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16: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
(用时90分钟 共计100分)
一、读句子写字词,或者给加点字注音。(11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善dù( )的周瑜( )、老实忠厚的lǔ( )肃、多疑被骗的cáo( )操,有独闯景阳gǎng( )、赤手空quán( )打死老虎的武松,有类似于猕( )猴、抓耳挠( )腮的孙悟空,还有《红楼梦》中的丫鬟( )袭( )人以及精明的薛宝钗( )和多愁善感林黛玉等人。
二、按要求填空。(6分)
1.“獐、猕、猿”都带有 部,说明与 有关。
2.请你再写两个与“踉”相同部首的汉字: 、 。
3.“泊”在“湖泊”中读作 ,在“停泊”中读作 。
4.用“ ”画出恰当的汉字。
摇摇欲(坠 堕) (恰 合)到好处 阴谋(诡 轨)计
一(泄 泻)千里 (揭 截)然不同 气(惴 喘)吁吁
三、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里。(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布幔--快慢 B.弓弩--驽马
C.抡起--伦敦 D.晦气--侮辱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
B.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
C.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D.他叫伙计重新给他筛了两壶酒。
3.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明)
B.“武松打虎”--《水浒传》--施耐庵(元)
C.“猴王出世”--《西游记》--吴承恩(明)
D.“红楼春趣”--《红楼梦》--曹雪芹(清)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神( )妙( ) 一饮( )( ) 踉踉( )( )
七( )八( ) 喜不( )( ) 力( )神( )
1.请模仿画“ ”的词语形式再写两个: 、 。
2.上述词语中描写人物神态的是 ,根据提示再写两个:
(形容难过)、 (形容侥幸)。
3.选词填空。
(1)经过近几天的长途跋涉,他( )地回到了故乡。
(2)有多少大仙自称( ),到最后,都被大家揭穿了。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之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改为陈述句)
3.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序齿排班”的意思。
4.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6分)
1.月出惊山鸟, 。
2.《草船借箭》中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是 ,他的
(性格特点)让你记忆犹新。
3.通过《景阳冈》一文,你是如何评价武松这个人物?
4.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 ,饮 ,采 ,觅 ;与狼虫为 ,虎豹为 ,獐鹿为 ,猕猿为
。(根据原文填空)
七、阅读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选文属于典故“草船借箭”的( )部分。
A.起因 B.经过 C.高潮 D.结果
2.“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给诸葛亮提供了有利的 ,“擂鼓呐喊”是为了 ,“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是为了 。
3.请你赏析曹操在“草船借箭”典故中的人物性格。
4.选文最后以周瑜的“长叹”,反面衬托出 。
5.世人都说诸葛亮是神机妙算之人,他算得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请你根据“草船借箭”相关内容说说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天时:
地利:
人和:
(二)课外阅读。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文章出自著名典故“ ”,选自名著《 》,作者是 。
2.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张飞 描写将人物 的性格展露无疑。
3.用“ ”画出诸葛亮居住之地的环境描写,此处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
A.为了突出诸葛亮品行端正,与周围环境合二为一。
B.间接突出诸葛亮不与世俗同流的清高,与其品行相得益彰。
C.烘托气氛,表现此刻刘备找到诸葛亮的心旷神怡。
4.文段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
5.文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 的修辞,其中“鱼儿”指的是 ,“水”指的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八、习作乐园。(30分)
请你就本单元所学课文选择一篇写读后感,可以谈谈书的内容或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谈谈某个人物,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语言流畅,内容真实,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妒 yu 鲁 曹 冈 拳 mí náo huan xí chái
二、1.犭 动物
2.示例:跑 跄
3.po bo
4.正确:坠 恰 诡 泻 截 喘
三、1.A 2.C 3.B
四、机 算 而尽 跄跄 手 脚 自胜 疲 倦
1.示例:明明白白 顺顺利利
2.喜不自胜 潸然泪下 沾沾自喜
3.(1)力疲神倦 (2)神机妙算
五、1.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之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
2.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3.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4.示例:妈妈一面说着,一面给我示范如何开门。
六、1.时鸣春涧中
2.鲁肃 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3.机智勇敢、粗中有细。
4.草木 涧泉 山花 树果 伴 群 友 亲
七、(一)1.C
2.环境优势 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 方便受箭
3.曹操因为雾大,看不清敌人的虚实所以不敢进攻,这里表现出他的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4.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5.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二)1.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 罗贯中
2.语言 暴躁易怒
3.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B
4.三次拜访诸葛亮;到了诸葛亮的家轻轻敲门;不惊扰诸葛亮休息恭敬地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5.比喻 刘备 诸葛亮 刘备能得到诸葛亮的协助的愉悦心情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