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二节 巴 西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160°E
半球位置: 。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
海陆位置: 。
热带
南美洲东部
东邻大西洋
南半球
西半球
20°W
巴西
大西洋
南美洲
东半球
西半球
自主研学:
巴西的地理位置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约占南美洲大陆总面积的1/2。
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
读图9.16“卞卡一家”,说说巴西在种族构成上具有什么特点?
祖父 (非洲黑人)
祖母 (欧洲白人)
爸爸(混血种人)
妈妈(印第安人)
(混血种人)
巴西人种复杂,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
一 大量混血人种的社会
巴西人种构成
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多
语言:
宗教:
通用葡萄牙语
多信奉基督教
文化: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文化具有多元性。
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现在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每年2月下旬举行。
热情奔放的桑巴舞,既有葡萄牙的民歌和游戏,又有非洲的鼓乐和舞蹈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但现在巴西不论是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足球运动。
巴西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
浓厚的殖民色彩
种族复杂
大量混血种人
狂欢节
桑巴舞
足 球
巴西文化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在图中找到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归纳巴西的地形特征。
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
地形特征
巴西的主要地形和河流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 1/3
巴西高原
亚马孙河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
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与圭亚那高原之间,面积约560万km2,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巴西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巴西北部,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河流所在地区,北、西、南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
巴西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除南极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
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的伊瓜苏河下游。峡谷顶部是瀑布的中心地带,那里水流最大、最猛,被称为“魔鬼喉”。瀑布高82米,宽4000米,最大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南部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夏炎热多雨,冬温和少雨
气候特征
2.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战以前,由于葡萄牙殖民者的统治,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采伐森林,
出口木材
先后发现黄金
和金刚石,掀
起了“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
成为世界上的
“咖啡王国”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
期,曾以“天然橡胶
的故乡”著称于世
16世纪
18世纪
17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引进并种植
甘蔗,制糖
业兴起
二战以后,巴西工业化步伐加快,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农业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
巴西农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水热条件好,地形和缓,人口城市集中,对外联系便利。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咖啡种植园
采摘咖啡豆
“咖啡王国”
剑麻
甘蔗
甘蔗、柑橘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巴西农牧产品地位一览表:
世界第一: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有“咖啡王国”之称;甘蔗和蔗糖产量;柑橘和橙汁产量。
世界第二:大豆产量;可可产量;木材;牛肉产量和饲养量。
世界第三:玉米生产;
世界第四:烟草生产;棉花生产
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轮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矿业与工业
巴西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圣保罗、里约等城市是巴西的工业中心,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资源,交通便利,这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铁矿储量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城市集中,市场广阔,开发较早,劳动力资源丰富。
矿业与工业
分析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造船、汽车等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快速发展中的工业
自巴西独立来,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建立了部门齐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业等工业都居南美洲首位。
巴西是南美洲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伊泰普水电站
亚马孙平原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热带雨林的作用
提供木材、药
材、食品等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
止土壤侵蚀
提供良好的生物
生存环境,维护
生物多样性
调节全球气候
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
地球之肺生病了
热带雨林地区原有的迁移农业
原始的热带雨林
遭砍伐的热带雨林
恢复中的热带雨林
开发热带雨林,不仅使其遭受破坏,还对巴西本土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
各抒己见
环保组成官员
当地居民
政府官员
开发商
面对着亚马孙雨林,即是财富也有责任。我们怎么办?
意见一:适量砍伐,及时补种,既能增加收入,又不破坏环境。
意见二: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等。
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部沿海为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主要城市有: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经济条件好,所以人口和城市密集。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新型首都
1956年,巴西决定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用了3年多的时间,在原先荒凉的土地上,建设了一座建筑独特、环境优美安静的现代城市。
巴西利亚位于热带,海拔1000米,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巴西利亚规划严谨、新颖,城市平面轮廓为飞机状,象征巴西的腾飞。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金融、商业和制造业中心。
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31届奥运会举办地
世界人种博物馆
主要有_____和_____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白种人为主,混血种人很多
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___带。
海陆位置:_____洲的东部,东临_____洋。
大
量
混
血
种
人
的
社
会
知识回顾
热
气候
面积和人口
南美
大西
平原
地形
高原
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河流
______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发展迅速
___矿丰富,重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工业中心: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
二战后……
二战前,长期依赖________的生产。
发
展
中
的
工
农
业
知识回顾
农矿产品
农业
铁
工业
东南沿海
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咖啡、甘蔗、柑橘
能源
______水电站规模巨大
伊泰普
热带雨林
作用: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开发: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
问题:雨林遭受破坏,影响本土环境和全球气候
保护:联合国和巴西政府共同采取各种措施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 (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D
课堂练习
2.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刚果河 D.长江
A
3、巴西高原处在南回归线以北,属于( )气候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风
C、热带草原 D、热带沙漠
B
4、巴西的首都位于 ( )
A.亚马孙平原 B.巴西高原
C.南部沿海 D.北部内陆
B
读右图,完成4~6题。
5 .该国是 ( )
A.法国 B.澳大利亚
C.埃及 D.巴西
6.①城市是 ( )
A.该国的首都
B.该国最大城市
C.该国最大的港口
D.该国的工业中心
7.①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