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外阅读拓展(有答案)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骨文的发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工作 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形状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小的则被丢弃或扔进枯井。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 偶尔)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对金石之学有很深的造诣。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 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并打上“√”。(2分)
2、把下列词语和它的意思连起来。(4分)
酷爱 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造诣 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参考。
古董 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汤所建。
殷商 非常爱好。
3.下列有关“甲骨文”的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B.王懿荣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人
C.我国文化领域里的“甲骨学”,是专门研究动物的学科
二、拓展阅读。
入木三分
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笔势,手 指不停地画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画字,竟画到他妻子身上。他妻子说:“你怎么 老在人家身上画?自家体?没啦!”王羲之听到“体”字,忽然想到:是呀,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才是啊!于是,他翻 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迹,糅合百家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勤练,终于自成一体,成了著名的书法家。正因为王羲之不停地刻苦练字,天长日久竟练得腕力十足,写出字来笔锋带力,真可以说是力透纸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朋友,碰巧友人不在,于是他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后来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净,用水洗也洗不掉。这家人把王羲之在木板上 的字,让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时发现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还渗透有墨迹。因此后来人们都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这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却很能说明他的功夫深啊!
结合短文内容,解释“入木三分”
2. 联系短文内容,写出两个加点的“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1) _______________
(2)
3. 王羲之由( )想到创造属于自己的书体。
A. 勤学苦练,进步不大
B. 揣摩名家书法
C. 在妻子身上临空画字,受到妻子提示
4. 用“ _____ ”画出文中表现王羲之勤学苦练的句子。
5. 读完这个故事,你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自己今后的打算。
三、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吟“爆竹声中一岁除”;吟“清明时节雨纷纷”;吟“明月几时有”;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半开玩笑地回答。( )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6分)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3分)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3分)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3分)
四、课外阅读。(13分)
仓颉造字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jiān jiàn)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其中记载(zǎi zài)的,大到历史事件,小到口角纷争,内容非常广泛。记事人经常手捻绳结,进行回忆和讲述,以此传给后人。
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就是用一件具体事物代表一种固定的含义。比如,有的用司哈(小柿子叶)表示“我很苦闷”,有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这些( )也属于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使用起来( )困难重重。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字躯干弯曲,末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那个字似鹰隼雄立……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迂回绵延;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分)
3.第1、2自然段分别讲了古人在文字出现之前的两种表达与交流方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中的“传说”能不能去掉?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仓颉造出来的字很有美感,从哪里能看出来呢?请把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2分)
6.根据短文内容,简要叙述仓颉造字的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语段阅读。
汉字——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
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
许多个意义单位(词)。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100多个词条。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ɡ”,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
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 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此外,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声控计算机使用。又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加之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汉字、汉语热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已经到来。
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完全可与中国古代其它四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不同的是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的时代!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蒸蒸日上:
纷至沓来:
2.汉字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的四个作用是什么?(4分)
(1)
(2)
(3)
(4)
3.汉字的优越性体现在五个方面: 、 、 、 、 。(5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 、 、 。 (2分)
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写出你读了这个句子后的感受。 (3分)
感受:
六、课外阅读。(13分)
解码汉字“行”
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起来解码汉字“行”。
“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从甲骨文、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上说“置彼周行(háng)”,“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由“行”字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如“街”“衢”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进行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了。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的解码中即可见一斑!
1.下列为短文内容的选项是( )(多选)(3分)
A.由“行”引申出的与“道路”相关的词义、词语。
B.“行”字本来的读音、词性、词义
C.由“行”字构成的汉字,都和道路有关
D.由“行”引申出的新词义、新读音、新词性
2.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4分)
(1)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 )
(2)如“街”“衢”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 ) 3.短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2分)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D.并列
4.请你参照第2自然段中对“行”的解说,根据提示解码下面的汉字“奔”。(4分)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 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用“ ”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八、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小学生错别字研究报告(节选)
小学生的错别字,可以用“五花八门”来概括。有些错字,可能 是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比如将“花瓣”的“瓣”写成三个“辛”并列, 将“血型”的“型”字中的“刂”改成“彡”,等等。
我们对记录的小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分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类:
①多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多写了某一个笔画
②少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少写了某一个笔画
③笔画形态错误。 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笔画的形态写错了。大多数情况是:该长的短了,该短的长了;不该带钩的带钩了;该写折笔的写成了弯笔;不该出头的出头了,应该出头的没出头;等等
④多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字中添加某个部件, 其中有的添加部件后不成字,有的成了另外的字。这种情况多半是因 为受到前后字的干扰, 也有的是受社会用字不规范的影响, 或者是“想 当然
⑤少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中的某个部件写漏了。
⑥错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了。这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后,所写字不成为字;二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后, 所写字变成了另一个不符合词义要 求的字。如演奏(演秦) 、波纹(波汶)。
⑦其他的还有改变结构和同音替换。
(1)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上面的片段属于研究报告的__________部分。
(2)“花瓣”的“瓣”写成三个“辛”并列,应归为___类的错别字。
(3)选文中将小学生的错别字分析归纳成了 ____________ 类,如果将①②及④⑤归成两类,可以命名为 _________类、_______类。
(4)请你针对“如何让小学生少写错别字”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仓颉(jié)造字(节选)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jì)、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这个字躯干
弯曲,末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那个字似鹰隼(sǔn)雄立……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迁回绵延;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作者:王志耕、肖曾)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井然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仓颉造的字远看和近看分别像什么 用“ ”画出来。(2分)
3.用自己的话说说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写出了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句歇后语
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他常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啦,“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话不管有没有用,总要带上几句。
可是,王小米万万没有想到,歇后语虽然新奇有趣,但是如果不掌握分寸,用它来嘲弄人,就会伤害到别人。
这不,有一次同学们一块儿去游乐园玩,那儿有个哈哈镜,它能把人变成大胖子、瘦猴、弯弯曲曲的长蛇,真有意思。这时候,小米自然又要露一手了。他看见赵红正指着哈哈镜笑,就提高嗓门儿用滑稽的腔调说:“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啊!”赵红从小脸上就有几颗褐色的小斑点,大家都盯着她看。小米又慢条斯理地说:“麻子上台——群众观点啊!”引得一阵哄堂大笑。赵红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脸哭了起来。
气氛一下子变了,大家都愣住了。小米两眼发呆地看着赵红,也想不出什么歇后语来说俏皮话了。这时他才明白,拿歇后语来取笑人家,根本不是幽默有趣。 小米感到非常内疚,羞愧地对赵红说:“对不起,我伤了你的心。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我错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歇后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个?你也用它也写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红听了小米的歇后语,为什么捂着脸哭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回答问题。
(1)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为什么时候被人夸,有时候又因此要向别人道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我们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劳作 偶然 2.
酷爱 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造诣 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参考。
古董 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汤所建。
殷商 非常爱好。
3. C
二、1.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
2. (1)身体 (2)字的书写形式
3. C
4. 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笔势, 手指不停地画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
5. 示例: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专研,全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1.戏答 心潮难已
2.C B A F D E
3.(1)ABC (2)C
4.(1)路上行人欲断魂 (2)把酒问青天 (3)西出阳关无故人
5.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四、1.jiàn zǎi
2.虽然 却
3.结绳记事 物语
4.不能去掉,“传说”一词是“辗转述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的意思,去掉“传说”就改变了原意,说法就太肯定了。
5.这个字躯干弯曲……井然有序。
6.略
五、1.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传承中华文化 维护祖国统一 引进外来文明 促进国际交流
3.最节省的词构文字 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 史上独有的双脑文字 最优秀的艺术文字 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
4.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5.火药 造纸术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6.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感受——汉字形体的艺术美
六、1.ABCD
2.(1)打比方 (2)举例子
3.A
4.一个人在振臂奔跑的样子。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
2. ,。“”。,“,”。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 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
4.第2自然段。
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八、【答案】
(1)答案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研 究结论 (2)答案 错写部件
(3) 答案 八 增减笔画 增减部件
(4) 答案 示例: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 来学习汉字;做个错字本,经常翻看;等等。
九、1.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文中指近看仓颉的字是整整齐齐,次序分明的。
2.远看这些字……井然有序。
3.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于是他创造了字的笔画。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4.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汉字所具有的不同形象。
十、1.六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东东因为撞倒了小北向他道歉,小北说:“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2.赵红觉得小米在嘲笑她,说她脸上有斑点,伤害了她的自尊。
3.(1)王小米的歇后语有的幽默、有趣,能起到调节气氛的积极作用,但是有的对人有侮辱、调侃的意味,不够礼貌,让人难以接受。
(2)可以说点俏皮话逗大家开心,但不能借机取笑他人,要说明白话、文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