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15:17:38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小组讨论,确定节日
01
02
分工合作,搜集资料
传说来历
诗词歌赋
习俗活动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请把下面传统节日以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重阳节 除夕 端午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请把下面传统节日以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重阳节 除夕 端午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公历四月五日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十二月三十
传说来历
吃粽子的来历
01
02
“年”的传说
03
清明寒食的由来
04
乞巧节的传说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4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清明》 杜牧
2
5
6
诗词歌赋
—— 《元日》王安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节日 过节时间 习俗活动
春节 正月初一 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年夜饭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中秋节 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
……
中华传统节日
要求:
请大家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中华传统节日
直接以节日命名
如:《元宵节》《春节》……
抓节日特点命名
如:《热闹的除夕夜》
《团团圆圆中秋节》
……
拟定题目
详略得当有取舍,细节描写要到位
春节习俗可写内容: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压岁钱、吃团圆饭……
元宵节到了,一大早我就被煮好的汤圆的香气馋得直流口水。等到吃完汤圆,换上新衣,我们一家人准备出门逛灯谜会了。
会场真是人山人海。会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挂有一个带谜语的灯笼。看到这些灯笼我别提多高兴了。这时,我看见一个金鱼灯笼,嚷着让爸爸帮我把上面的字条拿下来。我打开字条,大声地念起了上面的灯谜:“三九严寒何所惧(打一植物)。”
“我知道,我知道了,是腊梅!”我开心地喊出答案,爸爸立刻拿着我的答案去找工作人员,核对答案后还拿到了奖励……
小作者写的是元宵节的两个活动,略写吃汤圆,详写逛灯谜会。
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把逛灯谜会写具体了,表现出小作者对猜灯谜的喜爱以及猜中后的喜悦之情。
写清习俗 写出寓意
……今晚的饺子中会包上银光闪闪的钢镚儿,但是只有六个。这样,谁吃到包有钢镚儿的饺子,寓意着新的一年会福气满满。因此,人们称它为“福饺”。
小作者抓住了除夕夜吃饺子这个习俗,还写出了吃到包有钢镚儿饺子的寓意:新的一年会福气满满。
这顿饭人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大家都想成为那个有福气的人。每次夹饺子,都会先用筷子试探一下,再慢慢地放进嘴里,小心翼翼的咀嚼着,同时心里会默默祈祷自己成为那个幸福的吃到“福饺”的人。
人们吃饺子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让这个习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温馨提示:
2
3
1
加入积累的古诗更精彩
加入学过的修辞更生动
加入真实的感受更动人
谢谢聆听!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习俗。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3.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针对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表达完整的写法。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整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2. 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用不同方式搜集我国传统节日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相关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活动中。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开展了关于中华传统日的综合性活动,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确定了各小组感兴趣的节日,每个小组分别从传说来历、诗词歌赋、习俗活动三个方面对节日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二、了解节日
1. 你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
2.说说下列节日的时间:
重阳节 除夕 端午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
3.小结: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传统节日都以农历日期来算,但有一个节日例外,那就是清明节,在公历4月4日至6日,大多在5日,古时候并无公历,因为清明不仅是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
三、小组交流
课前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确定研究内容,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主,也可以是其他传统节日。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1.故事组展示
故事组同学讲述节日“小故事”,如清明节的来源、年兽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等。
2.诗词组展示
中华传统节日不但流传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更吸引了无数诗人吟诗作赋。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各中华传统节日的诗词,用不同方式展示出中华传统节日的诗情画意,可以是表演读、吟唱等形式。
3.习俗组展示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个节日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节日习俗。让我们看看习俗组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节目。学生用不同方式展示不同节日的习俗以及这些习俗的内涵,说说自己家是如何过这些节日的。
师引导学生用表格做节日习俗记录卡。
“节日对对碰”:老师说习俗,学生猜节日。
4.小结:这些美丽的传说,神秘的故事,优美的诗词,各具特色的风俗,一一向我们传递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传递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中华传统节日就像中华民族文化的种子,它必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四、习作实践
1.审清题意
审内容:选择一个中华传统日,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审重点:选择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习作的重点就是按时间顺序把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选择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那么习作的重点就是要把这件事写完整,把细节写生动。
拟题目:直接以节日命名或抓节日特点命名。
2.方法点拨
以例文为例,引导学生习作中要详略得当,关注细节;
以优秀片段为例,引导学生不仅要融入真情实感,还要写出习俗活动的寓意。
3.小结:同学们积极参与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有自己真切的体会和感受,相信你们会认真梳理活动过程,笔下生花,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