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小岗村的贫穷
位于淮河岸边的这个普通小村庄在1978年以前只有20户人家、115口人,是当地著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贫穷村。当时村里农民住的基本都是茅草房,每年秋收后家家户户都会拖儿带女地外出讨饭。
——《小岗村农民大包干后摸索通向富裕道路》
新课导入
当时,地方上流传着一些说法:队长哨子吹破嘴,催人下地跑断腿,喊了半天人半数,到了地里鬼混鬼。晚上工,早下工,到了地里磨洋工,反正记得一样工。辛辛苦苦干一天,不值一包光明烟。
——《严俊昌:父辈的旗帜》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什么社会现象?他们是怎样改变现状?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
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 8 课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小岗村做出了什么决定?
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原因:农村人口比重大,稳定农村事关国家稳定,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概念: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分田”不是归农民所有而是归农民使用)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时间:1978----1983年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 110口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 115口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
思考:以上数据说明小岗村改革效果如何?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又一个农民的烦恼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事业)—— 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953-1956年
农业合作化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提高了公有化程度和扩大了公有制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极大地调动了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采取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结合教材及以下材料,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如何改革呢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改革的内容:
(1)所有制形式:以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2)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逐步扩大企业
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实行以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制度。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___________
公有制经济
政企分开
按劳分配
增强企业活力。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1984年7月,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83年与1978年相比,5年间从3 588.1 亿元增长到 5 809 亿元,增长 2 220.9 亿元;可是以 1988年与1983年相比,从 5 809 亿元增长到 14 018.2 亿元,增长 8 209.2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3.7 倍。国民收入增长到 11 738 亿元,增长 7 002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4 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8 224 亿元,增长 11 763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5.3 倍。农业总产值增长到 5 865 亿元,增长 3 115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2.3 倍。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据上述材料,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作用?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时间:1985年开始
2. 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琳琅满目的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2、意义: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商品丰富、
促销打折
市场有发言权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当今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归纳总结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
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十四大)
一、选择题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决策是在( )
A.“文革”结束之初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建立后
2.“它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
A.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
C
D
3.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4.1980年~1982年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D
5.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6.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 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