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唐朝与日本(东瀛)
1.日本派_______到中国,目的是____________。
2. ____东渡日本
时间 ___________ ,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贡献:设计 寺。
遣唐使
学习唐朝文化
唐玄宗时期
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
(二)唐朝与天竺(印度)
1._____西行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 出发地_____
贡献:传播_______文化
口述 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寺游学。
玄奘
取经
唐太宗时期
鉴真
天竺
2.鉴真与玄奘共同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不畏艰险、坚持不懈
长安
(三)唐朝与新罗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_____。
新罗
唐招提
唐朝
《大唐西域记》
那烂陀
课前朗读
课前提问(2分钟)
1、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
A.朝鲜 B.阿拉伯 C.日本 D.英国
2、右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3、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
D
A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初中部历史组
议课时间:2022年3月8日 授课时间:第4周
1、掌握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重点)
掌握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2、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难点)
学习目标(1分钟)
自学课本P23-P24内容,大字精读,小字略读,思考下列问题:
1、杜甫的《垂老别》【P23红色小字】描绘了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请你结合课文分析这场动乱的原因。
2、安史之乱的概况? (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和影响)
3、黄巢起义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P24
4、唐朝灭亡:
______年,_______建立了__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自学指导1(2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分钟)
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755--763年,由唐朝
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争。
1、概念
2、原因:
(1)朝政日益腐败。(根本原因)
(2)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3)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4)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P23-24 笔记
地方夺取中央政权
自学检测1(2分钟)
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C
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关键词“907年”、“朱温”、 “唐朝灭亡”反映的主题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后梁建立
D
点拨运用1(6分钟)
1、原因:
材料一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49万人,占全国总兵数85%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15万人。
(1)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2)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
势力膨胀,威胁中央。(安禄山、史思明)
难点
P23 相关史事
一、安史之乱
P23 注释① 节度使,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节选自白居易《长恨歌》
杨玉环(719年-756年),
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李林甫
杨国忠
口蜜腹剑
(知识拓展)
天宝
节度使势力膨胀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外重内轻
P23 第一段第五行【划线】
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后来被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
舞蹈专家和语言天才
史思明(703年—761年),突厥人,其貌不扬,懂六蕃语。 755年,他与安禄山一道,诈称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15万南下反唐。
[luò]
P23 第二段
(知识拓展)
灵活的胖子说的就是wo!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755年
2、安史之乱的概况
开始时间:__________
叛乱武将:________________
起兵地点:__________
攻占:______________
逼近:______________
安禄山、史思明
河北范阳
洛阳和潼关
长安
[pí]
P23【划线】
755年
2.安史之乱的概况:【马嵬驿兵变】
[wéi]
755年
2.安史之乱的概况
唐玄宗逃往__________。
太子李亨北上________,
被拥称帝,即________。
四川
灵武
唐肃宗
P23【划线】
2.安史之乱的概况
唐朝在北方少数民族
________援助下,
调兵遣将,反击叛军。
________年,平定叛乱。
763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回纥
易漏点
hé
P24【划线】
3.安史之乱的影响 【P24 】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
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节度使权利逐渐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考点
想一想:(笔记只记红色字)
毛泽东对唐玄宗的评价:
“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
你觉得毛泽东的评价对吗?为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道理?
(1)对。
(2)唐玄宗前期,重用人才,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导致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3)懂得治乱兴衰的道理。
易混点
【P23 】标题旁
黄巢起义
唐朝的兴亡过程
易漏点
【P23 】标题旁
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二、黄巢起义
1.原因:(唐僖宗时)
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③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④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2.经过:
起义军在黄巢领导下,
攻入________,建立_________
政权。后来,起义军被唐朝镇压。
3.影响: 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安
大齐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黄巢
P24【划线】
P26 课后活动 第2题【划线】
表达了誓要灭亡腐败唐朝的坚定决心。
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唐朝随后又勉强维持了23年的统治。
起兵反唐
转战江南
拥兵北伐
称帝长安
败亡齐鲁
敲骨吸髓
(知识拓展)
三、唐朝灭亡
______年,________建立了 _____ 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
907
朱温
后梁
五代十国时期
考点
P24 最后一句
【划线】
(618 - 907)
即时演练
1、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级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自发的武装起义运动。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安禄山 B. 史思明 C.黄巢 D.姚崇
A
C
自学课本P25内容,大字精读,小字略读,思考下列问题:
1、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更迭。
请找出五代和十国分别指哪些政权?
2、五代十国的实质是什么?
3、五代十国的影响是什么?
自学指导2(1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分钟)
自学检测2(2分钟)
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 ②后晋 ③后梁 ④后周 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C
点拨运用2(5分钟)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并立
1.五代: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
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
史称“五代十国”。 划线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北汉
P25【划线】
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重点)
3、五代十国的实质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难点
P25【划线】
后梁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
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4、五代十国的影响
①北方
②南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难点
P25【划线】
P26 知识拓展【划线】
周世宗改革
北民南迁
经济重心南移
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统一的因素包括( )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即时演练
B
课堂小结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朱温夺权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梁唐晋汉周
前面加个后
一、当堂背诵
一、安史之乱
1.时间:____--____年,2.发动者_____________
3.结果:_____________
4.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
3. 907年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
1.五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代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5
763
安禄山、史思明
唐朝平定了叛乱
北方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给唐朝统治以沉重打击
朱温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的九个政权和割据太原的北汉
政权更迭频繁;统一是必然趋势
当堂训练(12分钟)
1、“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必做题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来达,况乃未休兵。
中学——杜甫
2、(2017·江苏南京·5)下侧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必做题)
C
D
4、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
A.李渊 黄巢 B.李世民 朱温
C.李渊 朱温 D.李世民 黄巢
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D
C
(必做题)
6、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 )
①藩镇割据 ②宦官专权
③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
④连年灾荒 ⑤唐玄宗追求享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5、下列关于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高智商题
C
A
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材料二 五代十国图(如右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黄巢起义
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灭
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3)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
的趋势是什么?
(选做题)
(1)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2)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如下活动,对唐朝的衰亡展开了探究,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数据话衰落]
请回答:
(1) 从唐朝人口数据统计来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后人口急剧减少,减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诗歌咏志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这首诗反映了该历史人物怎样的志向?
在这一志向下,他采取了什么行动?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安史之乱。 影响:①严重破坏社会经济②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③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人物:黄巢。 志向:推翻唐朝。
行动:黄巢起义。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著作话更替]
内容简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
短短五十多年间,中间就更换了五
个朝代,周边还先后出现十多个大
政权,把华夏大地撕得四分五裂。
(3)五代的第一个政权是谁建立的?
这一政权的建立有何影响?
(4)综上所述,概括唐朝衰亡的原因。
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
唐朝灭亡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朱温。 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四、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第5课 P13-P15
选做:练素养
第5课
P13 1-3 DDA
P14 4、(1)唐朝
(2)占有土地和人民,有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
5-8 CDDD 9-12 DCDC
13、(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
(2)前期:节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
后期:骄奢淫逸、任人唯亲、不理朝政。
(3)后果:社会危机严重。
认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
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