下令讨伐大、小和卓,赦免各族人民无罪,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进行了平叛战斗,主要体现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故选B项;平叛的背景是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激起各族人民反抗,故排除A项;特征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结果是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故排除D项。
26.C
【详解】
据材料可知,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而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强调的是武力镇压,而不是安抚,故C符合题意;清朝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册封、接见、和亲等都是安抚措施,故A、B、D均不符题意。
27.B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宣政院印表明了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达赖金印、班禅金印和金奔巴瓶表明了清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因此,这表明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上,故选B;材料还涉及到元朝,并不是只有清朝,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西藏的管辖,不是对台湾的管辖,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西藏的管,并不是对新疆的管辖,故D错误。
28.D
【分析】
【详解】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AB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29.D
【分析】
【详解】
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选D。
30.D
【详解】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班禅额尔德尼和他的金印”、“驻藏大臣令牌”可知反映了清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根据图片信息“《平定噶尔丹画卷》”反映的是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根据图片信息“设伊犁将军府”可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三图图片反映的是对边疆的管辖,不是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①不符合题意;三幅图片都反映稳定并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②符合题意;三幅图片没有涉及西北和西南边界问题,③不符合题意;图片反映清政府在西藏、新疆设立机构进行管理,说明新疆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3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答案为A。
32.(1)荷兰;台湾府。
(2)西藏;确立册封制度、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等。
(3)大小和卓叛乱;渥巴锡。
(4)中俄《尼布楚条约》。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2)根据材料“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等信息可以判断反映的是清朝设置的驻藏大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1727年属于清朝雍正帝时期,因此材料中清朝驻藏机构是雍正皇帝设立的。
(3)结合所学可知,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收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4)结合所学可知,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这是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33.(1)图1:元朝,西藏;图2:清朝,西藏;图3:清朝,新疆。
(2)郑成功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图1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夜行铜牌、图2班禅额尔德尼金印、图 3伊犁将军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图1,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由图2,可知,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后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由图3,可知,清朝乾隆时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因此图1是元朝对西藏管辖;图2是清朝对西藏管辖;图3是清朝对新疆管辖。
(2)根据题干信息“驱除荷虏”,可知是指赶跑荷兰殖民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这幅挽联赞颂的是郑成功。
34.(1)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明朝: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清朝:雍正;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协同配合;日本。
(3)郑成功;荷兰;他们都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4)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等(照抄材料不得分)。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5)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意义: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详解】
(1)根据材料“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除削弱相权外,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能够“为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朱元璋为了实现“皇帝集权、官员分权”采取的措施:在政治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礼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根据材料二“……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娴熟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可得出戚继光在训练新军时的首要原则是协同配合;根据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武士集团,被称为倭寇。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领导军队抗击倭寇,故戚继光抗击的是日本侵略者。
(3)根据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结合所学知识,这句话是郑成功写给荷兰总督的。“贵国”指荷兰。材料二反映人物戚继光的主要事迹是 抗倭、材料三反映的人物郑成功的主要事迹是收复台湾。故这两位人物都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4)根据材料四“‘台湾土地千余里,人民数十万’,‘土地肥饶,出产五谷,沃野千里’。同时,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得出施琅坚持治理台湾的原因: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等。根据所学知识,康熙帝在收复台湾后,1684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5)根据所学知识,1727年,清朝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在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这些管理措施,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35.(1)名字:戚继光。平定倭患(倭寇)
(2)荷兰殖民者。
措施: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3)原因:扰乱边疆;边民不得安宁:威胁清朝发祥地。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属于中国的领土。(能够回答出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即可)
(4)都维护了国家领土与主权。(或都反抗外来入侵,意思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他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倭患。……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解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故材料中的“他”是戚继光,事迹是平定倭寇。
(2)根据材料二信息“1661年、金门、赤嵌楼、台湾城”结合所学知识,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乘坐400艘军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南部,登陆后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荷兰军队分水路两路反攻,郑成功指挥军队迎击,在海上击沉荷兰战舰,在陆路迅速占据重要渡口,把敌人包围在赤嵌楼和台湾城两河孤立的据点中。赤嵌楼的荷军看到坚守武王,向郑成功投降。根据材料二信息“清政府1685年,台湾府”结合所学知识,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没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根据材料三“罗刹(俄国)骚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多年,……”可得出康熙帝主张"剪除"罗刹的原因:扰乱边疆;根据材料“他们抢掠的地方离我朝发祥地很近,……”可得出原因:威胁清朝发祥地;根据材料“如……恐怕边境的百姓从此不得安生。”可得出原因:边民不得安宁。根据所学知识,康熙帝剪除"罗刹即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是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属于中国的领土。
(4)以上材料反映的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结合所学知识,戚继光、郑成功、康熙事迹的共同点都维护了国家领土与主权。
36.(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郡县制。
(3)元朝、行省制度,台湾和西藏。
(4)A锦衣卫和东厂;B军机处
(5)设置台湾府,设置伊犁将军。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由此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2)依据材料一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由此可知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3)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片,在中央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此之外,元朝还对台湾和西藏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
(4)根据材料三中A“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锦衣卫和东厂;根据材料三中B“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知B是军机处。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命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清朝前期,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负责管理新疆地区的事务,同时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7.(1)唐太宗时期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回答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文流频繁也可)或答出: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也可)元朝或清朝
(3)“从俗从宜”、“从安其俗”(或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4)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雅克萨之战等(回答出一点)
【详解】
(1)皇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作用:根据材料一“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可知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意义:根据材料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文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可知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举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只有元朝和清朝两个王朝。
(3)根据材料三“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可知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的原则。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明清时期曾经出现过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历史事件。
38.(1)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作用: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详解】
(1)根据材料“郑成功一声令下,……。很快赤嵌的荷兰军水源被切断,在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记载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台湾建省,不仅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和发展,也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深远而重大。
39.(1)唐朝;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册封宗教首领;设置机构;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3)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分析】
(1)
据材料一“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内容可知,材料一中的史实是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朝。根据“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可知,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
据材料表格“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可归纳出册封;根据“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可归纳出设置机构;根据“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可归纳出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3)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文成公主入藏和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都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点睛】
40.(1) D C E A B
(2) C E B D A
(3)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分析】
(1)
元朝时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和佛教事务。清朝时重视民族和宗教事务,册封达赖和班禅。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巩固了我国北部边防。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北部边境维持了较长的和平安定局面。故分别填:D、C、E、A、B。
(2)
和亲的例子是文成公主入藏,会盟的例子是澶渊之盟,册封首领的例子是册封达赖和班禅,战争的例子是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置机构的例子有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故
(3)
上述例子,都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点睛】
41.(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等。
(2)宣政院。
(3)册封制度(顺治册封五世达赖);金瓶掣签制度。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关系源远流长;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大致意思是自古以来,世人都以中华的礼仪与习俗示为高尚与尊贵,而轻贱胡人那种混乱的伦理制度与习俗,而朕(我)却不分汉胡两者的区别视为同等,所以胡人皆视朕(我)如父母一样尊敬。反映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二小问:据所学,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加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分为一个单位的行政区,设立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3)依据材料三图一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结合课本所学,清朝入关后,西藏的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隆重接见,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叭”的封号;
由图二金奔巴瓶,据所学,西藏的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通”作为继承人。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布金瓶,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问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金瓶”被称为“金奔巴瓶”,这种制度被称为金瓶掣签制度。
(4)依据前面的材料,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往来;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清朝通过册封、金瓶掣签制度来管辖西藏地区。由此得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关系源远流长;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42.(1)文成公主;
(2)元朝
(3)西藏;康熙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等。(答出一项即可)
(4)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意思正确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2)根据材料“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
(3)根据材料三“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以下措施管理西藏,如康熙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等。(答出一项即可)
(4)根据材料“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内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结合三则材料内容谈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如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
43.(1)开明的民族政策或民族平等政策
(2)唐蕃和亲;岳飞抗金。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3)①设置机构(如西域都护,安西北庭都护府等)②政治改革(如孝文帝改革)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怀仁可汗;渤海王;云南王等)④迁徙杂居(如元朝时的民族迁徙与回族的形成)(任答出两种形式即可,也可以不举实例)
(4)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分析】
【详解】
(1)从材料中“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以看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或者平等的民族政策。
(2)从材料二中“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可以看出是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从材料三中“岳飞《满江红》”可以看出是岳飞抗金;根据所学可知,这两个事件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3)根据所学可知,民族之间交流的方式还有:政府设置机构(如西域都护,安西北庭都护府等),统治者政治改革(如孝文帝改革),统治者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怀仁可汗;渤海王;云南王等),民族迁徙杂居(如元朝时的民族迁徙与回族的形成)。
(4)根据材料中“回部上层发动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和“清政府又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前期采取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伊犁将军等措施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4.(1)文成公主。
(2)元朝。
(3)西藏;册封达赖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答出一点即可)。
(4)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太宗把哪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指元朝。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三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了册封达赖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
45.(1)文成公主。
(2)管理西藏地区的军务民政。
(3)措施:设立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4)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逐渐加强。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贞观十五(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松赞干布迎娶的是文成公主。
(2)根据材料二“军民财谷,事体甚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军务民政。
(3)措施:根据材料三“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并结合所学可知,设立驻藏大臣;根据材料三“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攀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并结合所学可知,确立金瓶掣签制度。作用:结合所学可知,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的创立,有效地加强了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4)材料反映了唐朝与西藏的关系以及元清两朝对西藏的管理等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西藏的关系角度归纳主题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逐渐加强。
46.(1)开明的民族政策;
(2)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从俗从宜,从安其俗(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等);驻藏大臣。
(4)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结合所学可从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行回答“三次和议”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可知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本题是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从应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方面进行回答。
47.(1)开明的民族政策。
(2)澶渊之盟。
(3)回族;民族交融。
(4)①伊犁将军;②驻藏大臣。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交融。(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
【详解】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是澶渊之盟的内容。
(3)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方向是民族交融。
(4)根据所学可知,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雍正皇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5)综合材料,可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交融,民族融合是主流等角度分析回答。
【点睛】
48.(1)民族政策:开明。典型事例:文成公主入藏。
(2)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
(3)原则:尊重民族差异或“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官职:驻藏大臣。
(4)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和他们友好往来,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秋,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依据材料二的“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3)根据材料三的“雍正皇帝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可知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的原则是:尊重民族差异,“从俗从宜”“从安其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两藏。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综合题干材料,我认为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和他们友好往来,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49.(1)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2)吐蕃(或藏族)。文成公主入藏。
(3)开封。女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4)西藏:驻藏大臣。新疆:伊犁将军。作用: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5)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或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或和是主流,战是支流(符合 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太宗的话大意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因此,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赤德祖赞(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和同为一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吐蕃(或藏族)的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中国历史纪年表”可知,政权①的起止时间为960—112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指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因此,政权①的都城在开封。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中国历史纪年表”可知,政权②的起止时间为1115—123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是指金。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因此,建立政权②的是女真族。第三问,根据材料三“中国历史纪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4)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5)根据材料中唐、宋、元、清的民族关系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交融、共同发展。因此,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或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或和是主流,战是支流。
50.(1)方式:和亲和会盟;
影响:使民族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
(2)朝代:元朝;
影响: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措施: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设置驻藏大臣。(答出其中两点)
(4)措施: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安置土尔扈特族部落;在蒙古击败噶尔丹、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答出其中三点)
【分析】
【详解】
(1)方式:由材料“图一为唐蕃会盟碑,公元823年立,至今仍巍然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中说,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结立大和盟约”得出,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是和亲和会盟;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唐蕃友好交往使民族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
(2)朝代:由所学知识可知,设立宣政院,管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所以在元朝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的设立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措施:由材料“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可知,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由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初年册封了达赖和班禅,雍正帝时设置驻藏大臣。
(4)措施:由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安置土尔扈特族部落;在蒙古击败噶尔丹,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