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一、单选题
1.化学是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自然科学。下列对物质应用中,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A.葡萄酿成美酒 B.海水晒得食盐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海水生产纯碱
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少量泥土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水强 D.浓硫酸与水混合会吸收大量热
4.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 30.97 g
D.磷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可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5.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生成物为盐和水
C.元素化合价不变 D.伴随着明显现象
6.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将红墨水注入水中 B.白磷燃烧
C.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D.镁条燃烧
7.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酸碱性 B.稀释浓硫酸
C.制作血涂片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C.锌粒和稀盐酸
D.生石灰和水
9.现有4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铵;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区分出来的先后顺序为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a2+、、Cl﹣ B.Ag+、H+、Cl﹣、
C.、K+、OH﹣、 D.Na+、Fe3+、、Cl﹣
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Cl、Cu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向一定量该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Ba(OH)2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a2SO4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Cl
C.b点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D.对应溶液的pH:a二、简答题
12.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此配成_________液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
13.固体氢氧化钠在保存时必须密封保存,为什么?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4.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______。
三、推断题
15.宇轩同学在厨房里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探究,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不含氢元素,则A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2)若A含有氢元素,则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B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为_______。(用化学用语填空)
16.A、B、C均含同一元素,A为单质,固态B可用于食品冷藏保鲜及人工降雨,D为红棕色粉末。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A、B、C三种物质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A、B、C中同一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A的一种单质可用于制铅笔
c、A、C均具有还原性
d、B、C均有毒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黄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4)图中涉及到转化中,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7.A、B、C.D、E均为初中化学学过的常见物质,并且都含有地壳中最多的元素,其中C为单质。
(1)物质C为______。
(2)D的用途之一是______。
(3)D→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E→B的转变可以是分解反应 B.B→C转变的反应途径只有一种
C.E→D转变的反应途径只有一种 D.C→D的转变一定放出热量
18.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连线两端的物质能反应,箭头相连的物质能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④和⑤是植物界中最常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此反应在实验室用于鉴定__________的存在。
(3)写出符合条件的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择 E 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与水反应,并且_______,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再_______。
(3)若选择B装置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若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20.化学实验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并且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会____________。
②实验2: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实验3: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④上述实验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向玻璃管中不断通入CO2,回答问题:
①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②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d处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
21.下图为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为了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通过E装置时应从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端通入。(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4)若挤压F中充满氨气的试管上方的滴管,可以观察到U型管右侧的液面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五、计算题
22.现有5.6gKOH固体与100g稀HCl恰好完全反应,求该稀HCl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3.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7.08%的KNO3。
(1)KNO3属于________(选填“复合肥料”、“氮肥”、“钾肥” 或“磷肥”)。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________kg。
24.某学习小组为测定一定量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向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停止后共产生8.8g二氧化碳。
(1)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相同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写一种)。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C
6.B
7.D
8.D
9.D
10.A
11.D
12. 蓝色沉淀生成 CuSO4+Ca(OH)2═Cu(OH)2↓+CaSO4 波尔多
13.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NaOH+CO2=Na2CO3+H2O
14.①改良土壤,用熟石灰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②处理废水,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等;
③用于医疗和日常生活中,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等药物来医治胃酸过多的病人。
15. 复分解反应 Na+、Cl- 、H2O
16.(1)acd
(2)
(3)Fe2(SO4)3
(4)①②
17.(1)氧气##O2
(2)灭火、气体肥料
(3)
(4)AD
18.(1)CaCO3
(2) CO2##二氧化碳
(3)或
(4)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或自热饭的热源)
19. 长颈漏斗 A 不易溶于水 正 熄灭酒精灯 Zn+H2SO4=ZnSO4+H2↑ 2H2O2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0.(1) 变小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使被称量的物质质量减小 平衡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胶塞弹出 实验2和实验3
(2) a处不变红b处变红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1)
(2)d
(3)A
(4)下降
22.3.65%
23.(1)复合肥;7:24;(2)10.62kg
24.(1)大理石
(2)解: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x=20g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