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09: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提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相同的是
A.火碱 烧碱 纯碱 B.熟石灰 消石灰 氢氧化钙
C.生石灰 熟石灰 石灰石 D.苏打 小苏打 碳酸氢钠
2.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用量筒溶解固体 B.蒸发食盐水时出现固体就停止加热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全部倒入水中再搅拌 D.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
3.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
A.氯化钠 B.浓盐酸 C.石灰石 D.氢氧化钠
4.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明显的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C.镁带放入食醋,产生氢气 D.“铜绿”加热,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5.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A.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
C.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6.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类 B.金属的化学性质
C.物质的酸碱度 D.含钙物质的转化
7.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相比减小的是
A.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B.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硫酸中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A.碱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均为碱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9.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10.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试剂或方法
A 除去固体Cu中的杂质Fe 滴加适量稀盐酸、过滤
B 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少量的铜粉,过滤
D 除去NaOH溶液中变质的部分 滴加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______。
12.学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氯化铵和熟石灰不能混合施用,这是因为_______;
(2)不同的钢铁制品所采取的防锈方法不同,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防锈方法是_______.
(3)流感发生时可用醋对室内进行消毒,若将醋加热可迅速增加空气中醋酸含量,从分子的观点看,这是因为_______.
(4)用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
13.有一包粉末,是 CaCO3、NaOH、FeCl3、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足量水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②向步骤①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
(1)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哪些物质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哪些物质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还需做哪些实验______________?(写出简要操作、现象、结论)
三、推断题
14.向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
(1)写出一个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15.已知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B是目前世界上的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C是气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中的阴离子相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NaOH、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A FeCl3、H2SO4、NaCH、NaCl
B FeC13、H2SO4、NaCl、NaOH
C FeC13、NaOH、 H2SO4、NaC1
D FeCl3、NaOH 、NaC1、H2SO4
16.A、B、C三种物质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可作气体肥料,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
(1)A→B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2)C→A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3)D→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气体D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配制生理盐水和腌渍食品的盐。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与E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另一种无色液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A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请在横线上填写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胶头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______。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没有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加入细沙,其后果是______。
(3)用pH试纸测石灰水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用玻璃棒滴加石灰水,会导致测得石灰水的酸碱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用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9.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类对水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1)水的组成: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电解水,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还有一个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这个实验的名称是______。
(2)水的性质:按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气球胀大,说明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图丙所示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4)水的检验:实验室常用来检验水的物质是_______,现象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0.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______。
A.NaOH溶液 B.NaCl溶液 C.Ca(OH)2溶液
(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______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______溶液滴入广口瓶中,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计算题
21.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22.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为了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需要用熟石灰来处理,若该工厂每天排放的废水中含196kg硫酸,需要用含量为74%的石灰浆将硫酸完全中和(假设废水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熟石灰反应),请计算:至少消耗石灰浆的质量_______。
23.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5 10 15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7.8 161.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1)根据数据,可判断实验二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是_________。
(2)表中的m值为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4.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锻烧实验(所含杂质在锻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B
6.C
7.B
8.B
9.C
10.A
11. CO2+H2O═H2CO3 固体中构成氯化钠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而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12. 铵态氮肥能和熟石灰等碱性物 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涂油 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13. 碳酸钙和碳酸钠 氯化铁 向步骤①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氢氧化钠
14.(1)Mg + 2AgNO3=Mg(NO3)2+2Ag
(2)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
15. Cu 或 C
16.(1)放出大量的热
(2)分解反应
(3)
17.(1)H2O2
(2)Na2CO3
(3)HCl+NaOH=NaCl+H2O
18. 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偏小 偏大
19.(1) 2:1 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H2O2H2↑+O2↑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或者水的合成
(2) 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CaO+H2O=Ca(OH)2
(3)防止集气瓶炸裂
(4) 无水硫酸铜 变蓝 CuSO4+5H2O=CuSO4 5H2O
20.(1)A
(2) 一氧化碳##CO
稀硫酸##稀H2SO4
21.(1)39:6:24;(2)8.8g;(3)14.6%
22.200kg
23.(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说明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则样品已完全反应
(2)153.9
(3)解:设10 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x=53%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3 %
24.62.5%
解 :根据质量守恒,生成二氧化碳质量80g-58g=22g,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为x
x=50g
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故填:6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