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19:5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2022.3.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是T,则④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B.若②是核糖,则③一定是尿嘧啶
C.若④是HIV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②是脱氧核糖
D.人体肌肉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产生的有机物有7种
2.孟德尔在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种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数量比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后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3.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减数分裂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B.甲和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C.乙和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D.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4.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①和②均有水的参与或生成
D.过程①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5. 神经调节在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需要线粒体供能
B. 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 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大
D. 神经递质的受体都位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
6.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探寻遗传物质的本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能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 T2噬菌体的核酸水解后只能得到四种核苷酸
C. T2噬菌体结构简单,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层次
D. 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可使自身的核酸被标记
29.(10分)在植物叶肉细胞中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过程,下面是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E为生理过程,请回答:
(1)B过程中突然减少CO2的供应,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黑暗条件下,能产生[H]的场所是_____,若该细胞为植物根细胞,可进行的过程是_____(填字母)。
(2)过程A为过程B提供的物质有 。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_____(填字母),该阶段反应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0.(9分)1.神经系统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结合题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_____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某激素,再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激素分泌的_____。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填“甲”、“乙”或“丙”)方式完成的,剧烈运动后其分泌量_____。
(3)饭后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1.(10分)如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丁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碳在④过程中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图中有一处箭头是不该出现的,它是__________(填序号)。
(2)丙中A捕食乙,则A为第二营养级,若某种原因造成生物B灭绝,则短期内D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增多/减少/基本不变)。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人工湿地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2.(10分)现有四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依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扁盘形的基因型应为 。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种植株与实验1的F1进行测交。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1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汁时,可以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澄清度。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即可)。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植物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或“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2)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
(4)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需要__________________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O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_____________(填“好氧”或“厌氧”)细菌。
37.[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___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此处使用的溶液浓度较大,以保证植物细胞会发生________,以保护原生质体不被破坏;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_______。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___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________。
(3)过程________属于脱分化,过程________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4)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______。
(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在_____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2022年春3月份开学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1-6 DADCCB
29.(10分,每空2分,除注明外)[答案](1)上升.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2分) CDE (2)[H]和ATP(或还原氢和ATP,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2分) (3)C
30.(9分,每空2分,除注明外)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分级调节
(2) 乙(1分) 增加
(3)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2分)
31.(10分,每空2分,除注明外)(1)分解者 有机物 ① (2) 增多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化学能(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2分)
32.(10分,每空2分,除注明外)
(1) 2(或两) 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2) AAbb、Aabb、aaBb、aaBB(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2分) AABB、AABb、AaBb、AaBB (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2分) (3)长形
36.(15分,每空2分,除注明外)(1)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 细胞璧(2)温度对果胶酶活性有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出汁率最高(3分,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3分)(3)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4)酵母 促进有氧呼吸,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好氧
37.(15分,每空2分,除注明外)(1)纤维素酶和果胶(全对得1分),质壁分离(1分);胰蛋白酶(1分); (2) 聚乙二醇(或PEG)(1分);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1分); (3) ⑤(1分);⑥(1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植物组织培养;全能性高,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5) 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1.D
解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 (脱氧核糖核酸)和RNA (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 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 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 T. G. 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 G. C
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4.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④是核苷酸.
A. T是DNA特有的碱基,若③是T, 则④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A错误;
B.若②是核糖,则④是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U,则③可能是尿嘧啶,B错误;
C. HIV病毒遗传物质是RNA,若④是HIV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②是核糖,C错误;
D.肌肉细胞中存在DNA和RNA,人体肌肉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产生的有机物是核糖、脱氧核糖以及5种碱基,共7种, D正确。
故选D。
A
解析: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
D
解析:据图可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雌性动物;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A.图中既有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减数分裂的细胞,且减数分裂中出现不均等分裂,因此,应该是卵巢中可以同时出现以上细胞,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A错误;
B、甲和④处于减数第二二次分裂的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般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B错误;
C.四分体在减数分裂中才会出现,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不会出现四分体, C错误;
D.据分析可知,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处于有有丝分裂,其他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D正确。故选D。
4.C
A.过程①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过程①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B错误;
C.过程①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水参与第三阶段产生水。②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参与暗反应阶段产生水。C正确;
D.过程②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D错误。
5.C
A、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需要能量,A错误;
B、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
C、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该过程中会发生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导致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增大,C正确;
D、神经递质既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也可以与肌肉相接触,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D错误。
6.B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2、噬菌体的结构:头部和尾部蛋白质外壳(C. H. 0. N. S). 头部内含有DNA (C. H. 0. N、P);3.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人(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4.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S或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 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核糖体,其利用寄主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A错误;
B、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T2噬菌体yDNA病毒, 水解后得到四种脱氧核苷酸,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命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C错误:
D、病毒的核酸中含有C、H、0、N. P元素,不含S,因此利用病毒侵染S标记的宿主细胞不能标记病毒的核酸,D错误。
29.[答案](1)上升.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DE (2)[H]和ATP (3)C
[解析]
[分析]1、图中A为有光参与的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该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即图中B。暗反应中CO2首先被固定为C3,然后被还原为有机物和Cs。
2、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细胞呼吸(有氧、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分解为丙酮酸即图中C,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即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图中的D;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小问1详解]
根据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阶段反应式可知,产生ATP的是A (光反应)、C (有氧呼吸第- -阶段)、D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产生ATP。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s结合形成C3,突然减少CO2的供应,会导致Cs的含量上升。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产生[H,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和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均可产生[H]。若该细胞
为植物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ATP的过程是C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小问2详解]
由图分析可知,A为有光参与的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该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B.用14C标记的14CO2 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CO2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s结合形成C3,完成CO2的固定,随后,C3才被[H还原形成有机物。.
[小问3详解]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第一阶段,即C,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E。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准确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及场所,能结合图示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30.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级调节
(2) 乙 增加
(3)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其中甲途径: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激素;乙途径: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丙途径:神经系统- -内分泌腺- +激素。
(1)寒冷环境中,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并作用于甲状腺,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是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可见是通过图中乙方式完成的;剧烈运动后失水(出汗)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多,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进而使渗透压下降。
(3)饭后血糖上升,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下降。
31.(1)分解者 有机物 ① (2) 增多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化学能
解析
(1)从题目图中找到突破口,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成分,碳在甲和乙之间双向传递,所以甲乙为无机环境和生产者,而乙传递到丙,所以甲为无机环境,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甲是无机环境、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碳在@过程中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图中有一处箭头是不该出现的,它是①,因为生产者不能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
(2)丙中A捕食乙为食草动物,则A为第二营养级,D以B为食,且BD都以A为食,则B和D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若某种原因造成生物B灭绝,因食物链缩短,则短期内D的数量变化是增多。
(3)该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化学能,这种人工湿地的建立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本题以图示为载体,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
32.
【答案】(1) 2(两) 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2) 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3)长形
【解析】
分析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说明南瓜的形状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A_ B_ 表现为扁盘状,A_ bb、aaB_ 表现为圆形,aabb表现为长形,亲本圆甲与圆乙的基因型是AAbb、aaBB;分析实验2,扁盘长杂交,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说明亲本扁盘的基因型是AABB,长形的基因型是aabb,子代扁盘的基因型是AaBb;分析实验3,长形品种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两个杂交组的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 Aabb : aaBb : aabb=1:1:1:1,其中AaBb为扁盘,Aabb、 aaBb为圆形 ,aabb为长形。
(1)在实验1和实验2中,F2中的扁盘:圆:长均为9:6:1 (为9:3:3:1的变式),据此可推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分析可知,圆形南瓜基因型中只含有一种显性基因,具体包括AAbb、Aabb、aaBB、aaBb;扁盘形南瓜基因型中同时含有两种显性基因,具体包括AABB、AABb、AaBB、AaBb。
(3)实验1的F1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表现型为长形即基因型为aabb的隐性纯合子与实验1的F1植株测交,产生的F2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AaBb) : 圆(Aabb+aaBb):长(aabb) =1:2:1。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9:3:3:1变式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及计算。
答案:(1)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细胞璧(2)温度对果胶酶活性有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出汁率最高(3)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4)酵母 促进有氧呼吸,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好氧
解析
解析:(1)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故可用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2)酶发 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在最适温度下,果胶酶的活性最高,出汁率最高。(3)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4)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初期通入氧气。可以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使其大量繁殖;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37.(1)纤维素酶和果胶,质壁分离;胰蛋白酶; (2) 聚乙二醇;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 (3) ⑤;⑥;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植物组织培养;全能性高,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5) 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
(1) ①②为去壁过程,该过程需要采用酶解法,即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来;
(2)③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可采用化学方法(聚乙二醇),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
(3)图中⑤为脱分化过程,⑥为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
(4)形成杂种细胞后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其培育成杂种植株,因此图中过程⑤⑥⑦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分生组织的全能性高,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实现了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