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精准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小明家的大豆叶片边缘发黄(如图),且出现了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肥料是
A.Ca(H2PO4)2 B.NH4H2PO4 C.CO(NH2)2 D.KC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食盐配制的
B.若人体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则人体一定是健康的
C.波义耳发现的酸碱指示剂可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D.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2021年6月10日,国家航天局宣布神舟12号载人航天器计划发射,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火箭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1
4.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HCO3、碳酸氢钠、苏打 B.NaOH、氢氧化钠、烧碱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Cl、氯化钠、食盐
5.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
A.氯化钠 B.浓盐酸 C.石灰石 D.氢氧化钠
6.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2CO3→NaCl B.Fe2O3→FeCl3
C.Cu→CuSO4 D.Zn→ZnSO4
7.下列几组物质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BaCl2溶液和稀HNO3 B.NaCl溶液和KNO3溶液
C.NaOH溶液和K2CO3溶液 D.Fe(OH)3溶液和稀盐酸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Cl、H2SO4、CuSO4 B.CaCl2、AgNO3、MgCl2
C.Ba(NO3)2、NaCl、Na2SO4 D.HCl、Na2CO3、CaCl2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蒸馏水和白醋 闻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 分离食盐和沙子 可以先溶解,再过滤分离,最后蒸发结晶得食盐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0.过滤后的滤液若出现浑浊,原因可能是什么?浑浊滤液如何处理?
11.用稀盐酸中和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向c点溶液中逐滴滴加足量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__
12.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1892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更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1)两种方法涉及如下过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折:在用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NaHCO3和NH4Cl,为什么NaHCO3首先结晶析出 _________?
三、推断题
13.向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
(1)写出一个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14.现有A、B、C、D四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C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1)物质A是______。
(2)若固体D可用做干燥剂,其不能干燥的气体有______。(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一种能分别与A、B、C、D发生反应的物质______。
15.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氯化钠、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初步探究】
(1)小诗同学根据实验1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因为此物质的溶液呈___________色。
【继续探究】
(2)小琪同学根据实验2得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的结论。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小琪同学的结论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②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3)大家综合上述实验判断出白色固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归纳与总结】
(4)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在探究物质的组成时,可先根据可能含有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再根据可能含有的物质的___________性质进一步实验,最后得出物质组成的结论。
16.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一”可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可用于造纸、印染、炼油、制造化学纤维、生产橡胶等。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B与E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C与D能反应的原因是______。
四、实验题
17.“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B中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
(3)用提纯后精盐配制3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D 装瓶时,有部分溶液流出瓶外
18.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溶解:称取 5.0g 粗盐,逐渐加入到 10mL 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 1.2g。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过滤: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_____;
(3)蒸发:待蒸发皿中_____时,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下列操作会导致所得精盐产率偏低的是_____。
A 未待固体充分溶解就过滤 B 滤液浑浊就进行蒸发操作
C 所得精盐不干燥 D 蒸发过程中较多量固体溅出
19.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含有一种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工业“烧碱”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根据以上思路,小科设计的方案是:利用如图甲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整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的减少量确定CO2质量。
(1)小科按该方案进行测定,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发现最终测得碳酸钠的质量明显偏低。你认为导致测得的“碳酸钠”的质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是______;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小组同学经讨论,对小科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质量的变化。
(2)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鼓入足量的空气,在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_____。
(3)若撤去图乙中的A和E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按改进后的图乙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测得的工业“烧碱”的纯度明显偏高,从实验操作上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在装置A中,他在燃烧匙中点燃了某种固体物质,待锥形瓶冷却后,发现气球鼓起来,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种即可,下同)。
(2)在装置B中,他将滴管中的液体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你推测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
21.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的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下图所示:[反应原理为]。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高温煅烧12.5g大理石,完全分解产生0.1mol二氧化碳。求: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3.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取该样品11g逐滴加入稀盐酸,测得生成CO2的质量和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请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已知碳酸钠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A
5.B
6.C
7.D
8.D
9.A
10.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浑浊滤液应重新过滤。
11. 先有气泡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
12.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因为饱和氨盐水显碱性 饱和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相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
13.(1)Mg + 2AgNO3=Mg(NO3)2+2Ag
(2)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
14. CaO或氧化钙或生石灰 c Ca(OH)2+CO2=CaCO3↓+H2O或Na2CO3+Ca(OH)2=2NaOH+CaCO3↓(合理即可) 稀盐酸或稀硫酸(HCl或H2SO4)
15.(1) ##硫酸铜 蓝
(2) 错误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色
(3)、##、
(4)化学
16.(1)Fe
(2)CuSO4+2NaOH=Cu(OH)2↓+Na2SO4
(3)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17. ACB 有较多固体出现时 AC
18. 搅拌、加速溶解 漏斗 出现较多固体 AD
19.(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部分留在装置中
(2)打开ab,关闭c
(3)偏低
(4)反应后没有鼓入足量的空气
20.(1)
(2)
21.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
x=4g
×100%=8%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22.(1)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x
x=0.1mol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0.1mol×100g/mol=10g;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3.(1)4.4g
(2)96.4%
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
(3)Na2CO3+CO2+H2O=2NaHCO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