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16: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那个星期天(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与“翻箱倒柜”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悬灯结彩 B.司空见惯 C.五湖四海 D.焉知非福
2.母亲为什么惊惶?不对的一项是( )
A.因为母亲做错了事情。
B.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
C.发现男孩儿在哭,忽然意识到自己只顾忙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3.读了《那个星期天》,我想这样对文中的母亲说(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言必信,行必果。
C.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D.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杂拌 绊倒 半个 B.摊贩 广泛 规范
C.轿车 骄傲 华侨 D.腊月 蜡烛 辣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目前扬州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B.谁也不能否认瘦西湖隧道的通车不能给扬州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D.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
2.还去吗?去。( )
3.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
4.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
三、综合练习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中国古典诗词又一次俘获了大家的心。我们学校将于12月17日在阶梯教室举行“青春校园赛诗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7.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一则宣传标语,体现“青春”“诗歌”两个关键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活动委员会让你邀请语文组的王君老师做评委,当你面对王老师,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9.假设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开场白,保持内容和句式的一致。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中国古典诗词是跳动的音符,谱写婉转悠扬的旋律;是______,_______;是飘逸的花朵,洒下滋润甜美的甘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殿堂。欢迎大家来到“青春校园赛诗会”!
四、阅读训练
阅读《那个星期天》(节选),完成练习。
①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允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沙,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②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
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0.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但是没有出去,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欣赏阳光耽搁了 B.母亲一直在忙 C.我把觉睡过头了 D.我不想出去了
11.“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掏。”对作者此时的心情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懊恼 优伤 B.愤怒 懊恼 C.失望 委屈 D.懊恼 急切
1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光线“渐渐暗下去”“沉郁下去”,实际上在写“我”的心情越来越沮丧,这是一种把心情融于景物中的写法。
B.这句话通过对光线的描写,暗示母亲又要失信了。
C.“我一声不吭”,因为“我”忽然明白了欣赏阳光的变化其实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D.这句话借助对光线的描写,不仅交代了时间的变化,还写出了“我”的希望快要落空时的真实的心里感受。
1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以下对“母亲”这一形象分析不准确的是( )
A.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母亲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可见她心底是很爱孩子的。
B.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
C.这是一位不守信用的母亲,答应了带孩子出去玩,但又总是敷衍孩子,不是忙这就是忙那。
D.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因为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没有用呵斥的方式去伤害孩子。
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4.画线句用______、_____描写,体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_______和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怜爱,但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的情感。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___的语气。
15.概括本段落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漫长而急遽”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小练笔。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如果母亲此时准备放下手中洗着的衣服,领着“我”外出,“我”高兴了,再看到同样的景物时,会是什么感受?请尝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C
6. 比喻 设问 反问 排比
7.示例:诗歌沟通你我,青春成就梦想。
8.示例:王老师,您好!“青春校园赛诗会”将于12月17日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我们想请您来做评委,您有时间吗?
9. 示例:神奇的画笔 描绘绚丽梦幻的色彩
10.B
11.D
12.C
13.C
14. 动作 语言 自责 不安 惊惶 愧疚
15.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16.不矛盾。“漫长”是说时间长,指“我”在等待过程中的煎熬;“急遽”的意思是急速,是说“我”又觉得黑夜来得太快。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体现了“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17.示例:眼前的光线,刹那间变得明朗且柔和起来,日光穿透空气,投射在洗衣盆里,洗衣盆中的肥皂泡被投射进阳光的影子和我的笑脸,变得不再虚无缥缈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