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你印象当中的宋朝……
“强唐弱宋”——北宋灭亡时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崛起的元朝逼得跳海。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余秋雨
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
——【英】李约瑟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北方移民给南方带来的核心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两个,分别是:土地连作制和稻麦两熟制。—北京大学历史系 韩茂莉
③出现“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占城稻又俗称“百日黄”,以简易高产快速推行栽种。
——《宋史》
(1)水稻粮食产量增加,居粮食作物首位。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
①水稻面积迅速增长,占城稻传入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南方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产量大大提高,并推广到北方。
宋 苏轼《秧马歌引》:“﹝予昔游 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较之傴僂而作者劳佚相絶矣。”...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
茶树
(2)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广
②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1)、纺 织 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蜀 锦
北宋时期,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二、手工业的兴盛——纺织业
①丝织生产发达;
②棉纺织业兴起(南宋后期)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制瓷业
景德镇瓷器
雨过天晴云破处 ,千峰碧波翠色来似玉、非玉、而胜玉。
2、制瓷业
宋朝是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瓷器给人别致美感。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瓷都
二、制瓷业
①五大名窑;
②瓷都景德镇;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是制瓷业中心
景德镇在东晋叫新平镇,北宋真宗时改名为景德镇。因当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二、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
官窑葵瓣洗
二、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
官窑葵瓣洗
二、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
官窑葵瓣洗
二、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
官窑葵瓣洗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海船规模大,设计科学,配备指南针。
南海一号沉睡800年的繁华
南海一号模型船图片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艘海船,长24.20米,宽9.15米,深1.92米。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量有200吨,工艺高超。该船共出土香料木4700多斤和宋代铜钱,这是一艘航行于南洋的胡椒香料货船。
“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
现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出水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
三、商业的繁荣——国内贸易
清明上河图
(1)兴起许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繁荣超过前代
(2)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
(3)市镇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行人熙攘
商贩密集
商铺林立
都市多——最大的开封和杭州
人口多——一百多万
时间长——早市夜市的出现
范围大——乡镇出现草市
宋代商业繁荣的特点:
(南宋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权子外自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吴自牧《梦梁录》
图片绘出了什么情景?
根据所学知识,对比南宋临安城和唐都长安有哪些不同
南宋临安商业图
(唐都长安)“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
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营业时间延长了,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货郎图》(局部)
①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② 自北宋开始,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③ 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宋代的商业特别是南方的商业繁荣的原因:
货架上的商品是宋代商品流通活跃的写照
2.海外贸易的繁荣
(1)港口多: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贸易范围广: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商业的繁荣——货币
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北宋四川);
②南宋时,发行纸币
——会子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①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 ①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②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手工业 纺织业 ①丝织生产发达;②棉纺织业兴起(南宋后期)
制瓷业 ①五大名窑; ②瓷都景德镇;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是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和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②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指南针技术的运用
商业 国内贸易 ①大都市开封(北宋)和杭州(南宋);②商业经营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
海外贸易 ①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货 币 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②南宋时,发行纸币——会子
苏州、湖州
福建、成都平原
四川、江浙、海南
江西、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
杭州、开封
广州、泉州
四川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四、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倾向;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四、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原因及启示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主要原因)
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①重视先进科技和人才资源;
②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④有力的政策支持。
本课小结
农业
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商业贸易的繁荣
手工业的兴盛
南方经济的发展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①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 ①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②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手工业 纺织业 ①丝织生产发达;②棉纺织业兴起(南宋后期)
制瓷业 ①五大名窑; ②瓷都景德镇;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是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和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②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指南针技术的运用
商业 国内贸易 ①大都市开封(北宋)和杭州(南宋);②商业经营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
海外贸易 ①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货 币 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②南宋时,发行纸币——会子
1.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大体是盛唐的两倍。宋朝的粮食亩产量特别是长江流域的亩产量达到了两至三石,也基本是唐代的两倍多。由此可见( )
A.宋朝时生产力有显著进步
B.唐宋的经济部门仅限于农业
C.唐朝重文轻武致粮食减产
D.宋朝粮食增幅低于人口增长
A
课堂练习
2.北宋时,都城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 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3.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当时( )
A.改进了造纸术
B.农业生产发展
C.出现活字印刷术
D.商业贸易繁荣
D
4.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
C.南宋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
D.1966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