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0 16: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混(hún)乱  玫瑰(guī)  潺(chán)潺
B.无济(jǐ)于事 嫩(nèn)芽 挨(ái)饿
C.模(mú)样 咯(gē)咯 犬(quǎn)牙
D.鸡冠(guān) 刨(bào)虫子 拱(gǒng)腰
2.下面四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聚精会神(聚合) B.空中楼阁(天空)
C.微不足道(细小;轻微) D.泪如雨下(如果)
3.《骑鹅旅行记》是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 )
A.安徒生 B.格林兄弟 C.塞尔玛·拉格洛芙
4.对《骑鹅旅行记》(节选)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受到了家里饲养的动物们的捉弄、责骂,他对自己以前的不好行为表示后悔,他变得懂事起来。为了不让自己家的鹅跟大雁一起飞走,他爬上了鹅背,随鹅一起飞行。
B.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想在家里饲养的动物们面前重新树立威信,但处处碰壁。
C.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非常不适应当前的生活,为了找到小狐仙,变回自己原来的模样,他就爬到了鹅背上,跟着鹅一块儿飞行去找小狐仙。
D.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在自己家里变得十分不受欢迎。他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就跟鹅一块儿飞走了,要到远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课文朗读。
课文共有( )部分,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文的题目,我知道 。
6.课文朗读 走近课文 第一步
课文共有( )部分,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的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练习
7.按要求改句子。
(1)院子里的鹅和鸡立即掉过头来盯着男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孩想摆脱他们。(扩展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骑鹅旅行记》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它们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①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课文《骑鹅旅行记》
②他张开两只翅膀,扑向空中。但是他不经常飞行,结果又跌下来,落在地面上。——石琴娥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③一只叫莫顿的年轻公鹅最激动,他张开了又大又白的翅膀,绕着院子来回奔跑,身子不时腾空而起,看着真像要飞起来了。但由于不经常飞行,很快跌落到地面。——张力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我最喜欢第______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训练
课内阅读。
《骑鹅旅行记》节选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候鸟都回来了。他们从海外飞来,越过了波罗的海直奔斯密格虎克,正向北飞行。鸟的种类很多,但是别的鸟他都不认识,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有几群大雁已经飞了过去。他们飞得很高,但是仍然能够听见他们的叫声:“现在飞向高山,现在飞向高山。”
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漫游的家鹅时,就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家鹅不由得抬起头,听着大雁的叫声。他们回答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如前所说,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拂面,这时飞行真是一种享受。随着一群一群的大雁飞过,家鹅越来越动心了。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大雁的呼叫却使一只年轻的雄鹅真的动了心。“再过来一群我就跟着他们飞走。”他说。
真的又过来一群大雁,他们照样呼唤。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
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
大雁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声。他们掉过头来慢慢地朝回飞,看他是不是真要跟着去。
“等一等!等一等!”他一面叫着一面进行新的cháng shì( )。
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恰恰就在这一shùn jiān( ),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了。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去,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9.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词语。
10.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
13.家鹅们大多以为它们地上的生活很好,老母鹅说飞上蓝天是一件犯傻的事情:会受冻挨饿,而那只雄鹅还是飞上了蓝天,你如何看待那只飞上蓝天的雄鹅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念了两三行,无意之中抬头一看,眼光恰好落在那面镜子上。他马上尖声惊叫起来:“哎哟,那里又来了一个!”
因为他在镜子里清楚地看到一个很小很小的小人儿,身上穿着一条皮裤,头上戴着尖顶小帽。
“哎哟,那个家伙的打扮跟我一样!”他一边吃惊地喊,一边两只手紧捏在一起。此时,他看到镜子里的那个小人儿也做了一样的动作。
男孩又拧拧自己的胳膊,揪揪自己的头发,再将自己的身体扭来扭去。就在同一瞬间,镜子里的那个家伙也照做不误。
男孩绕着镜子奔跑了好几圈,想看看镜子后面是不是还藏着一个小人儿。可是他压根儿找不到什么人。这下可将他吓坏了,他浑身簌簌地颤抖起来。因为他知道了,原来小狐仙是在自己身上施了妖法,镜子里的那个小人儿,正是他自己。
14.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
15.对男孩吓坏了的原因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孩发现镜子里的小人儿和他的打扮一样
B.男孩发现镜子里的小人儿和他做一样的动作
C.男孩终于明白小狐仙对他施了妖法,把他变小了
D.男孩因为没有找到镜子后面的小人儿而感到害怕
16.找出选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小练笔。
尼尔斯在骑鹅旅行中还会经历什么危险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这个故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2 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畏惧 帐篷 寂寞 树荫
课文的人物是鲁滨逊,事情是鲁滨逊漂流在外。
6.3 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头晕目眩 乌合之众 得意扬扬 恼怒 混乱 跃跃欲试 无济于事 九牛二虎之力
作者骑鹅去旅行
7. 鹅和鸡盯着男孩。 恐惧的男孩此刻非常想摆脱狂躁而激动的他们。 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他的耳朵都快被他们吵聋了。
8. ③ 这一句写的更加详细、具体。
9.尝试 瞬间
10.尼尔斯随着雄鹅飞上天空。
11.美丽的景色反衬了小男孩尼尔斯沮丧、低落难过的心情。
12.拟人
13.那只雄鹅敢于尝试,渴望外面的世界,就勇敢地去做。
14.男孩通过镜子发现自己的身体被小狐仙施法变小了
15.D
16.最神奇的地方是男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现自己变小,而是通过镜子里的人和他的举止、穿着一模一样,又确认镜子后面没人的情况下才确定自己变小了。这样把男孩惊奇、害怕的心理一步一步刻画了出来。
17.尼尔斯是个懒散、不爱学习的男孩子,由于没有对小狐仙兑现诺言而被变成了拇指般大的小人。变成“小人”后的尼尔斯从此能听懂禽兽的语言。一群北飞的大雁从天上飞过,尼尔斯家的一只鹅受到诱惑也想跟着飞走,尼尔斯抱住了鹅脖子,但他不仅没有拖住鹅,反而被鹅带上了空中。群雁的头领对尼尔斯的傲慢很反感,不愿意带着他飞行。但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了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瑞典,飞往它们要去的地方。在瑞典上空飞行的日子里,尼尔斯目睹了动物之间的恶战;观看了一年一度的鹤舞表演;遇上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还看到了一座海底城堡;了解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亲身经历了许多危险。在与雁群生活了多日以后,尼尔斯与大雁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决定回到家中。此时尼尔斯已经变成一个勤劳善良,可以使父母感到自豪的好孩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