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达标训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dū du yù jì chuǎn qì
( ) ( ) ( ) ( )
shuǐ zhài zhuì luò xiōnɡ tánɡ nà hǎn
( ) ( ) ( ) ( )
夏天,hú dié( )飞舞,mà zhɑ( )蹦跶,远处的sānɡ shù( ) 枝叶茂盛,农民们在田里辛勤地chú dì( )、bá cǎo( ),好一幅繁忙的景象。
二、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力倦( )( ) ( )( )而尽
( )头( )颈 ( )男( )女
七( )八( ) 踉踉( )( )
上面的词语与“精疲力竭”是近义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与画“ ”的词结构相同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瑜(yù) 妒忌(jì) 都督(dū) 擒拿
B.弓弩(lǔ) 帷幔(màn) 村寨(zài) 霹雳
C.呐喊(nà) 丞相(chéng) 迸射(bèng) 擂鼓
D.猕猴(ní) 瞑目(míng) 楷书(ǎi) 忌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筛酒:斟酒。)
B.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镌着:刻着。)
C.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籰子:缠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D.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各宜知悉:互相熟悉。)
3.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填字母)(2分)
(1)A.丞相 B.宰相 C.相国 D.互相 ( )
(2)A.切肉 B.切菜 C.一切 D.切西瓜 ( )
4.《猴王出世》选自古典四大名著( )(3分)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5.下列出自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和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客舍——旅店客官——顾客
B.郎中——医生驿站——服务区
C.掌柜——老板钱铺——银行
D.印信——书信伙计——服务员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想象)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比喻)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借代)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B.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
C.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D.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8.选词填空。(3分)
A.慎重 B.郑重 C.敬重 D.器重
(1)( )的考虑和计划,然后果敢实施,定能解决一切难题。
(2)他非常( )这位教授,觉得他说话犀利,有道理。
(3)张指导员( )地对我说:“要勤奋呀,学习千万不可马虎呀!”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焦急等待——他皱着眉,在站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一会儿踮脚望望远处,一会儿看看手腕上的手表,嘴里还念着什么。(体会人物的内心,再照样子写一写,2分)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内容回顾。
(1)《猴王出世》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中的一个片段,文中石猴因敢于_________________,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景阳冈》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课文是按照“喝
酒→______→______→下冈”的顺序记叙的,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草船借箭》一文节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
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红楼春趣》描写了________里众人________的情景,宝玉放的是_______风筝,宝
钗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风筝,宝琴叫丫头放的是__________风筝,表现了众人放风
筝的热闹场面。
(5)人闲_________,_________春山空。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1.语段选自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作者)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2分)
2.语段出自下面哪个章节回目?( )(2分)
A.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B.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C.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语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主要写了草船借箭的( )。(2分)
A.起因 B.准备 C.经过 D.结果
七、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从攻击源IP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几个省市恶意IP最为集中,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两国仍然是攻击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受害者的分布略有不同,从中国看,受害者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在全球范围内,除中美两个络大国,东南亚、欧洲地区也出现了较多的受害者。经济活动越频繁,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体现出攻击者逐利、逐名的攻击诉求。
1. 下面全是恶意IP最为集中的省市的一项是( )。(2分)
A. 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B. 北京、江苏、安徽、山东、广东
C. 北京、福建、浙江、山东、广东
D. 北京、江西、浙江、山东、广东
2. 从中国看,受害者集中于哪个地区?( )(2分)
A. 南部沿海地区 B. 华东沿海地区
C. 东南沿海地区 D. 西部沿海地区
3. 材料一漫画中的那把伞的意思是( )。(2分)
A. 人对络的保护 B. 法律对络的保护
C. 怕“@”被太阳晒着 D.《络安全法》和“@”关系好
4.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你的想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谡失街亭
魏国的文武百官听到蜀军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率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他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率领的魏军也正从东面过来。马谡看了看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临走的时候丞相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领着马谡拨给他的五千兵,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向西逃跑。
王平带领五千兵,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战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
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带领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自己的五千兵没有大的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损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1.下列成语中最能确切地表达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信口开河 B.夸夸其谈 C.纸上谈兵 D.照猫画虎
2.魏国的文武百官都惊慌失措的原因是( )(2分)
A.蜀军要大举进攻。 B.魏明帝刚刚即位。
C.诸葛亮不愿出山。 D.马谡自荐镇守街亭。
3.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去守街亭的原因是( )(2分)
A.马谡具有实战经验。 B.马谡善于写文章。
C.马谡熟读兵书且极力自荐。 D.马谡有勇有谋。
4.王平的五千兵没有大的损失的原因是( )(2分)
A.杀出重围 B.没有应战 C.埋伏军队 D.用计撤退
5.文中画“ ”的句子,体现了王平的什么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结合文章发表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妒忌 都督 预计 喘气 水寨 坠落 胸膛 呐喊
蝴蝶 蚂蚱 桑树 锄地 拔草
二、神 疲 一 饮 伸 缩 拖 挈 手 脚 跄 跄
1. 力倦神疲
2. 示例:摇头晃脑 张牙舞爪
三、1.C
2. D
3.(1) D (2) C
4.D
5. D
6. D
7. B
8.(1) A (2)C (3) B
四、1. 示例:一块美味的糖果 糖果里有我们儿时的甜蜜
一首动听的歌 歌里有我们纯真的梦想
一首欢快的诗 诗里有我们简单的快乐
2. 当得知我们班获得校运动会团体冠军时,我和同学们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欢呼着,相拥着,激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五、(1)西游记 第一个跳进水帘洞 勇敢无畏、敢作敢为
(2)水浒传 施耐庵 上冈 打虎 豪放、勇武、机敏
(3)三国演义 罗贯中 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4)大观园 放风筝 美人儿 一连七个大雁 大蝙蝠
(5)桂花落 夜静 时鸣春涧中
六、1.元末明初 罗贯中 2.B
3.示例: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4.C
七、1. A 2. C 3. B
4. 示例: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健康、安全地使用络,不在上干违法的事情;同时,遇到络犯罪时,我们也要学会利用《络安全法》保护自己。
八、1.C 2.A 3.C 4.D
5.体现了王平做事谨慎的特点。反衬了马谡的自以为是,没有实战经验。
6.示例一:诸葛亮的错。因为诸葛亮识人不清,用人不当,被马谡的纸上谈兵所迷惑,派他去守街亭。示例二:马谡的错。因为他不听王平的劝告,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