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第六中学2021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单选题(每题2分,35小题,共70分)
2021年9~10月,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称作“日凌”。日凌期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与地面“失联”,进入休眠期。休眠结束后探测器将恢复与地面的通信。完成下面1-2题。
1.此次日凌现象发生时,地球和火星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甲-③ B.乙-② C.丙-① D.丁-④
2.“天问一号”探测器失联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火星探测器失踪 B.太阳活动高峰年 C.太阳电磁波干扰 D.运行速度变化大
下图为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太阳大气层,字母表示不同的太阳活动。完成下面3-5题。
3.图中分别表示太阳黑子和耀斑的是( )
A.M、N B.Q、M C.Q、N D.Q、P
4.太阳活动极大值年份与极小值年份大约相距( )
A.6年 B.11年 C.17年 D.22年
5.P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产生( )
A.太阳风 B.极光现象 C.“磁暴”现象 D.极昼现象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状态下,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有关三地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水库气压最低 B.林地气压高于裸地 C.水库气温最低 D.裸地气温高于林地
7.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B.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C.由水库流向林地 D.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A-B之间为地幔,读图完成下列8-9题。
8.图中( )
A.①为岩石圈 B.③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D.软流层为液态物质组成
9.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1年2月10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航天器“天问一号r于周三进入了火星轨道,将一个探测器降落在火星表面,并寻找远古生命的迹象,这是我国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务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完成下面10-11题。
10.“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升空至离地面20千米高空应该位于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11.“天问一号”飞往火星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水汽和杂质主要位于图中( )层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层远离地球,与人类活动无关 B.乙层对流运动强烈
C.丙层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14-15题。
14.探空气球记录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5.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主要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宇宙空间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16-18题。
16.图示( )
A.反映赤道地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 B.M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C.M层大气顶部的气温约为-60℃ D.M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17.图中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随高度变化. B.大气逆辐射随高度变化
C.地面辐射随高度变化 D.大气辐射随高度变化
18.M层大气( )
A.多云雨雾雪天气 B.吸收紫外线最多. C.最适宜飞机飞行 D.多发生流星现象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面19-20题。
19.上图中示意的风为( )
A.北半球近地面风 B.北半球高空风 C.南半球近地面风 D.南半球高空风
20.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a B.b C.c D.d
据报道,截止2021年当地时间10月27日,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已持续剧烈喷发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喷出了大量熔岩流和气体,随着火山灰的扩散,该地区上空弥漫大量烟雾。右图是该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21-22题。
21.人们一般认为,该火山喷出的大量熔岩流和气体最初源地最可能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22.持续一个多月的大量火山灰在空中飘浮,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加剧全球变暖 D.减缓全球变暖
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下面23-24题。
23.如果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夜晚M地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24.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多少差异 B.降水多少差异
C.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D.地势高低差异
下图示意水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面25-28题。
25.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6.箭头⑧表示的环节为( )
A.植物蒸腾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径流输送
27.我国“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影响的环节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水循环( )
A.参与地表形态塑造 B.减少陆地淡水总量
C.增强全球太阳辐射 D.阻止海陆能量交换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水汽充足时,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9-30题。
29.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
A.0-6时 B.6-12时 C.12-18时 D.18-24时
30.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水平气压(单位:hPa)图,读图完成下面31-32题。
31.丙处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3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3.下图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其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我国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
34.在大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湖陆间气压差异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 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35.夏季的白天午后,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
A. B. C. D.
二、综合题(每题10分,3小题,共30分)
36.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最主要是____。(1分)
(2)写出图中各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_;⑤____;⑦____。(3分)
(3)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填序号)。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填序号)环节最密切。(2分)
(4)由②和③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环节①与环节③水量较大的是____。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循环。对陆地淡水更新最多的是____循环。(4分)
37.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处。(3分)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____处,冷却的是____处。假若此时正值夏季,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处位于海洋。(3分)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丙处实际风向是刮____风。(2分)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_____)(2分)
A.净化、增湿B.增温、增湿C.减湿、降温D.净化、增温
38.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各种不同辐射,其中丙、丁名称是:丙____;丁____。(2分)
(2)图中①、②、③、⑤分别代表大气的各种热力作用,其中②、⑤的名称是:②____;⑤____。(2分)
(3)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图中③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2分)
A.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B.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C.日出前黎明,日落后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4)分析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35小题,共70分)
1.C 2.C 3.C 4.A 5.C 6.A 7.D 8.C 9.D 10.B 11.D 12.D 13.A 14.D 15.A 16.D 17.C 18.A 19.A 20.B 21.B 22.D 23.C 24.C 25.A 26.A 27.D 28.A 29.A 30.C 31.B 32.C 33.D 34.D 35.C
二、综合题(每题10分,3小题,共30分)
36.
(1)太阳辐射能(1分)
(2)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3分)
(3)① ⑤ (2分)
(4)海上内循环 ③ 陆地内 海陆间 (4分)
37.
(1)B、D、E A C (3分)
(2)甲 乙 乙 (3分)
(3)低 东南 (2分)
(4)甲 A (2分)
38.
(1)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2分)
(2)大气散射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 (2分)
(3)B(2分)
(4)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雨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空气稀薄,夜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